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我们店铺恢复线下营业。作者供图
这是我们疫情以后复工的第一周,此时想来,仍然觉得有些恍惚。
5月6日早上9点,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店长急促的电话声叫醒,她紧张地告诉我,店里被贴了封条,整个三里屯底商所有店铺都被封上了。我急忙赶到店里,但还是晚了一步,所有的店员都站在门口不知所措。
就这样,我们成了“待业青年”。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线上营业后,5月29日我们便接到了复工通知。从停业到复工,不过三周时间,北京的防疫速度远比我想象的快。
“待业青年”重新上岗啦!
当天我就去了店里,擦玻璃、打扫卫生、放音乐,等待迎接客人。第一天,来店里的客人有限,对于居家防疫那么久的人来说,这事确实需要一些缓冲期。
最近几日,大家陆续从解封中缓过神来,我们店里的客人也慢慢多了起来。经历了这次疫情,我明显发现,大家消费变得更加谨慎了。这是好现象,一次短暂的封控让每个人都开始衡量自身的抗波动能力,不像以前那样冲动消费。
我们不仅要给自己时间,也要给市场复苏的时间,一切都缓缓地变好才是最踏实的变好。
经历了短暂的停业焦虑之后,这次的封禁,也让我们店铺真正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在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是否能像一只平稳的小船,在这场洪流之中着陆,既需要每一家店铺自身的应对能力,更是对城市治理的考验。当然,我们是幸运的,更是有底气的。
这次疫情中,我们或许只是北京“芸芸众店”的一分子,而作为一个非民生业态,我们仍然看到了这次北京的速度和恢复商业的决心。
对我们店铺而言,有时候解封比在封禁的时候来得焦虑。封禁期间,我无需担心店铺每日销量,在不可控因素面前,我们最需要保障的是做好防疫要求。而在解封之后,我们则要投入巨大的市场中“卷起来”。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这么长时间没跟大家见面,会不会已经被老客人们遗忘了。
目前看来,一切都是我多虑了。而居家办公期间,店里的兄弟姐妹们也丝毫没有消极怠工,每天在家按时完成手头的工作。关店不停业,这也得益于我们完善的线上经营体系。
很多人把疫情比作照妖镜,但对我们店铺来说,疫情有时候更像是家中的一面镜子,每天起来照一遍,便能从中找到诸多问题,也能让我审视更多突发状况,完善店铺经营以应对。
如今,越是一切都在好转时,越需要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更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口罩,我们必将迎来如从前般熟悉的滚烫的生活。
撰稿 / 郭智慧(中古店老板)
编辑 / 刘昀昀
校对 / 赵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