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首提“新基建2.0”:新IT 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必备工具包

2022-06-18 11:01:42 凤凰网 

2022年经济下半场即将开局,哪些行业最具前景?哪些领域必须关注?618前夕,著名经济学家任泽平登陆北京卫视周五黄金档,带来了以“点燃希望 寻找中国经济新机遇”为主题的年中演讲。

演讲中,任泽平分享了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其中第三个预言围绕他首次提出的“新基建2.0”概念展开。任泽平表示,中国经济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巨变,新基建、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将代替房地产、老基建成为经济的新的发动机,新基建2.0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无限的新机遇。

任泽平首提“新基建2.0”:新IT 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必备工具包

同时,任泽平认为具备“端-边-云-网-智”五大要素的“新IT”是推动新基建2.0建设的必备工具包。其中,“端”就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就是边缘计算,“云”就是云计算,“网”就是5G网络,“智”就是行业智能。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高科(600730)技旗舰企业在这里发挥了基石的作用,不仅实现了自身高科技的制造,而且又提供了数字经济的算力,去帮助更多的制造型企业、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是数实融合的典型代表。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什么叫“新基建”?“新基建”和“老基建”有什么不同?其实“新基建”是有时代烙印的。如果说20年前中国经济的“新基建”是铁路、公路、机场、桥梁的话,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新基建”,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科技新基建,比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等;还有包括民生新基建,教育、医疗、社保、户籍等等;还包括我们的制度新基建,比如发展资本市场、减税降费、保护知识产权等。

新基建2.0,是我今天给大家提的一个新的观点。新基建2.0是链接面向未来美好生活的桥梁,将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请大家一定要重视。

近期我们对新基建展开了调研,我越来越感觉到新基建不简单是有利于我们稳增长、稳就业,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将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应用上的变化。

我们提出了“新基建2.0”的概念。“新基建1.0”在于建,“新基建2.0”在于用,建不是目的,用才有价值。

凡是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人类提供更加美好生活的基础设施,应该都属于“新基建2.0”。它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应用场景的变革,在内容和内涵上都有重大的升级。

那么,什么是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以信息技术、数字化、智能制造、虚拟现实、基因技术、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作为技术突破口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们把它叫为第四次产业革命。其中新基建2.0是最重要的引领者。

今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经济发展包括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

如果“新基建1.0”解决的主要是加快5G、大数据中心等等的建设的话,是数字的产业化,那么未来“新基建2.0”更加是注重产业的数字化。就是怎么让这些科技创新,让这些数字技术更多的为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服务,把它们结合起来,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让全新的产业从实验室走出来。

新基建2.0所带来的产业数字化的空间将是非常巨大的。在新基建2.0时代,传统产业应该如何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呢?最近业内提出一个新概念,叫“新IT”。什么是“新IT”?就是企业智能化转型所必备的一套工具包。

它包括什么呢?记住了,包括五大要素“端-边-云-网-智”。“端”就是智能物联网终端,“边”就是边缘计算,“云”就是云计算,“网”就是5G网络,“智”就是行业智能。这五大要素结合起来,将会给我们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带来整套的解决方案。

那么“新IT”新在哪儿?

第一个“新”,是它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再是“单兵作战”,而必须是“端-边-云-网-智”全要素的“团队作战”,比如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生活,就形成了一个个非常好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第二个“新”是价值导向,就是从以硬件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迁移。我们的智能化转型不是把设备买过来 “拼乐高”,而是干嘛呢?我们是采购基于场景的智能化服务,或者是包括智能化转型咨询、设计、建设和运维在内的整套“新IT”服务方案。

一旦“新IT”跟中国的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讲的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的融合,也叫“数实融合”。就能够大大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

在经济学上,短期是需求驱动供给,但在长期是供给创造需求。“新IT”以高质量的供给刺激新消费和投资需求,推动我们的产业升级。

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旗舰企业在这里发挥了基石的作用,不仅实现了自身高科技的制造,而且又提供了数字经济的算力,去帮助更多的制造型企业、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是数实融合的典型代表。

联想实际上是一家双重身份的企业。它自己首先就是一家制造业,它自己就有智能制造的需求;其次它产生出来的这些软硬件产品,目标就是要帮助它的客户、它的企业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所以,春江水暖鸭先知,近水楼台先得月。联想从2011年就开始琢磨怎么赋能自己,先去实现智能化管理了。

联想集团的合肥工厂是他们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全球每八台电脑就有一台产自这里。那么这套“新IT”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成为联想集团最近这几年应对疫情风险、保障韧性供应链的一大法宝。所以也是受益于此,虽然在疫情的情况下,联想的业绩不断地逆势突破,在Gartner发布的2022年全球供应链25强名单当中,联想排名为第九,是中国仅有的两家上榜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排名最靠前的企业。

除了自己研发的智能制造系统,联想集团还把自身积累的“新IT”能力产品化,去帮助其它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比如,联想为陕重汽建立了智能(质量)管理控制塔,初期的故障率降低了超过50%,产品综合质量成本降低了超过20%。

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联想作为“新IT”的龙头企业在为信息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这就是现在的宏观环境下,为什么联想各项业务还能快速增长的原因,并且还能贡献于国家的出口、就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们用数据说话吧,2021到2022财年,联想集团的总出口额超过了2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三年内还将招聘硬核科技人才1.2万人。区域经济:合肥工厂在2021年实现年产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20%。

只有万马奔腾,才能万象更新。所谓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就是一批优秀的企业站出来,推动科技创新和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前段时间,我跟日本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进行交流,他叫野口悠纪雄,他写了一本书叫《失去的三十年》,我就跟他聊,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日本为什么失去了30年?他就跟我讲,当时日本面临了三大挑战:第一个,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后来应对不得力,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第二个,中国的崛起对日本的挑战非常大。第三个,日本这么多年没有新经济独角兽企业,整个社会的活力丧失。

讲到中国,他说他很羡慕中国,为什么羡慕呢?他说中国这些年冒出了很多甚至跟美国相媲美的高科技企业。他举了哪些企业的案例呢?BAT、华为、海尔和联想。我们看这几个都是民营经济。野口先生讲中国之所以出现了新经济的繁荣的生态?他认为是中国对内对外的开放做得好,这种对内对外的开放极大地释放了企业的活力,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家精神,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的新经济,在全球呈现出了一种非常蓬勃向上的姿态。这是日本一位学者的视角。

(责任编辑:刘海美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