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式滞胀”要重现?国际清算银行:现今情况有所不同

2022-05-23 10:49:24 财联社 

财联社上海5月23日讯(编辑 黄君芝)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正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上世纪70年代那种滞胀“恶梦”不太可能重演。

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石油、天然气、食品和金属价格的飙升,都将加剧本已高企的通胀压力。此外,由于俄乌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的额外制裁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报告称:“以某些标准衡量,最近的事件看起来比上世纪70年代更具破坏性。例如,最近的价格上涨影响了更广泛的大宗商品。上世纪70年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集中在石油市场,而最近几个月,能源、农产品(000061)和金属等价格都出现了强劲上涨。”

BIS补充称,尽管上世纪70年代油价飙升幅度更大,但随着大宗商品进口国遭受的损失将超过出口国,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风险。

滞胀警钟不断被敲响

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出炉之际,一些顶级经济学家正越来越多地对滞胀敲响警钟。周三,太平洋(601099)投资管理公司(PIMCO)前首席执行官、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衰退,但滞胀不可避免。

周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也表示,滞胀是他对美国经济的基本设想,因为如果美联储想要控制住通胀,它需要采取大量紧缩措施。

不过,对此BIS认为,今天的大宗商品冲击可能不像上世纪70年代那么严重。例如,当前的“通胀背景”没有那么严重。与上世纪70年代不同的是,在今天的全球通胀爆发之前,有好几年的物价偏低压力。

此外,全球经济现在的能源密集型程度有所降低。国际清算银行估计,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对于GDP的能源消耗已经下降了40%左右。最后,与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货币体系崩溃的上世纪70年代相比,各国央行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强了。

出于上述原因,国际清算银行表示,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不太可能重演。但该行补充称,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仍将具有破坏性,如果央行允许通胀长时间保持在高位,它们可能会失去信誉。

最后,报告总结称,“在高通胀在家庭和企业决策中根深蒂固之前,这就要求迅速恢复至低通胀。”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