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 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如何发力?

2022-05-27 12:59:22 九卦金融圈 微信号 

作者 | 杨位通(九卦金融圈专栏作家)

来源 | 九卦金融圈

编辑 | 武文 张云迪

美编 | 杨文华

产业数字金融目前都是以供应链的方式触达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公业务作为绝大部分中小城商行的支柱,产业数字金融将会是各中小银行的发力点。

2022年1月银保监会下发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对产融部分作如下阐述:

“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积极支持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推进企业客户业务线上化,加强开放银行接口和统一数字门户建设,提供投资融资、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财务管理、国际业务等综合化金融服务。推进函证业务数字化和集中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利用大数据,增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面临抓防疫、促生产、提内需、保就业多重任务,不断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才能将这些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有两大部分:一是消费数字金融,一是产业数字金融。

消费数字金融近几年在各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带动下发展迅猛,无论是获客、风控等都已经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水平。产业数字金融目前都是以供应链的方式触达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对公业务作为绝大部分中小城商行的支柱,产业数字金融将会是各中小银行的发力点。

产业数字金融到底是什么

产业金融目前基本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开展,所以本文后续的阐述中将产业金融等同于供应链金融。

我们先从字面意义上来解读一下产业数字金融:

首先是“产业”,这里的产业就是基于行业供应链之上的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是组成产业链。对核心企业、供应商、分销商这三类主体分类可能涉及的行业众多,众多行业因核心企业聚集成一个产业链。

第二个词是“数字”,也可以理解为数据。农业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是资本,而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则是数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已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

第三个词是“金融”是货币融通的总称,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

供应链金融经历的三个阶段

我国供应链金融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线下或者半线下模式。该模式下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撑,为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和分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由于信息化水平不高,很多风控手段基本依赖如人工处理。此阶段是供应链金融的初始阶段,基于供应链思想的融资模式已经出现。业务量小、推广面窄、信息化水平低、大量依赖人工是该阶段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线上化模式。这一阶段得益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基本与核心企业ERP完成了对接,业务流程整体线上化,避免了第一阶段操作风险。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得金融机构随时能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仓储、付款等各种经营信息。但这一阶段的实质没有变化,只是第一阶段线下业务的线上化,将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搬到了线上。

第三阶段是平台企业与核心企业搭建的供应链平台出现。第三方供应链平台的搭建颠覆了过往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核心企业或者平台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将企业的订单、运单、收单、仓储、物流等经营性行为都完整呈现在系统中。融资业务的发起在核心企业或者平台系统内发起,平台与核心企业引入商业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此阶段银行对于平台或者核心企业的依赖在逐渐变强,已经形成了产业金融的助贷模式。此时供应链金融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这得益于核心企业或者平台专注于某一个产业领域。

目前正在发展和推广的“E信”模式的供应链金融,其业务模式主要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流转,辅以区块链的电子凭证为载体,依托真实交易过程,平均拆分核心企业信用,实现产业链条体系内的信用流转。这种模式运转仍然离不开核心企业的支撑,每一笔融资活动的背后仍有赖于核心企业的确权,有核心企业或者平台的信用担保。这类供应链金融也属于我们所归纳的第三阶段。

这三个阶段风控逻辑不是融资主体的信用,而是看重融资主体和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债项信用,因而需要核心企业为上下游融资企业进行担保做增信。

历史总是一面镜子,思考前些年狂飙的个人消费金额,产业金融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金融的核心包括两个,第一个是客户或者说是流量,第二个是风控。依托于核心企业的担保或者隐性担保的产业金融模式注定要走向去中心化的担保模式,那么数字化的风控就是接下来的重点转型方向。

产业金融的数字化转型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是以数字为基础,构建供应链的风险模型,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价值为依托形成数字化风控,为产业上供应商、分销商企业提供不依赖于核心企业担保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务。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XG1-2019),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有20门类、97大类、970中类、9700小类。商业银行发力供应链金融行业时应当根据总行风控的“顶层设计”以及当地行业情况做出取舍。各个行业之间的差异化和实操区别较大,这也是中小银行在日趋同质化的激烈竞争中的机会,依托数字产业金融,因地制宜差异化的建设精品商业银行。

去核心企业、无中心化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才是接下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监管所提及的产业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既然不依托于核心企业的担保增信做风控,那么数字化风控就是接下来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了。

去中心化的产业链金融风控模式,对融资企业不仅仅关注它进了多少货,有多少应收应付款,也要综合判断其历史交易、履约情况、生意淡旺季、企业管理层信用、所在地区产业规模等。根据核心企业、企业自身以及其他合法渠道获取的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出融资客户未来的采购情况、融资要求,给予其相应的贷款额度。

产业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借助金融科技的手段利用大数据的分析与风控,让融资企业告别担保与抵质押的纠结。让金融服务因为数字化,看得到摸得着融资企业的风险和需求。

产业金融数字化风控的两个方向

产业金融数字化风控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两个方向。

方向一:通用化产业金融数字风控模型

该模式下基本是以税务信息、发票信息为主要数据来源。2015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出《关于开展“银税互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活动的通知》,向小微企业优先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或其他金融产品。开启了此类产品的篇章,以融资人税务信息为依托,建立相关的信贷模型或者是简单的规则集,为融资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线上贷款。

当然,作为商业银行侧来说,仅仅是税务的数据其实是不足以支撑信贷审批的实操。部分商业银行在基础版本“银税互动”的基础上,结合其交易对手信息,基于供应链上下游的情况获取更多的数据来支撑行内的风控建模,逐步完善线上的对公数字化贷款。这是一个基于通用模型的产业金融数字风控模型。通用模型的好处是风控模型的建设较为简单,但同时也受限于通用模型对于融资企业的门槛也相对较高。

方向二:特定行业的产业金融数字风控模型

该模式是基于传统供应链视角与操作,但摒弃了核心企业的担保增信措施,以核心企业推送的相关融资人数据、外部获取的合法数据、行内沉淀的数据、以及融资企业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建立模型和规则从而实现风控。

众所周知,不同行业商业模式有着特别大的差异,所以基于这样的原因,该模式下商业银行会选定自己擅长的行业领域,根据行业特色建立特定的风控模型。这是中小银行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的重点之路,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风控原则、当地行业特点、自己对行业的精准把握,形成一套自有且难以复制的产业金融,在日益同质化的商业银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不依赖核心企业担保增信的前提下,为核心企业上下游链上的企业,提供精准化的金融服务。

当前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还处在较为前期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行为习惯上,对公信贷业务都是由个分支机构客户经理线下拓客与维护,另外对公信贷业务较之零售信贷个性化属性比较强、产品较为复杂,其次对公贷款在建立模型时由于总体样本和违约样本有限,模型构建比较难。构建统计模型的违约样本一般在100个以上,按行业分类后部分中小银行很难有这样的历史数据支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九卦金融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海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