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北京出手,重点突出这类企业

2022-03-16 00:27:58 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 

  3月15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工作的通知》,将在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间,在北京市组织开展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集中排查整治,聚焦重点行业企业,集中排查整治超时加班问题,依法保障职工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检查对象重点突出互联网(平台)企业

  据央视新闻,本次集中排查整治的检查对象主要是超时加班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突出互联网(平台)企业及关联企业、研发岗位占比较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

  集中排查整治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包括用人单位制定工时、休息休假内部规章制度情况;用人单位实行特殊工时制度情况;用人单位安排加班情况以及依法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情况;用人单位落实职工休息休假制度情况;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情况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ID:501282091

  在排查整治行动中,将通过新闻媒体、“北京人社”系列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发布工时和休息休假政策问答。北京市各区还将结合实际,深入重点企业和工业(产业)园区,普及工时和休息休假法律规定,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解读,督促企业强化劳动法治观念,引导劳动者正确理解相关法律规定,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例如,在工时方面,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如果存在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或者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这些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在休息休假方面,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工作的职工,只要连续工作1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根据累计工作年限,职工可享受不同天数的年休假,且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在本次集中排查中,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有相关违法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理处罚并督促限期整改,严防类似问题发生。

  此外,北京市还将持续深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窗口行风作风建设,畅通12333热线咨询电话、现场举报投诉窗口、邮件、网络等举报投诉渠道,对涉及超时加班问题第一时间受理处置,对经调查确属劳动争议的工时和休息休假问题,做好法规政策解释,引导职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或司法渠道解决诉求。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2022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付凌晖介绍,2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7小时。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

  互联网企业超时加班现象受关注

  此前,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加班文化屡屡登上了微博热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000651)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提出建议,检察机关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督,为相关劳动者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据北京商报记者从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员工处了解到,公司不同岗位仍存在程度不同的加班现象,在一些特殊时间节点甚至需要连轴转。公司内部还有加班时长排名,排名落后会被领导提醒。尽管已有头部企业陆续宣布取消“996”“大小周”制度,或强制员工准时下班,但也有员工表示,工作压力并未因此减轻。

  近段时间,腾讯微信事业群应届生批评公司高强度加班和B站员工过年期间猝死再次引发人们对互联网企业加班的讨论。

  多家互联网公司也在推行“不加班”制度。2021年7月,快手宣布取消“大小周”(一周单休、一周双休)。2021年11月,字节跳动宣布试行“1075”,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

  2月16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尤安设计员工曝同事疑似被累死》一文,引起热议。文章显示,尤安设计(300983.SZ)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尤安巨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尤安巨作)26岁的设计师赵某某于2月15日清晨或因加班过度在出租屋内猝死。

  据天目新闻报道,2月17日,UA尤安设计信息披露负责人冯先生表示,“赵某某是非工作时间在出租屋内去世,去世前不存在加班现象,公司认为他的离世与加班没有任何关系,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公司目前主要做好死者家属的接待工作。”

  赵某某前同事兼好友王先生(化名)向天目新闻记者透露,尤安巨作一直存在加班现象。“按照公司规定,员工的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至下午6点,但员工能在晚上10点下班已经很早了。”

  编辑|孙志成 王嘉琦

  校对|卢祥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