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之际,青年一代的职业选择再一次引发社会关注。在当下,如何鼓励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制造业,正日益成为学界的新课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林燕玲认为,当今的90后、00后自我意识更加突出,也更关注自身的生活和个人的发展。要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工厂,最重要的是把体面劳动作为一个政策框架,将体面劳动的价值理念、劳工和社会政策嵌入到财政、金融、投资、税收等一系列经济政策之中。让青年工人体面劳动,不仅意味着合理的薪酬,还应该有完善的保障、精神的尊重和心理的关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林燕玲。受访者供图
“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突出”
新京报:所谓制造业“招工难”的问题因何而起?
林燕玲:原因是多方面的。2008年起,广东正式提出“腾笼换鸟”,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把高新技术企业“请进来”,一些低端制造业被“挤出去”。制造业工厂外迁,市场竞争力下降,难以为工人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
第二就是工厂本身的特征和惯性,制造业是要依附于机器的,工人的工作高度依附于机器,很多年轻人觉得不自由,受不了。第三,国内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人们对职业教育、蓝领工人还存在很大的偏见,这导致学校难以为工厂输入大量合格而优秀的人才。
新京报:对于年轻人的职业选择有何影响?
林燕玲:随着国内制造业不断升级,过去那种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了。也应看到,有不少受过职业教育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工厂,在技术领域深入钻研,成为优秀的技术工人。
新京报:现在的年轻工人,与以前的工人相比有哪些变化?
林燕玲:现在的90后、00后新一代,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突出,更关注自身的生活和个人的发展。我认为现在的青年工人,他们的状态跟城乡流动的联系会弱很多,更多体现的是与产业发展升级息息相关。
新京报:年轻工人怎么应对产业环境的变化?
林燕玲:现在的制造业,大到整个行业的变化,小到一个工序的升级,在这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工人也需要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尽管低端流水线可能面临被淘汰,但工人的有些技术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就像我早年一个全国劳模学生,他是学焊工的,大飞机轮船的重要部位,特别关键,别人干不了,他就可以。工人也需要考虑往技术型人才方向转型,要顺势而为,否则就会被淘汰。当然,政府和社会也要加强对他们的保护和引导。
“实现体面劳动才有真正的幸福感”
新京报:你曾经论述过“体面劳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林燕玲:“体面劳动”是1999年国际劳工局局长胡安·索马维亚在第87届劳工大会上提出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很多现实困境,为了争取双方的权利共识,“体面劳动”的倡议就诞生了。
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在承认体面劳动普遍性原则下,各国有权根据本国情况确定实现体面劳动的优先重点。体面劳动在中国的推进是静悄悄展开的。直到2008年,特别是2010年之后才流传开来。
“体面劳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工人基本权利要得到保障,二是有充分的就业岗位,三是有完善的社会保护,四是通过社会对话解决劳工问题。总的来说,只有给人们提供公平的机会,使每个人都能分享发展带来的成功,实现体面劳动,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新京报:如何让年轻工人实现“体面劳动”?
林燕玲:要实现体面劳动,最重要的是把体面劳动作为一个政策框架,将体面劳动的价值理念、劳工和社会政策嵌入到财政、金融、投资、税收等一系列经济政策之中,推动以体面劳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提到体面劳动,人们更多强调的是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不可否认,低收入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然而,工作方式过于粗暴、精神关怀不够、内在幸福感不高,同样会抑制劳动热情,对工人的伤害一点也不比低收入逊色。
因此,要让年轻工人实现体面劳动,不仅意味着合理的薪酬,完善的保障、精神的尊重和心理的关怀,还体现在让青年工人能够平等地与企业工厂沟通,对企业工厂的经营状况有知情权,对工厂大事有参与权,对自身利益有话语权。所有这些,需要一揽子政策体系才便于问题的解决。
新京报:从具体的制度层面来说,应该怎么做?
林燕玲:首先,需要给制造业一个合理的地位,制造业处于稳定的业态,才能谈如何更好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收入。如果薪酬收入不合理,就会造成产业工人的心理失衡,出现不满情绪。其次,要适当减轻工作强度和压力,保护工人的劳动权益。此外,还要不断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我在工厂调研了这么多年,还是很明显地感受到随着技术进步,工作环境的逐步改善。最简单的例子,我很早之前去过一家汽车制造厂,那时候还是人工喷漆,对工人身体有一些伤害,后来就变成了机械手喷漆,这类例子也是很多的。
新京报:2017年出台《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以来,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什么变化?
林燕玲:我们最近正针对这个课题进行调研。《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应该说,《改革方案》实施的这五年,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对进一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都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调研中也发现,很多工人对《改革方案》本身是不熟悉的。《改革方案》实施五年来,工人队伍的梯度建设可能还不够合理,高技术工人占比非常小。其次,工人梯队和干部梯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互不相交,没有上升空间,也没有与能力技术匹配的待遇。
新京报记者 李照
编辑 袁国礼
校对 薛京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