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长虹(600839)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控股集团”)发布2022年度招聘计划,计划面向国内外招聘3200人,同比增加超60%,涵盖智能家电、人工智能、半导体、计算存储、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工程类和管理类等岗位,其中,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人。
人是推动变革的主体力量。自1958年建业以来,一代又一代长虹人励志产业报国、锐意改革创新,把长虹逐步建设成一家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近年来,长虹控股集团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行系统变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实施面向物联网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变革中的长虹,再立潮头。
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
不变的基因
时间追溯到2018年,走过一个甲子的长虹,全球员工总数已达到6万余人。这一年,长虹举办了“建业60周年庆典”,几代长虹人齐聚一堂,回顾过往、总结当下、展望未来。他们所见证的长虹发展史,也是一部变革史。
自1958年,以“国营长虹机器厂”的身份成为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到20世纪70年代起,长虹响应国家号召开始研制民用电视机,凭借一股子闯劲儿、干劲儿,让千万中国家庭看上了优质的大彩电。进入21世纪,长虹阔步信息电子相关的多元拓展,逐步发展成为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成为四川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
通过保军转民、相关多元化、国际化三次转型,长虹紧扣时代脉搏、沐浴改革春风,在不断的变革中发展壮大。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勇曾表示,面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长虹要赶上潮流、站在潮头并不容易,但这是企业发展“命运攸关”的事情,“与压力相伴的是信心——长虹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包括技术创新等,同时公司上下已经有了‘变革成习惯’的认识。”
变革,已是长虹不变的基因。新时代,新使命。进入“十四五”时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国企发展乘势而上,步入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率提速升级的新阶段。长虹如何答好时代之问,再立潮头?
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为牵引,长虹控股集团推行系统变革和机制创新,加快实施面向物联网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崭新的征程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首批81家公司上市交易。作为新三板精选层代表性企业,长虹控股集团旗下的长虹能源名列其中。
绽放光彩的背后,是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是体制创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长虹能源早期以生产碱性电池起家,2018年通过对锂电池企业江苏三杰的股权并购进入圆柱形锂电池产业,形成“碱电+锂电”双核心主业格局。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长虹能源进一步健全“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长效激励机制,加大骨干员工持股力度,有效激发了创业团队的活力,人均产值和销售利润率增长迅速,2019年、2020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9.26%、54.59%。
在更高层面,变革的推动力更加强劲。2021年,长虹控股集团发布实施《长虹控股集团公司变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本投资控股”定位,推动公司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由经营管理向投资控股迈进,规划形成以“若干上市公司和新兴产业”为主的扁平化资本和管理架构,进一步提高子公司经营自主性。
以“精简高效”为思路,长虹厘清了控股公司投融资管理、高端人才培养、战略牵引、监督协同等功能。以“充分授权”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对子公司的管控界面,建立了控股公司权力清单。同时,针对上市、拟上市等子公司实行差异化管控,让处在竞争行业中的子公司能够第一时间应对变化、把握机遇。
近年来,长虹把“党的建设”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公司党组织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同时,长虹进一步完善“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和程序,全面推行董事会“外大于内”,提高董事会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决策效率大幅提升。
产业管控更高效、企业发展更灵活,加上员工持股等精准激励,推动长虹的经营业绩稳步增长。2021 年,长虹控股集团规模收入实现1523.56亿元,同比增长6.52%;利润总额15.73亿元,同比增长151.93%。
推进改革的同时,强化国企担当也是长虹发展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面对部分地区散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长虹火速驰援。截至目前,有1000台智能电视送入山东威海市、1200多台智能电视送抵山西长治市、1000多台智能电视送至福建厦门市……
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当作为,长虹已迈入改革攻坚的新征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