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两会”周末重磅发声,透露这些重要信息

2022-07-30 19:35: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号 

  7月30日,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正式开幕。“一行两会”在论坛上透露这些重要信息!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影子银行治理成效显著,但部分产品隐藏风险依然较大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截至2021年末,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需整改的保险资管产品累计压降96%,通道类的信托和融资类的信托较峰值分别压降80%和43%,少量处置比较困难的资产已经依规纳入了个案处置,将尽快清零,资管业务池化运作、多层嵌套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行业乱象根本扭转,金融体系的韧性明显增强。

  梁涛还表示,在资管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银保监会始终把拆解影子银行的风险作为重要工作,并将规范资管行业发展作为这项工作的重要抓手。经过持续的整治,我国类信贷影子银行风险明显收敛,存量资产大幅度压降。

  截至2022年6月末,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超29万亿,有效遏制了资金的脱实向虚,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金融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提供了空间。

  梁涛指出,部分产品结构负责,杠杆水平高,隐藏的风险依然较大。一些银行对表内非标投资风险管理不到位,资产分类和拨备计提标准显著低于表内贷款,部分高杠杆企业借助非持牌机构登记发行所谓的融资计划获得资金,穿透后实质为企业的自融安排,隐蔽性强。一些机构可能借助不当的金融创新,衍生出影子银行的新变种,诱发影子银行风险反弹回潮,对此我们应保持必要的警惕。

  梁涛称,下一步将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加强类信贷影子银行风险监测,持续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严禁多层嵌套、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伪金融创新等行为。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资管新规,按时完成银行理财、信托等存量个案资管业务整改,防止再次通过交叉性金融产品无序加杠杆。

  梁涛还表示,去年以来,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目前已有23.1万投资者累计认购养老理财超过600亿元,总体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下一步将在充分总结评估基础上,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一些影响较大的风险个案严重影响了私募基金行业形象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作主旨演讲时表示,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行业蓬勃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止6月末,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3万只,管理资产规模接近20万亿元,基金数量和管理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

  总体看,我国私募基金行业已经从一个小众行业发展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从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迈进。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的同时,对于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方星海表示,经过前期市场大浪淘沙,一部分风控水平低、投资能力弱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被出清,这在客观上形成了管理人更加专业化,资金更加长期化的向好趋势。从投资环节看,新发展格局下,自主创新发展将为股权投资基金创造大量投资机会,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为创业投资基金提供了多样化的赛道和投资策略选择。我国拥有众多成长性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在光伏发电、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国际优势显著,已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投资目的地。

  方星海表示,私募基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和风险。

  一是行业准入门槛低,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化头部机构数量还偏少,专业化运作水平仍有待提高,一些影响较大的风险个案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

  二是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股权创投基金长期资金来源不足,资金募集出现了暂时性的困难。

  三是与境外成熟市场相比,投早、投小能力仍有不足,头部机构的投研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但其他大部分机构的投研能力还有待提升。

  方星海表示,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进和并购重组审核机制优化,股权创投基金通过IPO和并购重组等渠道退出日趋活跃。完善“反向挂钩”政策,在减持方面给予投早投长的股权创投基金更多支持。同时,股权创投基金份额转让、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等试点创新,以及规模日益增长的S基金,都使得股权创投基金退出方式更加丰富多元。同时将加强资本市场国际合作,确保境外上市退出渠道畅通。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正开展建筑、建材、钢铁、煤电、农业等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研究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作主旨演讲时表示,2021年以来,为明确金融支持高碳行业和项目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持范围,避免金融机构“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人民银行加大了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制定力度。

  目前,我国已初步明确了转型金融的基本原则。转型金融标准应与国家地方行业政策相协调,以国际通行标准兼容,以标准相应的环境信息披露,应简易简便易行,不给市场主体造成过重负担等。

  在具体标准制定方面,央行正在组织力量开展建筑、建材、钢铁、煤电、农业等领域转型金融标准的研究,条件成熟后将公开发布,相关标准的确立,有助于金融机构结合市场需求,积极创新转型,金融产品工具,可为财富管理行业提供更多投资选择,综合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王信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排放核算标准,研究出台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记录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建设,夯实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编辑:曾芳)、证券时报、财联社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