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第三场“委员通道”聚焦这些热点话题

2022-03-10 10:19:29 新京报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最后一场“委员通道”开启。碳达峰碳中和、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转型……委员们说了这些热点问题。

金鹏辉:央行服务“降碳” 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金鹏辉就哪些金融工具可以帮助煤炭等传统能源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金鹏辉表示,服务“降碳”央行一直在行动,金融一直在行动。过去我们形成了绿色金融体系,通过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向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大发展。现在我们正在构建新的转型金融体系,将会对包括煤炭在内的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武钢:发展风电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

全国政协委员、金风科技(002202)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的信心和底气不仅来源于我们看到的这些现实,更基于这些现实背后的数据,中国风电装机在全球连续10年排名第一,中国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基地,而且也是整机和零部件的出口基地,在过去的1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连续多年增长了4倍,其中海上风电增长超过了百倍,风力发电现在已经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林凡儒:新时代民营企业传承践行“沂蒙精神”

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就新时代民营企业如何更好地传承和践行“沂蒙精神”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林凡儒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沂蒙人,他从小就听沂蒙人民讲爱党拥军的故事,“沂蒙精神”在他的脑子里深深扎根。1986年,他开办了一家小商店,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一家现代化的医药企业集团。企业发展中遇到过一些困难,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他们拒绝“躺平”,迎难而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逆势增长,还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五百强。

林凡儒表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继续弘扬好“沂蒙精神”,争取更大荣光。

杨杰:各民族手足相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杨杰就各民族手足相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杨杰表示,我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工作在新疆,我是新疆社会稳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如今在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牵手、心连心,互帮互助,团结和睦,我相信新疆不仅有繁荣稳定的今天,也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詹纯新: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纯新就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该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与“一带一路”各国的务实合作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詹纯新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繁荣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也为企业合作共赢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企业,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了多个研发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我们的产品覆盖了沿线87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产品在当地为各种工程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在海外并购了6家企业。并购中我们既讲包容又讲规则,既讲责任又讲效益,既讲相对独立又讲管理的统一。按照这个原则我们对被并购的企业没有裁员,没有更替管理团队,甚至没有派管理者,但是大到企业的战略预算,小到文具纸张的成本,都纳入了我们的管理体系中,运行有序、规范。目前这些企业发展良好。

詹纯新说,2021年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但是我们主要的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它们为当地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工商界的高度认同,这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在这些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中国装备制造业要将自己的优势转化为在“一带一路”上与各国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进一步本土化,尊重当地的规则,深入和当地的文化融合,共同面向未来。

马萧林:文博人以开放思维 让文物潮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就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活起来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马萧林表示,近年来从央视《国家宝藏》的播出到《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也促使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火起来的有效方式,使得文物能够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他觉得这些成功的案例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深挖内涵,让文物“潮”起来,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河南博物院推出考古盲盒,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然后碰撞出火花,使得大家能够感受到发现文物的这种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

二是创新表达,让文物火起来。唐宫夜宴就是从展示的文物当中获得了灵感,让彩绘陶俑幻化成唐宫少女,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不少网友惊呼,原来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这么时尚。

三是科技赋能,让文物动起来。新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又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形成网络顶流,引发公众围观。

马萧林表示,他相信在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下,文物将不再是尘封的历史,会变换出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从火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心中泛起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编辑 代文佳 校对 王心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