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自6月起,上海将公立医疗机构核酸检测价格下调至16元,多样本混检价格下调至3.5元,抗原检测价格下调至6元,常态化核酸检测免费至6月30日。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免费至6月30日
5月31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居民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需求,降低疫情防控和社会运行成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上海自2022年6月1日起,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核酸单样本检测价格由25元下调至16元,多样本混合检测价格由每人份5元下调至3.5元,抗原检测价格由15元下调至6元。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的检测服务免费至6月30日。
为什么要自费
国家划了“常态化”的道,但具体怎么走,各地有不同解读。此前有的是1天一检,有的是2天一检,现在7天一检、10天一检都算是常态化。
这就给了不同地区调整的空间。健识局注意到,5月21日,江西新余对普通市民的常态化检测方案调为10天一检,健康码的有效期也随之调整。
5月27日,常态化的“先行者”杭州也发布通知称,将48小时的检测期限延长至72小时,但全市采样点和采样力度都不会变化,且将“持续提升采样便捷度”。
南京市财政局则在5月25日发文表示,会“统筹安排资金支持疫情防控,明确规模核酸检测经费结算政策”。
5月下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曾格外要求,不能施行“一刀切”式的常态化检测,要以当地疫情防控需求来决定。如新余、杭州等城市,在防疫的同时兼顾当地市民的生活需求,自然是迎来“一片叫好”。
因为调整检测政策惹来争论的也不在少数。
5月28日,四川阆中市宣布,自30日起开始实施第一轮全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居民需按3.5元/人次的价格自费检测。通知引发争议后,阆中市随即在29日宣布,将检测全覆盖调整为“自愿检测”。
从自费到自愿,一字之差,背后还是费用问题。据《健康时报》报道称,阆中卫健委工作人员直言:核酸检测本来就要自费,政府承担不起。
健识局注意到,除了阆中,甘肃陇西、通渭两县也倡议居民每周自费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否则将“赋码提醒”,但没有明确表示赋码后的限制。
阆中、陇西几地要市民自己“买单”,确实有难言之隐。健识局注意到,阆中曾是四川省37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直到2019年底才“摘帽”。2021年,阆中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有15.2亿元。目前,阆中常住人口62.3万人左右,全员每做一轮检测,就要花掉近220万元。对于当地政府来说,这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要求下,核酸检测价格正在不断走低。5月23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价格的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2020 年武汉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核酸检测价格高达 200 元/人份,而截至 5 月30日,全国已经有 30 多个省份发文下调政府指导价。
“在‘动态清零’原则下,常态化核酸检测是必然的医学措施。核酸检测谁来买单、如何买单,实际上我们应有许多策略可选择。但在那之前,还有几个关键问题有待厘清:一是常态化检测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当地可“触动”这一开关?二是常态化核酸检测到底是谁(政府/社会(医保)/单位/个人)的主体责任?相关责任主体是否能够承担成本?这些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之后,才可据此去做相应的政策设计,如立法强制、单位责任、契约合同管理、个人出行限制、责任转移等。”东南大学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核酸检测常态化作为地方公共卫生支出的一部分,即使相关的费用降至成本价,部分本身财政压力就比较大的贫困地区要进行财政兜底,仍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如果由个人自费承担常态化检测成本,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理支撑。”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小康网综合健康时报、海报新闻、健拾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