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碳中和,九部门划重点: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领域是关键

2022-08-18 23:22:10 北京商报网 

冲刺碳中和,科技创新挑大梁。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排碳“大户”碳减排。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高科技低碳技术落地推广中的主要挑战来自于高成本,需一系列配套措施确保各产业主体积极采纳高成本技术。

瞄准关键领域

在实现碳中和的进程中,哪些领域是关键?九部门划出了重点。《实施方案》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等领域碳减排,对于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分别占比43%、26%、17%,是碳排放的“大户”。

同时,这些碳排大户更有能力采纳高科技低碳技术。“这些产业内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大,有能力、有资金、有经验、有资源采纳高成本的高科技低碳技术进行节能减排。”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

“我们应该优先解决主要矛盾,解决碳排放问题时亦如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就像在耗电量最大的工业有序用电后就完全能够满足居民用电一样,让高耗能、碳排放量大的重点产业减少碳排放,也能为冲刺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针对我国各重点行业碳排放基数和到2060年的减排需求预测,系统提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创新方向,统筹低碳科技示范和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低碳科技企业培育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推动科技成果产出及示范应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技支撑。”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解释了《实施方案》出台的目的和意义。

十大行动精准发力

为推动上述碳排放量较高的重点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减排,《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涉及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同时提出了10项具体行动。

在能源领域,《实施方案》提出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聚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任务,立足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降低碳排放等。具体到技术,则包括实现工业清洁高效用煤和煤炭清洁转化,攻克近零排放的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学品技术;研发低能耗的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成套工艺和关键技术;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等。

在工业领域,《实施方案》提出了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针对钢铁、水泥、化工、有色等重点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技术,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和数字化转型。到2030年,形成一批支撑降低粗钢、水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科技成果,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在城镇化和交通领域,《实施方案》提出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技术攻关行动。围绕城乡建设和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具体到技术,包括研究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体系、研发交通能源自洽及多能变换、交通自洽能源系统高效能与高弹性等技术,研究轨道交通、民航、水运和道路交通系统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建设绿色智慧交通体系等。

“通过在重点领域落地推广低碳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减碳目标。”对此,林伯强认为,提出10项具体行动能够让科技创新支撑碳中和精准发力。

“科技部将通过加强机制保障、加强碳中和技术跟踪监测和加强技术成果的产权保护来确保《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落地推广是课题

“高科技低碳技术落地推广的主要难点在高成本。”王鹏直言,对重点领域的排碳大户来说,采纳新技术需要将原本的生产流程、设备、人员都进行更新,投入成本总体来说不是小数。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了经费支持方案,要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中央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机制,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联动投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和重大示范工程落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将实施“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项目。

王鹏则针对相关领域内大、小企业给出了不同建议,“对规模以上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方法予以推广,包括设置考核指标、提供技术支持、信贷支持、和科研团队合作等;针对比较分散、碳排放量相对比较小、但是也处于重点产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多的还是要宣传培训加财税组合拳,同时由政府机构牵头联合园区、科研机构,共同搭建基础设施供大家使用”。王鹏表示。

此外,业内专家也跳出科技推动,为重点领域减排给出了建议。“让企业盈利来保持新技术长久运行的方法,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如建设统一的电力市场等来鼓励部分企业转型。”林伯强提出,“还可以将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消费相结合。”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将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消费相结合方面,北京已有了生动实践。眼下,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办的“2022北京绿色生活季”已拉开帷幕,该活动将绿色消费与碳普惠相结合,消费者可通过“绿色生活季”小程序建立个人碳账本,打卡低碳生活换积分,兑换参加绿色生活季企业的优惠折扣券。同时,参与活动的企业门店进行节能改造、节能运行等产生的碳减排量将减少、抵消企业碳排放。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陆珊珊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