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大食物观”让百姓餐桌更丰富

2022-05-29 10:24:59 和讯  央视新闻客户端

要说这些年餐桌上的变化,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就是,主食吃得没以前多,但包括蔬菜在内的食物的种类可比以前多多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大食物观”,我们又要如何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呢?

说到食物,过去更多是指稻子、小麦等主粮。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还包括肉蛋奶、水产品、果蔬类等。现在,这些一直被我们称作“副食”的食物,已经逐渐成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

为了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提高食物产量,提升质量和多样性,同时开辟新的获取食物的途径,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让老百姓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这正是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位于北京三环内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一个种满了各种农产品的区域显得别有洞天。一座温室之内,十多个不同品种的西红柿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在同一棵藤蔓上,还可以看到不同生长阶段的西红柿。

这种种植模式叫做植物工厂,属于设施农业的一个类型。它利用数字农业的技术,把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要素,在温室内进行调控。同时精准地控制水肥配方,输送到植物的根系,让它们可以实现长季节生长,让老百姓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消费到此前只有在特定收获季节才有的果蔬。

通过对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不仅可以延长植物收获的季节,还可以缩短果实成熟所需要的周期。中国农科院研发的“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已经实现了60天左右能够收获,将水稻的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不仅提高了产量,品质上也更加可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陈萌山:我们生产的环境是可控的,没有任何污染;病害是可控的,我们几乎不用农药。而且营养品质是全面的。

除了打破传统农业种植和收获的时间限制,设施农业还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打破从平行种植到立体种植的空间限制,让实际种植面积达到占地面积的数倍,同时利用自动化的技术减少人力成本,也让耕地得以休养生息。

近年来,在我国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大约6000万亩的设施农业,未来随着各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会在我国农业结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陈萌山:随着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将会与传统的农业技术、传统的生产方式并驾齐驱。

现代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两大类,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家禽、水产等在老百姓食物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越发达的国家,养殖业产值通常越早超过种植业。我国在2015年左右就已经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交叉拐点,种植业一直在上升,但是曲线比较平滑,而养殖业则发展迅速,增长曲线陡峭,这其中又以水产养殖业增长最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刘英杰: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渔业大国里,第一个实现了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从1978年的二比八,现在倒过来了,变成八比二,我们的养殖占了五分之四。2020年达到了6500多万吨,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我们常说世界上每三条鱼就有两条鱼是中国人生产的。

人类对于水产品的获取,自古以来都是以捕捞为主,但是过度捕捞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一方面有助于食物总量提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比如有着我国“国鱼”之称的大黄鱼,因其肉质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而广受老百姓的欢迎。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过度捕捞,野生大黄鱼曾经一度濒临灭绝。而如今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发展,大黄鱼已经成为我国第一海水鱼养殖品种。

福建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设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发展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近年来,当地用深水大网箱养殖全面替代了传统的浮筏养殖。和过去相比,新型网箱深度增加,体积增大,鱼的活动空间多了,品质提高了不少,同时还有利于环保。

大网箱养殖的核心思路是给鱼类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空间,同时更好地利用更深更远的海域,缓解近岸海域的环境压力。利用我国辽阔的疆域,开辟更多的食物来源,是大食物观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年来的实践方向之一。

工船养殖就是这种思路之下的新尝试,养殖工船就像是一个在海上浮动的超大型网箱,可以行驶到水温、洋流、气候最合适的海域,以50米深海舱养、24小时不间断海水净化等一系列技术,为水产品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我国制造的大型养殖工船已经达到了10万吨级别的载重量,这种级别的工船每年可以提供约3200吨的水产品,相当于一个查干湖一年的产鱼量。

除了产量的提升,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也让老百姓可以消费到的水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截至2021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的水产新品种达到240个,还在不断地增加。而过去老百姓印象当中的名贵水产品,在人工养殖之后,不但价格越来越亲民,营养价值和口感也有保障。

现代化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提升的工业能力加持下,已经逐渐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为老百姓的餐桌提供稳定的供给和越来越多样化的选择。而随着这些技术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生产食物之余,甚至可以去“创造”新的食物类型。

坐落在无锡江南大学内的一座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从2019年底成立后,就一直致力于人工合成蛋白的研究。从植物和微生物中获取蛋白质,再合成出符合人们口感和营养要求的高蛋白食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成食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教授 陈坚:合成食物主要是来自植物和微生物合成的一些食物,这些在中国已有很多年的历史,我们有传统的素肉,但是现在因为有生物科技的加入,在原来的植物蛋白基础上,可以用生物技术合成很多很好的配料,这样就可以制造出风味更好,营养更丰富,口感更优越的食物。

合成食品产业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它一方面可以减轻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更加精确的营养搭配,同时满足人们一些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合成食品,但是尚未普及,未来随着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合成食品也将为人们的菜篮子带来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民以食为天。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国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也将为人类未来食物的多样化发展,实践出一套中国方案。

要让食物供给量足质高结构优,要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加丰富多样、营养健康的食物,以大食物观为导向的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粮油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更是明确地体现出调整国民食物结构、进一步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战略思想,我们不仅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还要端得更好,更健康。

制片人丨刘雪松 黄洁

主编丨庞小薇

编辑丨王萌 杨光

摄像丨朱邦录

策划丨余仁山

责编丨徐露 时瑶

剪辑丨苗佳亮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