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范凌志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青青】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月30日下午乘专列抵达香港,出席将于7月1日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香港。“过去一个时期,香港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习近平在高铁西九龙站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生命力,是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维护香港同胞福祉的好制度。他强调,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毫不动摇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香港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时隔5年再来香港,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30日,香港多位政界人士和普通民众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自己从习近平来港感受到的鼓舞,以及他们对香港这些年局势的思考。25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祖国时,曾有许多唱衰香港未来的声音。英国广播公司(BBC)30日的报道也不得不承认,事实是,香港的经济自1997年以来翻了一番。香港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建设和总体声誉上,在全球金融中心中仍然位居前列。
30日15时10分许,习近平乘坐的专列徐徐驶入高铁香港西九龙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步出车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和丈夫林兆波上前迎接。
特区政府30日晚发表的新闻稿称,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召集人陈智思等人在车站大堂迎接。几百名学生和民众在月台和大堂挥动国旗和特别行政区区旗表示欢迎,香港警察乐队和舞狮在场表演,场面热烈。习近平沿途与迎候人士挥手致意,并向在场记者发表简短讲话。他说:“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五个春秋。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牵挂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
习近平30日下午在香港会见了林郑月娥、梁振英,还专门委托相关方面转达对在港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的问候。据香港媒体报道,现年85岁的董建华去年9月接受心脏手术后,再未露面,目前正在休假。
30日下午,习近平到香港科学园视察。《华尔街日报》称,这座位于香港东部的庞大园区有1000多家科技公司。评论称,这是习近平访问香港第一天行程中的几站之一,它象征着香港致力于打造成中国科技中心的雄心。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30日参加了西九龙车站的迎接活动,他在随后的“司长随笔”中写道,他与大家一样,非常感动。尽管香港过去几年面对严峻挑战,但在习主席引领下,大家同心合力,这些都一一克服了,让“一国两制”的实践回到正轨上。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民建联副主席陈勇30日作为香港各界代表成员,参加了习近平主席来港的会见活动。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比5年前,虽然现在戴着口罩,人员规模也有所缩减,但他仍然感受到了香港民众对习主席来港的热情。他说,习主席在高铁站的重要讲话非常感性、温情,让香港同胞们感受到14亿祖国同胞始终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在香港由乱转治,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俄乌冲突仍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习主席来到香港,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号:香港在祖国的关怀和支持下再出发,未来可期!
香港立法会议员林琳3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再度来港,表达对香港人民最真挚的关怀,这对香港来说极具意义。“过去一段时间,在别有用心之人的操纵下,这座城市仿佛忘却了初心,在政治的泥潭里越踩越深,迷失了方向。但是在祖国这个最强有力的母港支持下,我们一次次乘风,一遍遍破浪。虽然沿途波折重重,但每一次挑战只会促使我们更团结,更坚定不移地肩负使命继续前行。”
“共享机遇,共创未来”“国泰民安,民族复兴”……30日,多艘悬挂巨大庆祝标语的大渔船在维多利亚港巡游,与维港对面建筑大屏幕上的标语交相辉映。据报道,这些大渔船由香港渔民团体联会组织,共计25艘,以“感恩奋进 共谱新篇”为主题,并设庆祝号、感恩号、祝福号、奋进号、湾区号5艘领头船,列队在维港巡游,与广大市民同庆回归盛事。
香港广西九龙中服务中心主任吴金龙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名服务香港社会基层的工作者,当听到习近平主席来港出席回归25周年系列活动时,自己感到非常开心。他表示,在香港疫情仍不乐观的时候,习主席来到香港,显示中央对香港莫大的支持和关怀,“香港有盼头了!”
服务中心副主任赵财龙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市民,在他看来,习主席抵港出席活动,为港人带来巨大激励,并深信“一国两制”将行稳致远,“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好香港,才是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香港多家媒体30日刊发社论,回顾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的得失。“共享回归25周年喜悦,港人憧憬未来充满信心”,《文汇报》称,25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香港中西合璧的风采浪漫依然,活力之都的魅力更胜往昔。
《东方日报》30日称,香港回归祖国这25年来,走了许多冤枉路,加上“恋殖歪风”愈演愈烈,反中乱港和外部势力阴魂不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人为操作下走样变形,乱象一浪接一浪。幸好有危也有机,2019年的“黑暴”势力虽然令香港元气大伤,但同样迎来特区拨乱反正的转折点,随着落实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反中乱港势力偃旗息鼓,香港终于迎来回归25周年。
香港《南华早报》30日发表评论文章说,25年前,当香港准备回归祖国时,国际媒体和学者认为“香港之死”已来临。25年后,任何客观和诚实的评估都应该得出结论:尽管西方媒体一直在鼓吹厄运和恐惧,但上述说法不仅不准确,而且大错特错。
“25年后,商界没有放弃香港”,BBC30日的报道称,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美国《财富》杂志刊登了一个封面故事——题为“香港之死”——其中哀叹道:“关于香港未来的赤裸现实,能用两个字概括:完了。”但商界和金融界人士却仍然看好这座城市。报道引述犹太裔香港地产业大亨盛智文的话说,“这种故事我看过很多次了,结局永远是一样的”。他说,当一些人在1997年离开香港,觉得这个城市前景已尽的时候,他们忘了,香港魅力的一部分来自国家,它能给商业世界提供的一切也包含在其中。“人们来香港是因为中国。或许有一两家企业会走。我在这里50年了,我哪里都不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