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疫情影响下曲折发展,但仍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9月1日下午,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题为“以高水平开放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会嘉宾认为,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这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激发了服务贸易新的潜力和活力,深度影响甚至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数字化转型和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中,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还具有很大潜力。
扩大开放助服贸蓬勃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平均增长6.1%,约是全球平均增速的2倍,服务进出口总额已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服务贸易联系。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还很大,机遇还很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王安顺在致辞暨主旨演讲中说,如今的服务贸易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包括新业态不断催生,制造与服务业加快融合,深度影响甚至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更加强调开放包容合作等。
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也表示,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在疫情影响下曲折发展,仍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一些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激发了服务贸易新的潜力和活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数据显示,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占全球生产总值的65%,发展中国家2/3的就业和发达国家4/5的就业来自服务业。
王受文指出,中国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中国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改革优环境、以创新聚动力,持续提升开放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对外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加速数据跨境流动
在主题演讲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隆国强谈及“数据跨境有序安全流动”。他提出,要加速服务贸易特别是数字服务贸易的发展,让数据新的生产要素尽可能自由、便利地流动起来,特别是跨境流动。他还提出要积极推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
“数据跨境流动搞得好,就能跟上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搞不好,则可能变成数据孤岛,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逐渐落伍。我们绝不能错失数字化信息社会的历史性机遇。”隆国强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朱宏任朱宏任也表示,面对变化不断加速的世界,广大中国企业正致力于开放创新,大力推动服务型制造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争取在大变革时代求得持续生存发展,跃过低端峡谷,登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是趋于“暗淡”,不确定性上升。IMF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表示,重振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经济最大挑战的最佳途径,这与服务贸易息息相关。强劲且健康的全球经济,需要全新的多边合作精神。多边合作也是促进服务贸易的关键因素。
万事达卡国际联席总裁凌海则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全球各个领域出现“失衡”也显而易见。“包容性”与“可持续性”是应对全球失衡的重要策略。
数字贸易成增长新引擎
在论坛的发布与研讨环节,商务部服贸司司长王东堂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共同发布了《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2》,南开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佟家栋进行了点评。
《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2》中提到,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为40.4%;2022年上半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同比增长4.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至43.3%。
2021年北京市服务业增加值接近3.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1.7%;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385.1亿美元,增长13.7%。数字服务贸易也实现稳步增长,2021年,北京市其他商业服务和保险服务进出口额分别占数字贸易总额的35.5%和18.6%,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速最大,同比增长19.6%。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介绍,北京将更加突出制度型开放,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制度体系。提升“北京服务”国际影响力。还将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擎作用,加速业态创新与融合应用,促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数字贸易港,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高标准建设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培育数字贸易全球标杆企业,提升数字贸易核心产业的竞争力。
下一步,北京将从完善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强化数字贸易主体培育、搭建贸易促进体系三个层次入手,发挥“两区”建设重大开放优势,全面对标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打造数字贸易“北京样本”,助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袁泽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