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2022-07-19 20:13:40 和讯  人民日报

  

原标题:情满天山 硕果累累

“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大局,是全党全国的大事。”

“党中央关于新疆各项工作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关键是要完整准确理解、坚持不懈推动、不折不扣落实。”

“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于人心。”

盛夏的新疆,山河壮美,瓜果飘香,《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悠扬旋律响彻四方。

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这片深情牵挂的土地,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总书记先后来到乌鲁木齐、石河子、吐鲁番等地,深入学校、国际陆港区、社区、博物馆、农村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进行调研。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第二次到新疆考察调研。

关切的驻足,殷切的嘱托,深邃的思考,暖人心田、催人奋进。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阳光洒满天山,奋斗书写新篇。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疆各族儿女勠力同心、感恩奋进,对口援疆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新疆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天山南北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念兹在兹,形成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一个个定向领航的难忘时刻,一幕幕情真意切的温暖画面,成为新疆这片土地最珍贵的记忆、最持久的力量

“要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7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后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疆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考察,主持召开第二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疆的山山水水、新疆的各族人民,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考察调研。当飞机进入新疆境内,总书记不时透过舷窗俯瞰这片绿洲点点、雪山连绵的辽阔土地……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新疆考察。4天的考察行程满满。

“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

社会稳定,长治久安。这是根据当时的新疆形势和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一个月之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

边疆稳,国家安。在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为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定向引航。

从战略高度把握发展大势,从全局视野指明发展路径,为了新疆的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时隔6年,2020年9月,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新疆工作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这次座谈会系统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八个坚持”,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拓展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文化润疆”,以增强认同为目标,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要求端正历史文化认知。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饶有兴致地观看儿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表演。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有利于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富民兴疆”,蕴含着党中央对新疆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郑重承诺。

7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片区新城西门村,先后考察党群服务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总书记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孩子们茁壮成长。

“这个事业很有意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举全国之力,解决一些重大任务。”在此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援疆工作。

多年来,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援疆干部,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为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注入动力。

新疆工作的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非常英明、完全正确,是指引新疆工作在错综复杂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疆工作的纲和魂。

人心所向,坚定不移。

一个个定向领航的难忘时刻,一幕幕情真意切的温暖画面,成为新疆这片土地最珍贵的记忆、最持久的力量。

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些年,党的好政策就像甜蜜的葡萄,一串接一串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硕果累累。”

7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听取有关情况介绍,通过实时画面察看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各功能区和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现场作业情况,并同铁路货运窗口工作人员及现场办事人员亲切交流。

车轮滚滚向西,银翼畅联亚欧。

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2014年4月新疆考察途中,总书记指出,“新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近一个月后,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近年来,新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2014年至2021年,新疆累计开行中欧班列5666列,开行23条线路,通达亚欧19个国家、26个城市,运载货物200多个品类,形成了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班列开行格局。

——融合高水平开放政策。喀什综合保税区内,满载货物的车辆来回穿梭,毗邻的喀什国际航空货运区建设项目已初具雏形。未来,航空货运与综合保税将实现政策叠加相融。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喀什综保区进出口额达46.2亿元,同比增长612.6%。

——着力打造口岸经济带。新疆拥有经国家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20个,其中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是集铁路、公路、管道运输三位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口岸,已成为中欧班列在新疆进出境的主要口岸。2021年新疆跨境电商进出口20.7亿元,增长152.4%;今年1—6月跨境电商进出口21.2亿元,同比增长247.5%,超去年全年规模。

铁轨张开双臂,环抱浩瀚大漠。6月16日,随着和若铁路的开通运营,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形成。作为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它便捷了交通,更拉近了人心。

一座座城镇拔地而起,一批批项目落地推进,一项项制度不断革新……新时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充分发挥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

今天的新疆大地,处处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天高地阔的戈壁旷野,清洁能源产业高奏绿色交响;在一望无际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一台台采棉机大显身手,实现棉花采收、压块、拉运一体化作业;在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种植区,“新疆大果盘”琳琅满目,捧出甜蜜……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

此次在新疆考察调研期间,总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现在我们家里除了瓜果蔬菜,又种上了鲜花。如果总书记再来,我要给他献上鲜花。鲜花象征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说。

2014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阿亚格曼干村。总书记走进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戴上一顶小花帽,同乡亲们共话党中央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总书记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事,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我祝愿你们在党的政策扶持下生活得更加幸福。”

8年前的祝愿,如今已变成现实。大家搞养殖、搞苗木种植,人人有事干、有钱挣,阿亚格曼干村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乡风文明的“明星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增长到100余万元,年人均收入增长了1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阿亚格曼干村的变化,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缩影。2012年至2021年,新疆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921元增长至37642元,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94元增长至15575元……一组组数字,见证了坚实的发展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持续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惠民工程,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攻坚克难、尽锐出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306.4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66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新疆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些年,党的好政策就像甜蜜的葡萄,一串接一串。”阿卜都克尤木·肉孜说。

百川汇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区120多万名干部职工与160多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办实事好事2400多万件

“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7月1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固原巷社区考察时指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马蹄踏雪,红旗如画。今年1月,一则“新疆牧民骑马举国旗送冬奥健儿出征”的短视频看得人热血沸腾。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牧民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为运动健儿祝福、为祖国母亲自豪的朴素情感,这是根植心灵深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自然最生动的体现。

此次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心着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无论是到新疆考察,还是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无论是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还是参加全国两会新疆代表团审议,各民族的团结和睦始终是总书记最深切的牵挂。

“兴疆稳疆,重在基层。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激动万分。

早在2009年6月,习近平同志就曾深入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讲到了达西村的村训——“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消息传来,沙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总书记写信,汇报5年间村里的发展变化。

2010年起,达西村在全疆率先开展民族团结结对认亲活动。“我们达西村人要做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村民库尔班·艾依提动情地说。

刚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时,和田地区策勒县巴西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还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如今表达越来越流利了。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问我,‘你刚才发言中讲到结对认亲,你家里有没有结对的?’我回答说‘有’。”当时的情景,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依然历历在目,“总书记当时说,结对认亲能够很认真、很讲实效地开展起来,对促进民族团结很有意义。”

近年来,新疆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迄今全区120多万名干部职工与160多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办实事好事2400多万件。同时,深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每年7万多名干部下沉到基层乡村社区,倾听群众意见,落实惠民政策,建强基层组织,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教室。2个孩子分别用汉语念了一段《做客喀什》课文。“你家离学校远不远?”“长大想做什么?”……总书记关切询问。

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校长阿伊努尔·阿卜杜喀迪尔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文化人,让各民族孩子从小就在心里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他说:“8年来,总书记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总书记离开学校时,询问当地学生初中毕业后升高中的情况,嘱咐老师们:‘少数民族孩子双语教育要抓好,学好汉语将来找工作会方便些,更重要的是能为促进民族团结多作贡献。’”

从一栋老旧平房到气派的现代化教学大楼;从土操场到塑胶跑道;从破旧的食堂到拥有净化水设备的明亮学生餐厅、书法教室、科学实验室,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的教学设施焕然一新。教学班由原来的12个发展到26个,在校学生由原来的410人增加到1300余人。如今,该校已实现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

变化的不仅是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新疆已实现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就学全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

7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大学参观校史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时指出:“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一定是有着光明未来的,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会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到来。”

铿锵的话语,激励进取;

豪迈的宣示,昭示未来。

牢记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与殷殷嘱托,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汇聚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把历史性的变化变革写在天山南北,也把中国共产党的不朽功勋镌入人心深处。

(责任编辑:刘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