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29日电 题:数字化平台如何提高新市民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 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2022年3月4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就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新市民是指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发展壮大一个城市群体。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尚未结束,与新市民相关的城市配套,尤其是金融服务是亟待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通知对新市民作了明确划分,即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我国目前约有三亿人被划分为新市民。新市民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不仅是我国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推动经济新发展格局形成、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统计细分来看,新市民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在城镇常住,身份多样,分布在大中专院校、小微企业、工厂、服务等不同领域。而随着中国教育普及率的提升,新一代新市民主要集中在80、90后一代,他们有着更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分布的行业也更加广泛。而从新市民进入城市之后到住房、就业、医疗、子女教育等各方面来看,这一群体的金融需求非常大、也愈加多元化。但是,流动性较强的特征使得新市民群体往往不具备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和较强的个人信用水平,在获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难度更大。因此,新市民金融服务供需缺口的矛盾愈发突出。
在传统金融业务模式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新市民群体中的金融支持一直未得以深入,原因在于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健全,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从问题出发,关键在于如何在合理把控金融风险的同时,为新市民提供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数字技术在捕捉需求、风险防控、场景化服务等多个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将成为破局的关键。
数字化平台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提高新市民获得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一方面,数字化平台可以充分利用数据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精准把握客户画像、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为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补充动态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通过促进传统金融模式数字化转型间接参与到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在降低金融机构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能够真实提升新市民服务获得感。以美团为例:其在供需两端承接着包括外卖骑手、餐饮商户在内的数以亿计的新市民群体,在金融机构与新市民群体以及新市民就业较为集中的小微企业之间充当着重要的连接器作用。美团可以充分利用场景流量、数据沉淀等优势与金融机构的资金、风控等能力相结合,置入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增强金融机构在新市民金融服务中的风控、营销触达等能力,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另一方面,数字化平台可以将数字化手段嵌入新市民金融需求实现的业务模式中,做好金融机构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连接器,直接参与新市民金融服务。如光大银行(601818)等多家金融机构近期就和美团共同发起了聚焦服务地方特色小吃产业的新市民小微生意支持计划,以输出地在外务工人员形成的产业集群为发力点,通过银政联动、银企联动,为地方特色小吃产业经营主体提供包括优惠利率贷款额度在内的一系列特色普惠金融服务,帮助这些小微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恢复发展,更好的发挥新市民创业就业带动作用。
未来,数字化平台应该在挖掘客户画像,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做好金融连接器的角色,在就业、创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持续发力,补足现有金融业务短板,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结合通知的指示,以场景为核心,从“商户”和“客户”两个视角,刻画更为全面的用户“信用画像”。根据特定新市民家庭金融需求情况,推行新市民定制化、可服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强在新市民集中度较高的区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扩展信贷范围,尤其是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资金紧缺期较短的主体,重点布局,精准投放;根据个人信用和收入状况,进行跨区域信息共享,推动取消对贷款对象的户籍限制,增加贷款额度,提高新市民不稳定阶段安全感;连接银行,设置动态风险预警机制,促进住房、租赁信贷条件适当放宽,加强住房公积金数据跨地域共享,助力新市民“住有所居”;连接保险机构与有关企业,尤其是交通运输、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加强健康商业保险普及率;在养老规划和子女教育投资方面,通过平台作用,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满足新市民稳健型投资特征,强化数字化平台的普惠性。(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