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已拨付地方四千亿留抵退税资金,明确怎么花和管

2022-03-22 10:52:19 第一财经 

给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财政资金来了。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4月起启动的1.5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了保证退税落地,中央财政将拨付1.2万亿元资金支持地方退税减税降费和保民生。当天财政部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举措。财政部称,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3月21日下午下达。

为了给企业纾困,今年国家出台史上力度最大且有有针对性的增值税留抵退税举措,其中对小微企业、个体户在6月底前退还存量税额,并按月足额退还增量税额。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6个行业企业,在年底前退还存量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税额。

由于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总金额高达1.5万亿元,其中按照增值税中央与地方五五分成比例,中央和地方理应各自承担7500亿元退税金额。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当前退税能否落地的关键在于部分基层财力比较紧张,可能会影响退税政策落地。为此中央财政通过大额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落实退税等政策。

上述国常会明确,中央财政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设立3个专项,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其中,对新增留抵退税中的地方负担部分,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并向中西部倾斜。

专家据此估算,地方承担的7500亿元退税资金中,中央财政补助平均超过82%,即中央负担超过6150亿元,地方实际承担的退税资金不超过1350亿元。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告诉第一财经,之前社会各界担心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使得地方政府在执行留抵退税过程中做不到尽心尽力,甚至可能会产生拖延、征收过头税等问题。这次中央事实上是承担了增值税留抵退税的大头,对于顺利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意义重大。

财政部介绍,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将按时点要求及时下达,包括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首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专项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于3月21日下午下达。

根据今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中央财政安排的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8000亿元,这笔钱来自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一次性利润。

按照国务院安排,在增值税存量税额方面,微型企业4月份集中退还,小型企业5、6月份退还。在增值税增量税额方面,小微企业、个体户4月起按月全额退还。据测算,小微企业、个体户退税资金近1万亿元。由于小微企业等退税即将启动,因此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资金最先下达地方。

财政部表示,当日下达的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专项资金将用于向小微企业退税财力保障提供现金流,为企业纾难解困,有效保障稳增长、稳市场主体和保就业。其他专项资金根据相关工作进度也将尽快下达。

目前财政部建立资金预拨机制,逐月预拨、滚动清算,保障地方国库动态存有半个月的退税所需资金,并压实省级财政部门主体责任,保障退税“红包”及时落袋。

如何管好用好这笔特殊的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十分关键。

财政部表示,制定印发相关办法,明确专项资金分配备案、预算下达、资金调拨等管理要求,完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做到留抵退税政策可细化、可统计、可分析。专项资金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实行动态监控,防止闲置挪用,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

在资金投向上,财政部要求上述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得用于建设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棚户区改造新开工项目等支出。

田志伟表示,我国之所以从2018年才开始推进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担心有不法分子通过留抵退税政策来骗取国家税款。这次的改革特别强调了留抵退税过程中的风险,估计未来一段时间通过税务大数据打击增值税骗税等问题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税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上述国常会要求,加强资金监管和国库管理,确保退税资金直达市场主体、对地方的补助直达市县基层,对偷税、骗税、骗补等行为坚决打击、严惩不贷。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与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加强工作会商,坚决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的同时,切实严肃财经纪律,防范企业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骗退税”,防范虚列留抵退税等方式“骗补贴”;防范一些地区出现征收过头税费、虚增财政收入等。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