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朱萍,实习生,宋佳旻,王馨漪
编 辑丨徐 旭
图 源丨图 虫
“浦东医院从4月6日零时转型为新冠救治定点医院,停止接收血透病人!”
“他的妻子张慧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全家均需要居家隔离,身为密切接触者的李涵无法出门。”
……
因为疫情,上海一些需要做肾透析的患者被按了暂停键。一位患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有需求的肾透析患者都能联系上医院,但她目前出行还有一定的问题。
对尿毒症晚期患者来说,规律的血液透析是他们赖以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式。透析的频率及时间取决于病人残余肾功能、身高、体重和营养等因素,也与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及选用透析器的清除率有关。原则上,体重较轻的患者要保证一周两次的透析频率,体重较重的患者需要一周三次或者两周七次的透析治疗。
因为疫情,医护人员有感染的风险,而且肾透析需要专业的人员,针对这缺口,已有透析医疗队伍驰援上海。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血透医疗总队副总队长、协会肾透析专委会副主委、达康医疗董事长陈少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已有两队血透队伍前往上海。第一批援沪医务人员78人,工作人员12人;第二批医务人员55人,工作人员2人,组成九个分队,分别支援九家医院。与此同时,第三批志愿者也在招募中。
实际上,除了上海外,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让吉林、长春、唐山、沈阳等多个城市(区域)按下暂停键。严格的封控让尿毒症晚期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面临就医难、出行难、核酸筛查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紧缺的血透资源甚至影响到血透患者的治疗周期。
对此,陈少波表示,在疫情严峻封控之下,需要考虑好尿毒症患者等群体就医需求,为他们开通便利的就医通道,在特殊情况下,政府部门需要对这些特殊就医群体做好预案,包括如何维持医疗体系的运转、如何保护特殊患者群体、如何解决紧急情况的预案措施。
此前武汉疫情期间做过医疗救援志愿者的西安新慷乐血液透析中心相关负责人俞翔,4月2日从西安赶赴上海,驰援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俞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从武汉、西安的经验看,在疫情严峻之下,做好整体预案,对医疗资源进行分层分级,有序协同最为重要。“其中,交通解决患者转运的问题尤为重要,可以充分利用好志愿者,保障社区有配送的志愿者车辆,让透析患者拿着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出小区进行就诊,保障其健康与生命安全。”
俞翔在上海支援 受访者供图
紧急驰援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部分上海医院停诊,停止接收血透病人。75岁的张奶奶原本一个星期会在浦东医院做三次血透,周二、周四、周六各做一次。4月6日,浦东医院发布通知称,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要求,自6日零时起临时转型为新冠救治定点医院,因此暂停医院门诊、急诊、发热门诊、住院、核酸检测等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入境人员医学观察区照常运行。
张奶奶本该安排在4月7日的血透没有做上,无奈只能向后延期。而社区医院也没有办法满足尿毒症晚期患者的血透需求。由于没有机器设备、缺乏有资质的医护人员,社区医院没有办法为患者进行血透治疗。4月11日,张奶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已经对接上医院,做上透析了。
除此之外,血透患者还面临自己成为阳性患者或密接、次密接被隔离的风险。58岁的上海市民李涵(化名),每周要固定做三次血透治疗。3月28日,他按照治疗周期做了一次血透。然而第二天,他的妻子张慧(化名)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全家均需要居家隔离,身为密切接触者的李涵无法出门。
张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4月1日开始,他们多次与居委会、街道、医院打电话沟通, 4月3日被安排到临时改为隔离医院的周浦医院做了血透。
张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次血透本需要4-5小时,但李涵只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血透就开始全身发抖,没有达到完整治疗时间就下机了。张慧跟医生沟通,希望第二天再做一次血透,但还有很多也是已经5-6天没有进行血透治疗的患者需要机位。
对此,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郝明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1日凌晨,中国非公医疗机构协会接到上海浦东新区疫情防控办电话,希望尽快组织血透医护志愿者援助的请求后,立即进行全国范围内的紧急招募,截至4月1日下午6点,离通知发出不到10小时共有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0个城市,400多家医疗机构、721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
7天以来,已有约150名血透医护志愿者陆续从广东、云南、河南等地赶到上海,经核酸检测、岗前培训后立即参与到具体工作中。
据了解,这150名血透医护志愿者已经分别入驻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浦东医院、浦东人民医院、东方医院南院、周浦医院、浦东公利医院、浦南医院。之后,还将有50名血透医护志愿者抵沪,分别加入到华山北院、瑞金北院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的血透治疗工作中。
郝明德介绍称,目前正在招募第三批血透医护志愿者支援上海,拟招募120名志愿者,医生10名、护士110名。血透医护志愿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如血透护士还需要穿刺、对漏管进行合理处置、操作透析设备并监测容量等技能,为此,对志愿者要求具有执业资格证及血透上岗证。
守护生命线
除了上海外,也有部分城市进行了封控。3月20日,唐山市全市行政区域实施临时性交通管制,唐山按下了暂停键。
长生医疗河北区域副总监血透医生孙宇也开始了长达20多天和“死神”抢时间,全力守卫血透患者生命安全线的工作。
唐山卫生监管部门特别关切了肾透析患者,在封控当天就发布了透析肾友的就诊通告,将城区内所有可以接收透析肾友的透析机构一一列出。然而,唐山本次封控涉及到了区域内透析患者众多的两家医院,影响到了近800名透析肾友的透析保障问题。孙宇说道,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生必须要争分夺秒工作。
孙宇所在的长生医疗,是一家专注于透析服务的连锁集团,作为业务相对单一的医疗机构,接触人员少,布局合理,因而成为很多高风险透析肾友的“安全港”。
在一些肾友因为封控政策导致透析困难时,北京长生承接了大量的分流肾友,保证提供及时、充分的透析治疗。目前在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心,护患比136名患者,13个护士,各中心平均约2名医生,7-10名护士,100左右患者,而正常情况下正常时期护患比1:8。
孙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在这封控的20多天里,他们工作人员只能住在临时搭的板子上。很多人从早上六点工作到晚上六点,甚至有人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半一直在工作。因为封控,绝大部分的中心保洁都无法出门,中心护士要在上班时承担以往两倍的工作,在班时为病人治疗,下班后还要承担保洁的工作。
工作人员临时搭的板子床 受访者供图
目前,孙宇每天工作15个小时,全程在中心与医护同吃同住,亲自管理隔离透析区的患者,以减少员工与他们的接触。密接人员被收治在隔离观察点,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次密接被安置在普通区三班透析。
孙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封控前期,很多肾透析患者就诊困难。“肾透析患者一般要通过社区向疾控中心反映,疾控中心会根据流调情况将患者安排到指定机构治疗。在患者联系到我们后,我们会分别联系患者,患者所在社区和卫健委,三方确认患者的风险级别,然后根据患者的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结果确认能否接收。”
现在,唐山肾透析患者的就诊情况慢慢稳定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待封控措施放松的那一刻,我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做到了我们所能做到的一切,我们盼着家乡不再发生这样的疫情、不再出现这样的封控,这样透析肾友们才能更加安然地度过每一个透析日。”孙宇说。
俞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长生医疗在唐山有好几个中心,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联动,再加上与当地卫健委、疾控中心的协调,对患者的救治就能形成很好的协同。
做好预案与协同
鉴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特殊患者透析治疗的需求,他们需要特别多关注。4月1日,国家肾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发布《新冠疫情期间血液透析室防控建议》,要求确保血液透析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医疗救治,高度重视透析病例转运和感染防控措施,准确掌握透析病例信息,切实落实透析患者治疗需求。
与此同时,陈少波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与其他普通疾病不同,透析医疗队伍需要的专业性更强。
“由于上海疫情出现了众多无症状感染者,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可能更高。对此,志愿队也做了充分预案。比如在选拔志愿者时,从年龄、身体状况、基础病、是否打了第三针疫苗等多方面都做了严格规定。与此同时,由于志愿者需要为尿毒症患等开展血透治疗,对志愿者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要求。”陈少波表示。
在两支救援队伍开始运转后,透析缺口有了很大弥补。“我们做了一个小程序,让患者在上面登记,同时我们会跟医院进行沟通,尽量保证透析患者可以尽快得到治疗。”陈少波表示,接下来会继续观察上海疫情的发展变化,做好增援第三批队伍的预案。
陈少波特别指出,由于疫情形势变化迅速,在紧急的状况下很难在国家层面迅速下达指令,可能只能给出一些业务指导意见。然而,很多地区并没有做好预案。对于封控之后如何维持医疗体系的运转、如何保护特殊患者群体、如何解决紧急情况的预案措施没有落实到位。陈少波表示,即使在疫情防控责任重大的情况下,还是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帮助人民群众解决问题。
曾驰援过武汉第四医院的俞翔也指出了整体预案的重要性。
“肾透析患者,不做透析会直接影响生命健康,不做透析会存在很多风险,如心衰、电解质紊乱,血钾高会造成心脏骤停等。在疫情严峻形势下,需要做好预案,按防疫要求进行分流,分层、分级,将资源做到合理分配,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俞翔介绍称,去年底西安疫情时,当地对医院进行划分,规定黄码、红码医院,定点救治相关患者;肾透析患者,凭借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出社区去医院做血透;同时,让包括出租车、志愿者等组成的运力保障患者出行。
“我记得当时在武汉的时候,划分出13家可以收治阳性肾透析患者的医院,然后将密接、次密接的或者康复患者再进行分层管理。目前我们也与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一起进行了相关调整。” 俞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另据了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左力教授专门写了一篇《新冠疫情期间透析间歇延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友的自我管理》文章,帮助透析患者在透析规律被打破、透析治疗被延后时保护自己。在特殊情况下,血透患者需要更好的“自助”,帮助透析患者在透析规律被打破、透析治疗被延后时保护自己。
文章中提到,血液透析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避免水符合过重;肾功能未完全丧失、尚有尿的病友可以咨询主管医师合理使用大剂量的利尿剂。
与此同时,患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在等待下次透析期间避免血清钾浓度升高到危险浓度。比如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使用等综合措施保持血糖稳定在要求范围;通过控制水负荷和血压避免心功能进一步下降;通过饮食控制和使用碳酸氢钠来控制代谢性酸中毒;通过饮食管理、坚持平时用药规律等综合措施避免胃肠道出血;咨询医师询问是否可以停用含钾药物、保钾利尿剂和某些类型的降压药等。
透析间歇为3天的病友中大约10%的病友的血清钾浓度会升高到危及生命的水平,除了采用上述饮食控制措施减慢血清钾上升速度外,透析间隔超过3天的病友,可询问医师口服降钾药物。如果患者的透析被延迟,患者需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血清碳酸氢根在安全范围,比如控制产生较多酸根的肉类食物,以淀粉类食物代替;或者咨询医师,适当加大碳酸氢钠的剂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