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国际发布盈利预警 短期承压不改长期价值

2022-07-15 17:55:15 和讯 

  7月15日,金蝶国际(0268.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公告表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录得的收入将介于人民币21.53亿元至22.46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5%至20%;集团云服务业务收入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30%至40%;上半年亏损将介于人民币3.47亿元至3.96亿元之间。

  关于上半年亏损的原因,金蝶国际在公告中解释道,上半年,公司按其战略规划持续加大云产品尤其是金蝶云·星瀚及HR SaaS的研发投入;其次,由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续反复,对本公司的项目交付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据悉,早在2012年,金蝶就提出“云转型”的概念。时至今日,金蝶云转型已经迈入第九年,但仍有亏损。2020年,金蝶全年实现收入33.56亿元,净利润为-3.35亿元,这是金蝶201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21年,金蝶全年总营收达到41.74亿,同比增长24.36%,但净利润却仍是亏损;2022年上半年预警情况亦是如此,但公告中也显示,集团云订阅服务年经常性收入(ARR)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45%至48%之间,其保持高速增长的背后,是金蝶云转型战略的又一次阶段性胜利。那么营收增加,盈利却陷入“困境”,究竟是心力不足还是真如公告解释一般?

  云产品实际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从研发支出看,2018-2021年,金蝶的研发和开发支出分别为4.05亿元、5.87亿元、9.84亿元和12.6亿元,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亦有增长,尤其是在金蝶云·苍穹、金蝶云·星瀚及HR SaaS上。

  不过,从业务情况来看,金蝶去年的大型客户数量的确有较快增长。财报显示,2021年,苍穹和星瀚产品全年合计签约大企业客户551家,其中316家为新客户,包括建信金融、一心堂、华大基因、中软国际等。在云业务收入中,金蝶云·星瀚和PaaS平台金蝶云·苍穹贡献了人民币3.85亿元,同比增长102.9%,在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据悉,今年上半年,金蝶也与招商局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山东重工集团、陕汽控股、柳工股份等几十余家大型企业完成签约,金额都很不错,目前项目也在积极实施和交付。

  研发成果投入运用效果显著

  不禁疑问,在如此巨额的投入之下,金蝶到底产出了怎样的成果?又能否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呢?

  据内部人士透露,金蝶最大的技术突破就在于两个方面,领先于行业众多对手。一个是动态领域模型。这是金蝶在近三十年企业级软件研发过程中,通过对成千上万个业务场景沉淀和抽象,结合企业架构(EA)、模型驱动架构(MDA)、领域驱动设计(DDD)等企业建模思想,采用云原生、AI等先进技术研发的一套企业动态建模体系和方法论。

  KDDM实现了ERP领域内的概念类或现实世界中的对象,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采用元数据来描述领域模型中的各种元素及其属性,能在系统运行期动态加载元数据来构建并运行模型,从而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和个性化定制。以动态领域模型为基础,在金蝶云苍穹提供云端的在线开发设计平台种,系统的80%功能可以使用平台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设计实现,无需修改代码。还有20%的功能以插件的方式来实现。

  而另一个隐藏的技术是金蝶多维数据库。金蝶多维数据库是金蝶自主研发的首款面向企业级高并发、多维数据聚合处理场景的非关系型数据库产品。相对于关系型数据库,金蝶多维数据库通过建立专用多维数据组的索引,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操作效率。在2021年8月的基准测试中,金蝶多维数据库基于67亿的测试数据,实现了5万用户(当前市场主流多维数据库仅支持100以下用户的并发读写访问)在线检索和保存,测试结果显示:90%用户指标下单个保存耗时仅0.05秒,查询耗时仅0.143秒。

  如此看来,虽然金蝶的财务增长稳健性及云业务收入情况、盈利能力是否能够回归,有待长期观察。但其目前正持续从传统ERP服务向云服务转型,大型企业的云服务技术也在不断成熟。所以哪怕亏损也更可能是暂时性的,也不会太影响公司长远的向好发展。

(责任编辑:张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