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玉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首要任务是落实账户制

2022-07-28 22:05:57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7月28日电 题: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首要任务是落实账户制

作者 窦玉明 中欧基金董事长、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是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试点迈向常规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建设并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一步。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的出台有望进一步提高国民自主养老的意识,促进个人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养老金储备和投资。

账户制是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关键因素

《意见》出台后,个人养老金未来将如何获得更好的发展?首要任务是落实账户制,建立并完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功能。

从短期看,只有先落实账户制,“个人选择权”和“税优到人”等个人养老金的其他业务特点才能在推进中顺利开展。首先,落实账户制,让个人对自己的养老账户和资金都有个人选择权,才能保障个人真实意愿的实现。其次,账户制与税优紧密关联,参与账户缴费即可享受税优,不参与则不享受税优,这种体验感非常明确,有助于提高个人参与第三支柱的积极性。

在落实账户制的过程中,应当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养老账户产品池中,投资品类的丰富程度;第二,账户本身操作使用的友好程度。做好这两点将有助于提高个人参与养老金账户的积极性,对扩大第三支柱人群覆盖面大有裨益。

每个人年龄不同、财富积累水平不同,因而养老投资需求也不尽相同。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产品,从风险收益特征来看,需要实现从低风险到中高风险的全覆盖,特别是应当关注权益类产品的纳入。过去,我们在养老投资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风险”,即投资中的波动,而忽略了“收益要求”。因为个人养老金投资需要达到一定的长期收益要求才能满足退休后的资金开支需求,显著提升生活水平。如果过于关注短期“风险”,容易导致投资者整体配置偏保守,养老资产的积累速度较慢,未来或面临更多的“长寿风险”。因而,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实践中一定要关注引入权益类产品以解决养老投资收益空间的问题。

从投资角度看,虽然权益类产品确实中短期波动较大,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最大特点是投资期限超长,可以达到几十年,这样的资金投向权益资产,可以通过承受一定波动性来争取更大的长期回报空间。从海外成熟市场案例来看,以权益类产品为核心体系构建的美国个人养老金体系目前已形成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个人养老金积累的长期良性循环。而以保单、存款等低风险约定收益产品为主构建的德国个人养老金体系则多次遇到可持续性危机。

除了投资品类的丰富程度外,还需要特别关注账户的使用体验问题,只有使用便捷、场景友好的账户才能赢得不同年龄代际人群的青睐。良好的账户体验至少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开户的便利性,例如实现个人远程开户等;资金的便利性,例如资金存入和取出的便利性等;税优的便利性,例如税优内嵌于个人所得税App等。

养老投资心理账户唤醒长期投资意识

从长期来看,实体账户制是个人养老金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养老投资心理账户的建设同样重要。

当前,制度限定每年个人最多向实体账户中存入12000元,即使考虑存入后的投资收益,这一额度对于大部分参与者来说都是不足的。参与者如果要实现更多养老资产积累目标,就必须在实体账户外进行额外的养老投资。

建立一个与养老资产目标匹配的养老投资心理账户,根据每个人的资金状况安排每年的养老投资,还可以在全市场范围内优选投资品种,投资范围更广,这样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养老需求。这还需要资产管理生态中各个环节共同努力。

首先,基金管理人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解决投资管理的规模边界和风格漂移问题。

基金管理人作为养老投资产品“制造商”,应该提升专业能力,解决规模和业绩的对立问题并为心理账户提供风格清晰稳定的优质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建立在长线基本面理念基础上的深度研究才能将投资策略容量最大化,并且能在大规模资金的情况下依然争取到良好的长期投资回报。

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协作,依靠团队其他的投资伙伴把相关领域研究清楚,通过互相高效率的分享,解决研究深度的问题。

此外,基金管理人还需要解决基金风格漂移的问题,为投资者提供风格清晰稳定的优质产品。避免出现基金风格漂移,一方面需要让基金经理在投资上保持组合风险收益特征一致,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也可以对基金进行更清晰的图谱化区隔。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先对每支基金风格做明确界定,例如是价值型、成长型还是均衡混合型,是主投大盘股还是小盘股,是宽基还是消费、医药等行业,再按照风格确定应当如何在基金名称和业绩基准中予以体现,并在后续持续运作中确保产品风格持续稳定。

其次,引入投资顾问,解决资产配置和投资陪伴问题。

养老产品销售机构应当引入买方投顾,一种能够站在客户立场为客户提供养老投资咨询、产品诊断及长期规划的理财服务模式。特别是运用科技手段,升级智能投顾模式,辅助个人投资者做好长期养老资产配置并做好投资陪伴服务。

一方面,投资顾问可以帮助销售机构完成客户的初步筛选和分级,针对不同情况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养老解决方案。例如对不熟悉基金投资的小白客户,可推荐其关注目标日期策略基金,以实现一站式养老资产配置;而有丰富基金投资经验的成熟投资者,则可以借助投顾实现其个性化养老资产配置等。另一方面,销售机构通过引入买方投顾,也有助于将其盈利模式从收取销售费用转变为按照保有规模收费,从而平衡其在养老业务中与个人的利益冲突问题,实现与投资者利益的长期绑定。

除了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投资顾问更重要的作用是对客户的全程投资陪伴。养老投资是一项穿越投资者生命周期的工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市场震荡,虽然这些波动只是短期内造成心理账户账面上的“浮亏”,但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可能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引发非理性投资操作。在此情况下,投资顾问服务的作用愈发凸显。短期内投资顾问可及时抚平投资者的情绪,同时从更长的维度帮助其持续开展养老长期投资和定期投资,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提高养老长期投资收益水平,从而帮助投资者实现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过往线下投资顾问模式普遍存在人员储备不足、业务成本过高、专业能力欠缺等弊端。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为大众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投资顾问服务,将是未来行业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未来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我们看好智能投顾服务的发展前景,相信这块业务有望在个人养老投资心理账户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智能投顾可以同步实现两大目标——避免投资者端新增收费,并提供大量有效投资建议,最大程度上改善投资者参与养老投资的便捷度。

最后,媒体助力宣传正确的养老投教理念。

个人养老金投资的落地和推广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相比引导个人投资者马上去做养老投资,我们更需要媒体的协助,先帮助大家树立一个养老投资的心理账户,引导个人投资者建立新的认知,然后再提供合适的养老投资产品,并且提醒需要做适当性匹配,才是相对完整的推广链条。在树立新认知的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坚持“风险和收益并重”原则,在宣传个人养老投资心理账户时,既不能一味强调个人养老金收益的必要性,引起“养老焦虑”,又不能一味宣传风险,过度强调养老金投资的“安全性”,为了短期稳健而增加更多潜在的长寿风险;

坚持“养老趁早”的原则,注重年轻人养老意识的养成,让年轻人更早行动起来建立养老心理账户;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严惩恶意宣传,以净化宣传环节的风气;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传播力,扩大投资者教育的范围并提高频率。(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编辑:王永乐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