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高鸿钧: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

2022-03-10 09:38:42 《小康》杂志社 

中国小康网3月10日讯 记者郭玲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前所未有。一个国家的科学普及程度,已经成为决定这个国家物质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创造力最根本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同等重要认识不足、同等重要制度安排不健全、科普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建议,鼎力实施“大科普战略”,让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在中国现代化的蓝天上高傲地飞翔!

高鸿钧指出,一些社会群体的科学知识储备较少、科学思维不完善且科学方法运用能力不足,在面对新兴事物时缺乏分辨信息、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2020年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0.56%,与发达国家普遍高于20%相比差距较大,且东、中、西部地区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13.27%、10.13%和8.44%,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分别为13.75%和6.45%,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上世纪60年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用普通农民都听得懂的语言普及‘双选法’并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科普工作的经典案例;去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通过天地互动方式开展太空授课,在全民中掀起了学习航天科技(000901)知识的热潮;持续两年多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成为一场生动而广泛的科普实践,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防控常识已经深入人心。”在高鸿钧看来,全民科学素质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内力”,建设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国家,必须补足科普短板,铸牢科普之翼,必须牢牢把握“抓科普就是抓创新,抓创新必须抓科普”理念,站在时代高度定位科普工作,制定实施“大科普战略”。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将“大科普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明确其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定位。加快修订《科普法》及其配套实施政策,以法制化、标准化强化各类科普主体责任,并在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将科普指标纳入国家各类规划,切实做到“科创与科普两手抓、两手硬”。

第二,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下沉科普工作重心,把科普主战场放在基层,科普工作者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一定水准的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激励广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文艺工作者创制高质量科普作品,以短视频、曲艺、小品、脱口秀等大众触手可及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文化下乡”和社区文体活动相结合,最大范围传播科学知识,将科普工作做到“田间地头”。

第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利用其高水平科学家团队和雄厚科技资源优势,将科普工作作为必须承担的“国家责任”。大学、国立科研机构、重大科学设施和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应进一步面向社会开放。调动各级科协及学会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开放日、科技周、“科普大篷车”等常态化科普活动。面向青少年、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群体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第四,推进科普的国际交流与智库合作。发挥“一带一路”科技联盟作用,推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建设。借鉴国际优秀科普经验,整合全球优质科普资源,贡献中国科普方案,用科普手段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希望通过‘大科普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与制度优势,形成全领域行动、全民参与、全媒体传播的共抓、共建、共享大格局和大合力,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科普作品专业化、科普形式时代化、科普对象大众化、科普活动基层化,形成全民讲科学的良好习惯和社会氛围,让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在中国现代化的蓝天上高傲地飞翔!”高鸿钧说道。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