经济稳增长政策发力见效 今年还有这些重点工作 副题:

2022-03-04 06:36:06 第一财经日报 

  今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再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宏观政策的主线。

   当前,中国经济稳增长处在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稳增长不仅要使当前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也需要通过构建新增长格局来挖掘长期增长潜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着力提振信心。

   稳预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对第一财经分析,“稳”在当下主要是指扭转经济下行的态势,使经济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稳预期是关键,要把握好政策调节的力度和节奏。稳住了预期,市场的活力就会激发出来,发展的动力就会激活,中国经济也会重现生机盎然的局面。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显现,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概括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成为2022年经济工作的主基调。

   去年四季度开始,各类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加码。财政部门多次强调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在2021年减税降费1.1万亿元的基础上,2022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房地产领域,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陆续出台,部分城市也开始降低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

   为稳定经济发展和就业,中央还出台了专门针对工业、服务业的帮扶措施,除了普惠性措施,还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民航五个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特殊困难行业提出针对性纾困措施,并提出坚决防止出现“过度防控”的倾向。

   这些政策并非直接的刺激性政策,而是重在保市场主体、稳定市场预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已经初见成效。从先行指标来看,国家统计局3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稳定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

   2月在过年停工、疫情散发等多重因素扰动下,制造业PMI依然环比回升,显示稳增长政策初显成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表示,2月份PMI指数在荣枯线上小幅提高,表明经济全面恢复态势进一步明确。考虑到春节假期因素对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研判,经济回升态势比较强劲,这主要得益于稳增长相关政策的加快落实。

   稳投资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为此积极财政政策需要适当靠前发力,其中一大抓手正是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从而保障重大基建项目资金,以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消费,从而稳定经济。

   财政部去年12月已经提前下达了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前两个月实际发债规模占前述限额比重约60%。此前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分析,预计1788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有望在3月底前基本完成发行,从而支持地方稳投资、稳经济。

   财政部表示,1月已完成发行新增地方专项债券4844亿元,占提前下达限额的三分之一,全部用于交通、市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其中,约三成用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成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两成用于教育、卫生、养老等社会事业建设。

   此外,新基建领域备受关注。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在“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4000亿元以上相关投资。

   5G建设方面,工信部称,今年的目标是5G基站新建60万个以上。而且要按需建设优化布局,加强面向企业厂区、工业园区这些重点区域的网络覆盖。同时提升在高铁、交通枢纽、购物中心等人员密集区的覆盖深度。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5G正式商用以来,为推动新基建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的5G建设和应用保持了全球领先水平。目前5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一级和所有县城城区,87%的乡镇镇区,覆盖面在全球一定是领先的。这对稳增长、稳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老基建需统筹发力。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加上低碳转型和智能化改造,传统基建空间仍大。其中,基建补短板领域是2022年投资重点,如城市管网、社区配套设施等。另一方面,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为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供支撑,是我国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需品”,也是基建投资的重要发力点。具体来看,数据中心、5G投资规模较大,“十四五”期间年投资规模1.2万亿元左右。

   稳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社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不过业内普遍认为,从总体看,2022年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觑。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近日表示,从今年走势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就业的基础仍然稳固,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与此同时,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突出,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分析,受疫情零星暴发、个别行业不确定性增强等影响,2022年稳就业工作依然面临较大挑战。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总量将破纪录地超过千万大关,就业供给压力巨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就业岗位结构性缩减。

   人社部表示,今年将从稳定市场主体、拓展就业空间、稳定重点群体、促进供需匹配等四方面抓好2022年稳就业工作。

   在稳定市场主体方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延续实施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好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抓好《“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落实。

   在拓展就业空间方面,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持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办好“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等。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张莹表示,2022年会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将加大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就业支持举措,简化优化毕业生的就业手续,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同时要促进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就业,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切实兜牢困难人员的民生底线。

   人社部今年还将调整优化“降返补”政策组合拳。“降”,即延续降低费率政策,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续实施一年,执行到2023年的4月30日;“返”,即提高稳岗返还标准,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不裁员少裁员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现行的60%最高提至90%;“补”,即落实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担保贷款、就业补贴等政策,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和扩大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支持对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莹介绍说,2021年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超过1500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近1000亿元,向407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31亿元。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