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IC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针对减税降费影响,李克强总理表示,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费并举,规模2.5万亿元。这次调整结构了,把退税顶在前面。所谓退税,就是按照税制的设计,对市场主体类似于先缴后返的税额,我们采取提前退税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税额退给企业,规模1.5万亿元以上。如果效果好,还会加大力度。
此外,提及地方财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难,李克强总理称,退税主要是中央财政掏腰包,当然地方政府也得“凑份子”。我们退税的钱是直达企业,考虑到基层的困难,我们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直达市县以下基层。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总理声音
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
结论是要有理论和实践支撑的。从这几年的实践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我记得去年到东部地区和十几位企业家交谈,他们谈到了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希望国家再出台一些宏观支持政策。我当时就说,中央政府的政策储备是有的,但需要集中使用。有三项选择,但只能做选择题,就是三选一。一是大规模投资,也许你们可以得到订单。二是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直接刺激消费。三是给企业减税降费,稳就业、促投资消费。他们沉默一会儿,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选择第三项。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从今年我收到的有关报告看,普遍把减税降费作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第一个期待。看来,施肥还得要施到根上,根壮才能枝繁叶茂。
这次调整结构,把退税顶在前面
我在材料上也看到,有人担心减税降费实施几年了,边际效应是不是已经递减了,也就是说作用不像以前那么大了。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费并举,规模2.5万亿元。在2020年经济受冲击最严重时,我们也就是这么大的政策规模,最终挺过来了,而且我们这次调整结构了,把退税顶在前面。所谓退税,就是按照税制的设计,对市场主体类似于先缴后返的税额,我们采取提前退税的办法,就是一次性把留抵的税额退给企业,规模1.5万亿元以上。如果效果好,我们还会加大力度。
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
我们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因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而且现在是他们资金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我在政协参加讨论的时候,一位政协委员是企业家,他就告诉我,相比减税降费和投资等其他措施,退税来得最快、来得最好。跑个项目可能有很多周折,退税等于是给企业直接发现金、增加现金流,是及时雨。看来,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一定要把这项关键性措施落到位。
水深鱼归、水多鱼多
退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去年我们新增纳税市场主体交的钱,超过了我们当年减税的钱,这是有账可查的。从2013年我们实施增值税改革,以减税为导向,累计减了8.7万亿元,当时我们的财政收入大概11万亿,去年已经突破了20万亿,增加了近一倍。因为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了,所谓受益是他的效益增加了。所谓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
中央财政掏腰包,地方政府也得“凑份子”
刚才你说到地方财政收入遇到新的困难,我们注意到了。所以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增幅是多年来少有的,增长18%,总规模达到9.8万亿。退税主要是中央财政掏腰包,当然地方政府也得“凑份子”。我们退税的钱是直达企业,考虑到基层的困难,我们对基层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是直达市县以下基层。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解读
近年来,减税降费一直是宏观领域的一大热词,是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稳企业、保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开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的六年间,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8.6万亿元,规模空前,通过持续减税降费,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已从2016年的17.5%下降至2021年的15.1%。
即便此前减税降费力度已足够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相关举措依然超出市场预期。即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减税与退税并举 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可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今年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一大特点是减税与退税并举。其中,减税政策包括: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等。
其中一些政策已经落地,比如,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期已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
退税政策则主要是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所谓的留抵税额,简单可理解为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即出现了留抵税额。进项税指的是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等时候支付的增值税额,而销项税,则指销售时收取的增值税额。形成留抵税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集中投资、货物生产周期较长等。留抵税额不退税实际上占用了企业的资金。
此前,留抵退税主要针对增量部分,而非存量部分。2021年,税务部门已为制造业办理退税1322亿元,惠及3.1万户企业。其中,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全年新增退税168亿元。
此次一次性全部退还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力度非常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留抵退税作为减税降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对于稳定市场主体,提振微观企业的预期有较大帮助。具体而言,一是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获得感及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资金和现金流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存续;二是有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升级技术设备,实现稳投资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三是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尤其初创型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是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存在大量进项税,但短期内没有投产和销售,缺乏销项税,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实施留抵退税,将极大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中国银行研究院也发表观点称,这一举措有利于缓解对企业资金占用问题,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术设备升级,带动稳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连续、精准 发挥逆周期调节功能
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既有阶段性措施,又有制度性安排;既有减免政策,又有缓缴退税措施;既有普遍适用的减负政策,又有特定领域专项帮扶措施;既有延续性安排,又有新增部署;既有中央统一实施的政策,又有地方依法自主实施的措施,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特点。
首先,从规模来看,在2021年的基础上,预计今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规模为历史之最,超出社会的普遍预期。此外,税费支持政策具有连续性,许多此前已落地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继续实施,并呈现出年年加力、步步扩围、层层递进的特点,支持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持续发展。
同时,政策还具有精准性和导向性,如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可缓解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则可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记者表示,今年的减税降费主要围绕新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目标展开,例如,减税降费政策着重支持科技创新、促进共同富裕、形成低碳环境优化型的产业结构等。同时,从短期目标看,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大,必须要发挥减税降费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增强市场信心,稳定投资预期,另一方面,短期的逆周期调节应着力于解决现金流问题。只要资金链不断,企业就能持续发展,这对于保就业、稳民生非常重要。“后续,阶段性减免应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选择适当时机有序退出,而需要长期实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应与我国增值税、消费税等改革和立法的推进有效衔接,落实税收法定,使其能够形成对高质量发展的长期支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