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云南印象》一定会回来的

2022-05-22 10:09:31 谭浩俊 微信号 

近日,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在讲述自己从艺50年的舞蹈历程时,含泪宣布《云南映象》演出团队被迫解散了。她哽咽道 “整整两年啊,两年多吧,我们一直在坚守,不想放弃……,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

其实,这并不是《云南印象》首次遭遇这样的问题,也不是首次解散团队。早在2003年《云南印象》首演时,就因为遭遇“非典”,台下没有一名观众,只能解散,团员们也只能回到他们原来的村里。

不错,就叫村里。因为,《云南印象》的演出团队,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少数民族演员。也就是说,《云南印象》从起步开始,就是建立在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和民族文化上的,是真正的中国风味。

中国有56个民族,而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共有52个民族,几乎囊括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这是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就有26个,并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如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艺术,不同的风俗习惯。如果能够把这些民族的文化都深入挖掘,并通过艺术的方式送上舞台,展现在观众面前,自然会有极大的吸引力,会引起很多文化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碰撞。

《云南印象》的立足点,就在于此,就在于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展现。因此,从2003年在无观众的情况下举行首次演出,到这次因为疫情再次被迫解散,已经在线下演出超过7000场次,可以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纵然就此永远解散,也会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非常重要的一笔。

有人说,《云南印象》所以会面对疫情难以支撑下去,就是因为太过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太过坚守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缺乏创新、缺乏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太过原汁原味。说实在的,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云南印象》能够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能够演出场次达到7000场以上,靠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抛弃掉这些方面的元素,去谈其他文化,甚至是所谓的“新文化(300336)”,或许会赢得一时的热闹,但是,却绝对不会有生命力,更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民族文化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风土”二字。所谓风土,“风”更多的是指风情、风俗,是一个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土”则指的风格、风骨,是民族气概和气质。如果文艺作品、文化产品能够不断地在“风土”上做文章,就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云南印象》实际展示的也就是这样的特点,才最终取得成功。如果丢掉了“风土”二字,《云南印象》也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也正因为如此,《云南印象》还会再回来,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需要包括杨丽萍老师在内的所有演艺人员、尤其是管理者重视的是,《云南印象》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还必须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方面下功夫,尤其是云南独有的民族,其文化是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也是没法替代的。一旦把这些民族的文化挖掘出来,并通过舞台展示出来,就一定会成为新的文化元素,让《云南印象》留给观众更多印象,并成为无形的广告,传递到每个中国人以及生活在海外的侨胞那里,变成《中国印象》、《中华印象》。

暂时的解散,或许也像机器一样,需要一次大修、保养。大修、保养之后,自然是继续发挥应有的效力和魅力。《云南印象》的团队被疫情暂时冲散了,不要紧,按照杨丽萍的性格,是不会轻易被打败的。能够打败杨丽萍的,绝不会是疫情,而只有她自己。只要她自己不甘认失败,《云南印象》就一定会再回来,而且是满血回归。

期待《云南印象》有更好的回归,期待杨丽萍老师带给观众更多欣喜,期待民族传统文化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期待中国文化、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更期待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能够投资《云南印象》,让《云南印象》留给更多观众良好的文化印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