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观察
基层代表优先发言,可以更好地把基层百姓的声音传递到全国人大会议上,变成国家决策的依据。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开启,在这场“代表通道”上接受采访的8名代表,有的是一线工人,有的是小学教师,有的是普通农民,但无一例外全是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据了解,在3月8日举行的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接受采访的代表也全部来自基层一线。作为两会期间最重要的宣传平台之一,“代表通道”首次实现了接受采访的人员“全员基层”。
在这两天的审议发言活动中,来自基层的代表也获得了“特别照顾”。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在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内蒙古、陕西等代表团审议时,发言的代表也多数来自基层一线。
为什么把发言的机会优先让给基层代表?一位领导同志在参加审议时给出了答案:基层代表来自生产一线,他们最接近老百姓(603883)的柴米油盐,能带来更多原汁原味的群众心声。让他们优先发言,可以更好地把基层百姓的声音传递到全国人大会议上,从而可以使基层民意直通“人民大会堂”,变成国家决策的依据。
从这几天的审议发言情况看,基层的代表们确实不负期待。他们在发言中反映了许多基层真实的情况,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可以说,他们没有浪费宝贵的发言机会,将基层的真实情况、民众的真实想法,原汁原味地传递到了会上,反映给了中央领导同志和主管部门。
基层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C位”,不仅仅是在发言时。在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代表团审议时,坐在中央领导同志边上的,方便和领导同志互动交流的,多数也都是基层代表。比如,在《新闻联播》中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与总书记面对面就座交流的,全部是基层代表。
“基层优先”的导向,不仅仅是在会场上和发言时,还将在相应的法律文件中体现。3月5日,提请大会审议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的比例要比上届有所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要比上届有所增加”。
基层代表扎根人民,日常工作生活就在田间地头、工厂学校。他们的酸甜苦辣,就是亿万人民的日常真实感受,让他们全程“C位”,可以更好地让他们在大会上讲述基层鲜活的故事,从而为基层代言、为一线发声,道出基层普通百姓的期盼诉求。只有基层群众的每一个想法,每一句真知灼见、肺腑之言顺利传递到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普通群众的身边事才能更顺畅地成为国家的紧要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光芒才能映照在每个普通百姓的心田。
□鲁子舜(人大工作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