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恢复支撑出口增速回升
2022年6月外贸数据的点评
核心观点
一、复工复产带动国内供给恢复,出口增速高位回升。2020-2021年同期基数较高,不能解释6月出口增速的回升。分国家看,受益于复工复产带动国内供给能力恢复,对美国、东盟、金砖国家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均出现回升,但受欧盟、俄罗斯经济放缓、衰退风险上升影响,对其出口增速回落。分产品看,机电产品对出口增速的拉动较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是出口增速回升的主拉动力,但其占国内出口的比重低于历史同期较多,表明国内稳出口压力仍大;从量价看,6月份多数商品出口呈“量价齐升”格局,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支撑仍强。
二、高基数效应、涨价对需求的抑制、国内需求恢复偏慢,共同导致进口增速回落。去年同期两年平均进口增速环比提高6.1个百分点,对今年进口增速有抑制作用。从量价看,主要商品进口数量普遍负增长,是本月进口增速回落重要原因。分产品看,农产品(000061)、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回落,显示出涨价对国内需求存在抑制作用;钢材、煤、原木等原材料进口数量回落,与国内房地产需求偏弱和国内保供政策落地有关;汽车、集成电路等下游消费品进口回落,表明国内消费需求恢复依然偏慢。
三、预计年内出口下行趋势难改,但仍有韧性。一是预计外需对下半年出口增速的支撑作用将减弱;二是出口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对我国出口份额影响较小;三是乌克兰危机将减缓全球供给恢复速度,年内全球供给缺口对国内出口仍有支撑。
正文
事件:据海关统计,6月全国进出口总额56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出口33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进口23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贸易差额978.4亿美元,环比扩大190.9亿美元。
一、复工复产带动国内供给恢复,出口增速高位回升
2022年6月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7.9%,较上月提高1.0个百分点(见图1)。2021年6月份出口两年平均增速为15.0%,高于前值4.0个百分点,显示出前两年6月出口基数偏高,基数效应不能解释本月出口增速的回升,我们应从其他角度对出口增速回升进行分析解读。
一是分国家看,国内供给恢复推动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多数回升。6月份对欧盟、东盟、美国、日本、金砖国家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7.1%、29.0%、19.3%、8.2%、27.9%,增速较5月份回落3.1和提高3.1、3.6、4.6、2.9个百分点(见图2)。在国内复工复产带动国内供给能力恢复的情况下,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多数回升,但由于欧盟需求遭受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的双重冲击,国内对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二是分产品看,机电产品是出口增速回升主拉动力。6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5%,高于上月8.5个百分点,是出口增速回升的主要拉动力量。据测算,6月机电产品对出口当月增速的拉动作用为6.1%,较上月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已超过本月出口增速回升幅度。但6月份机电产品占总出口的比重较2021年同期下降2.6个百分点至55.3%,也远低于2017年以来的同期水平,显示出机电产品出口仍处于疫后修复途中,国内仍需加大稳出口力度(见图3)。
三是分数量和价格看,两者对出口的支撑均较强。由于出口价格指数和出口数量指数公布时间滞后,我们通过监测重点商品的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的关系,判断数量因素和价格因素对出口的贡献。6月份除部分商品外,我国主要商品出口呈现出量价齐涨的格局,价格和数量因素对国内出口的支撑均较强(见图4)。
二、涨价对需求的抑制和国内需求恢复偏慢,共同导致进口增速回落
2022年6月份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0%,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增速处于2021年以来低位(见图5)。从基数效应看,去年同期2021年6月份出口两年平均增速为19.1%,高于前值6.1个百分点,显示出前两年6月出口基数偏高,基数效应能部分解释本月进口增速的回落。
但从国内需求看,进口数量负增长是进口增速回落重要原因。2022年6月重点监测的18种商品中,仅有肥料、原油、干鲜瓜果及坚果、铜矿砂及其精矿、天然气、未锻轧铜及铜材、煤及褐煤、农产品等8种商品进口金额同比正增长,上涨品种较上月减少2种。从价格看,有16种商品进口价格上涨,且与乌克兰危机相关的肥料、原油、天然气、农产品等商品进口价格上涨幅度靠前,显示出国内面临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从数量看,仅有4种商品进口数量提升(见图6-8),显示出进口数量负增长是进口增速回落的重要原因,反映出国内需求恢复依然偏弱。
原材料涨价抑制需求叠加国内需求恢复偏慢,进口数量下降较多。分产品看,6月食品植物油、农产品、天然气、原油、大豆等商品进口数量出现回落(见图7),显示出原材料成本上涨对国内需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钢材、煤和褐煤、原木及锯材等商品进口数量回落幅度较多,一方面显示出国内保供稳价推进下,国内供应增加替代了一部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也与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疲弱有关;集成电路、汽车、纸浆等商品进口数量下降,显示出国内消费需求恢复依然偏慢。
三、预计年内出口下行趋势难改,但仍有韧性
一是预计外需对下半年出口增速的支撑作用将减弱。2022年6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3.5%、52.2%,分别较5月份提高2.2和回落0.1个百分点,整体延续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回落态势(见图9),显示受地缘冲突持续发酵、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等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边际趋缓。其中美国、欧元区等主要发达经济体,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3.0%、52.1%,较上月回落3.1和2.5个百分点,显示欧美两国制造业景气度均在走弱,经济复苏速度明显放缓(见图10)。同时,全球经济预期转差,如7月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经济景气指数显示,欧元区、美国分别录得-51.1%、-39.3%(见图11),较6月份进一步回落23.1和9.8个百分点,表明对未来6个月欧元区、美国经济滞的担心明显加重。
二是出口订单转移至东南亚对我国出口份额影响较小。在美国货物出口金额中,5月中国比重(MA12)较4月下降0.11个百分点,同期东南亚比重(MA12)下降0.01个百分点,两者同向变化,显示出疫情封锁是3月份以来中国对美出口份额回落主因,随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恢复,中国出口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不可持续(见图13)。此外,由于越南等国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度较高,东南亚出口高增对国内出口有一定带动作用。如越南自中国进口中间品的比重由1997年的4.3%提高至2020年的31.3%(见图13),表明越南需从中国进口中间品,进行加工组装后再出口,越南出口高增或对国内中间品出口会形成一定拉动(见图14)。
三是乌克兰危机将减缓全球供给恢复速度,全球供给缺口对国内出口仍有支撑。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原油、木材、矿石等初级产品供应地,如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在30%左右,俄罗斯原油出口全球比重约为11.1%。当前地缘冲突仍在发酵,将加剧全球供应链矛盾,延缓全球产能修复进程,预计短期我国仍将发挥填补全球产能缺口的作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明察宏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