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开启“催婚”模式:建议本科实行4至8年弹性学制,方便大学生结婚;鼓励在校硕士和博士结婚生育

2022-03-08 21:19:01 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建议,大学本科阶段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

  在这之前,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表示,老龄化和少子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此,她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

  代表委员们如此迫切地“催婚”,其根本还在于我国的结婚率的逐年下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只有814.33万对,同比下降了12.2%。有专家预测,2021年的结婚率将进一步下降,结婚对数或跌破800万对。

  建议大学本科实行弹性学制

  方便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建议,大学本科阶段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

  徐景坤认为,造成生育率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房价、福利水平、养育成本等,低生育率会导致社会年轻人才和劳动力短缺,进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下降。

  对此,徐景坤建议,应该从教育、公共设施建设、医疗、福利待遇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他建议,大学本科阶段实行4年至8年弹性学制。现有四年制大学学制下,大学生有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且无固定经济来源,结婚条件不成熟。如果实行弹性学制,能给予有结婚意愿的大学生学习和组建家庭的时间自由。

  “现在的年轻人读完大学、硕士和博士之后,年龄已偏大,要面临工作和婚恋双重压力。”徐景坤表示,在不牺牲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建议缩减小学至高中学制,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改成小学5年,初高中5年的十年制义务教育。

  该建议引发大家的关注,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对此,有网友表示,本科期间更应该夯实基础,而不是结婚。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弹性学制有利于寻找人生方向。

  “鼓励在校硕士、博士结婚生育”

  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也要跟上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表示,老龄化和少子化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此,她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鼓励和保障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生育”。这条建议一经报道,就迅速登上热搜。

  澎湃新闻评论道,从本质上说,在校硕士和博士生结婚,并不是个问题。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从来也没对身份作出过限制。至于生育,也是法定的、天然的权利,硕士或博士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放到现实中,我们要理解这条建议的初衷。在传统认知里,结婚生育属于“成家立业”,和“负笈求学”不是一个人生阶段。建议的目的,是让这两个阶段部分重合,理想情境下,一些在读硕士、博士确实可以提前生育,进而提升整体的生育率。

  南开大学夫妻宿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理想情境”下。且不说学业繁重的硕士、博士,能不能匀出精力来构建家庭,就从物质基础来说,他们就会迎面撞上各种困难。

  结婚生育非小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都意味着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和精力投入。即便是有固定收入的职场打工人,尚且有不少人感到吃力,那在校的硕士、博士,他们又有多少能力去安顿好家庭?

  不过,困难也不是不能解决,正如建议里所说的鼓励和保障,而且保障显然比鼓励更重要。

  结婚率连年下降

  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

  国家统计局官网信息显示,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披露了2020年的婚姻登记情况。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官方统计的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33万对,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这也是自2013年达到1346.93万对后,连续7年下降。

  杭州为单身青年举办相亲大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结婚率降低了,人口出生率自然也是在同步降低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并且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新低,2021年的净增人口只有48万人。

  结婚生育非小事,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都意味着一笔巨大的成本开支和精力投入。无论是本科生结婚,还是鼓励硕士、博士结婚生育,保障显然比鼓励更重要。如何才能让青年人愿意结婚,成了这次两会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切。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建立公立婚介组织,组织上牵线搭桥,提高适龄人口结婚率。此外,熊思东还建议对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人口进行免费定期体检。

  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建议,打造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辅助、社会教育影响的三维婚恋教育模式,将婚恋教育设为高校学生必修课。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覆盖面广泛的建议也能看出,生育意愿的促进只能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点滴改善,营造一个生育友好的整体环境。我们对此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一个长远的时间轴里,持之以恒的努力。

  编辑|王月龙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何小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