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表示,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在南方丘陵山区,耕地资源紧缺,以特色农业为主,耕地“非粮化”现象较为严重,“非粮化”率高达 40%以上。如果任由耕地“非粮化”现象发展,势必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孔祥斌在《耕地“非粮化”问题、成因及对策》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全国各地区耕地“非粮化”的类型及程度也存在差异。
之所以南方丘陵山区会出现耕地“非粮化”现象,赵皖平解释称,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期以来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经济作物。农民迫切希望改变种粮收入偏低的现状,或者村里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种植粮食等农作物无人打理,而种植林业作物不仅无需打理,效益还高得多。以杉树为例,只要经过15年生长期,每亩就能有1万多元收益。
同时,地方政府期望以此带动脱贫、为农民追求更高效益,大规模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的种植,改种高效经济作物,如花卉、板栗、高粱、茶叶、花椒等,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进行非粮生产。在一些地方,通过合作社将基本农田流转给工商资本后,会进行“非粮化”生产,甚至将发展非粮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三是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细碎撂荒现象严重。我国西部丘陵山区的广大农村,农业生产具有较明显的自给自足特征,耕地细碎化严重,机械生产推行困难,现代化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以及种植成本比如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上涨,与粮食价格平稳之间存在矛盾,农业劳动力不足也影响农民的耕作意愿。
为了防止耕地“非粮化”,赵皖平建议:
一要摸清存量底数,完善细化整治措施。区分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非粮化”,严防耕地“非粮化”增量,分类稳妥处置。
比如,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生产粮食,对种植苗木花卉草皮挖塘养鱼、非法取土等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应严格禁止并责令其恢复原状。稻渔、稻虾、稻蟹等综合立体种养,应当以不破坏永久基本农田为前提,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标准后实施。妥善处理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遏制增速,存量提质。
二要破解耕地碎化,持续改善耕种条件。丘陵山区耕地细碎化,设施条件较差,是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生态防护等建设,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提升灌排水平。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和有机肥施用等技术,稳步提升地力,加快适合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提高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的农机补贴标准,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提高种粮效益。对于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必须不断提高种粮效益,才能真正稳定粮食生产。一方面,要有序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要强化种粮支持政策,提高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规范性和精准性,加大粮食作物信贷、保险政策支持力度等。
四要合理调整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南方丘陵山区是我国特色农产品(000061)的主要产地,茶叶、特色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政府应按照“粮食生产优先”的原则,体现地域特色,科学统筹粮食安全和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在结构调整中,要加以引导防止无序发展,避免特色产业发展挤压种粮面积。
同时,防止“非粮”特色农产品过剩,要将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的过剩“非粮”特色经济作物,逐步“退经还粮”,将新增传统特色产业规模转移到一般耕地、园地及林下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