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丨震后24小时:直击泸定6.8级地震现场救援

2022-09-06 19:31:49 新京报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9月5日12点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官方通报显示,此次地震已造成66人遇难,灾区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转移安置。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尽最大努力抢救生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是当务之急。余震不断、物资短缺、道路阻塞、电力中断……聚焦泸定县震后的24小时,直击地震救援现场。

地震发生后,消防力量迅速到达了磨西镇,但过程也颇为曲折。而救援人员从磨西镇前往青岗村等村子实施救援时,更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一条湍急的河流横在救援人员和受困群众之间,浑浊的河水滚滚流过,没有桥梁。

雅江大队大队长张国胜说,“我们跑了五六公里路,没有携带足够的针对水域救援的装备,没有想到会遇到河流。”河上有管道和绳索,但要过河也并非易事。为了先对河对岸的伤员进行救治,救援人员只能一边用手抓着绳索,一边踩着管道挪动过河。“那绳子特别细,相当危险,越到河中间越危险。”

为了转移伤员,消防员砍了树,临时搭起一座木桥。“木头特别细,桥很不稳,人站不住,而且一次不能上去太多人,只能一前一后两个人。”张国胜说。

于是,消防员将担架的绳子挂在脖子和肩膀上,一手提着担架,一手扶着绳索,用脚试探着往前挪,一步步将受伤群众运送过来。脚下水流湍急,身上担着受伤的群众,张国胜说,“没办法,大家只能不往下看。”

泸定县震后的第一夜,注定难眠。

震中附近磨西镇的街上支起了大锅,餐馆老板搬空冰箱做了顿免费晚饭;广场上的临时安置点,救援人员不断地拼接组合,尽可能多地搭起帐篷;磨子村的村干部连夜组织村民自救,疏散800多人,解救了4名被压人员,挖通了被泥石流堵塞的村路;救援队一刻不停地向灾区挺进,踩着临时用树干搭起的“浮桥”运送伤者,当他们和衣在篝火旁入睡,村民还在为他们烤干湿透的鞋子……

熊国承所在的磨西镇咱地村震感很强,熊国承的家“整个楼顶都塌了”。“当时,电视、家具没一样是好的,全都倒了。我整个人都跳了起来。”他说。

震中之外,人们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地震。李先生是中国铁建(601186)的一名员工,地震时,他恰巧站在工地宿舍门口,“感觉大地持续颤抖了七八秒,人都从房间里跑出来了,不过工地上没什么损失。”他说。地震结束后,山上停电了,网络信号也很不好,他想看看别处情况怎么样,于是驱车去了泸定县城。

5日晚上九点半左右,磨西镇中心广场的电来了。熊国承告诉记者,在磨西镇镇中心安置的人都很冷静,都在互相帮忙,没有特别慌张。“吃喝的物资都够。我待会儿要从车里拿几件衣服给儿子送过去,他这会儿在帐篷里。”而截至5日23时40分,借着那座不稳的木桥,救援人员转移了重伤员24人。点击阅读专题>>>

灾难无情人有情,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救援速度的快慢、救援物资的充足与否、救援力量能否统筹发挥最大效用,直接关系着灾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地争分夺秒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就是为受灾民众筑起“生命堤坝”。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防疫还是抗震救灾,最终指向的都是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就要求,在救灾的同时,也需与各项防疫措施做好协调融通,避免顾此失彼,或者出现政策措施在执行环节打架的情况,给救灾和防疫两处添堵。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地震发生前,中国地震预警网通过预警终端、手机APP、第三方平台等渠道,为成都地区提前56秒发送了地震预警信息。这为人们提前做好防范提供了宝贵时间。在汶川地震过去14年后,我们的灾情预报机制、救灾防灾准备、应急救援体系已不断完善,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此次地震的损失能降到最低,更多的生命得到护佑。阅读全文>>>

牟常有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一名高级修复技师,在麦积山石窟从事洞窟文物的修复工作已有三十七年。牟常有常说,文物修复对他是择一事,终一生的事业,像农民守护土地一样延长麦积山石窟的寿命,是他心里最质朴的东西。

20岁前,牟常有还是麦积山脚下种地的农民,之后从给石窟老工匠帮忙的小工成长为修复师。和传统的泥瓦匠、木匠一样,牟常有也是在耳濡目染以及师傅言传身教之中学习手艺,牟常有的师傅叫柳太吉,也是麦积山脚下其他村里的村民。

牟常有是个有心人,会默默记下师傅的整个修复操作,从材料工具的准备到具体的工艺与流程,并且思考着师傅为什么会对材料比例有调整、修复泥质在什么情况下调整不同稠度、遇到特殊文物病害该怎么样处理。逐渐地,牟常有完成了从乡村少年到文物修复技师的转变。

“和文物打交道总会让自己的身心沉淀下来,能有事让自己反复琢磨”,“我是个农民,土地退耕还林之后,我就把文物修复当成务农一样去干”,就像农民守护土地一样,既然要学修复,那些破损的佛像,修一个就是一个功德;即将脱落的壁画,修一块就有一种欣慰。至于这样做以后有什么前途,他从来没有思考过。

37年来,牟常有总共修复了大小23个石窟。在别人看来,牟常有的人生就是一块块泥土拼接起来的,单一且辛苦。但在牟常有看来,这更是一种享受。泥塑、壁画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趣味,它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绝美艺术品。

牟常有说,修复是与前任工匠的对话,遇到松散腐朽的木骨架、烟熏火燎后的壁面、黑漆漆的成堆木炭,你就在经历历史,电光火石的瞬间,古代的工匠,他们使什么工具,他们用什么手法,他们在石窟里都经历了什么?你都能读懂。阅读全文>>>

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报告1例确诊病例和5例初筛阳性人员;其他师生员工已出结果,均为阴性;目前除病例所在宿舍之外已出结果,均为阴性。当前正值暑假结束、学生返校高峰,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北京市疾控提醒,返京返校7日内勿聚餐聚会。

9月6日0时至10时,北京新增1例本土感染者和5例核酸初筛阳性人员,均在昌平区。感染者30为高校学生,现住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8月28日乘坐G572次列车返京,之后未出校。自述9月4日出现发热等症状,9月5日就诊,当日报告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9月6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5例核酸初筛阳性人员均为感染者30的同校学生,9月6日作为感染者30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初筛结果为阳性,正在复核中。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当前正值暑假结束、学生返校高峰,疫情传播风险加大。

要重点关注进返京师生和员工,严格执行进返京人员规范管理,加强人员信息摸排,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教育学生做好进返京途中的个人防护,返校后加强健康监测,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返京返校后7日内严格按规定落实核酸检测频次,减少校园流动,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不开展线下聚集性活动。阅读全文>>>

作为高度近视,小编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戴上了眼镜。随着当下青少年近视率走高,预防近视成了热门话题。但在云南有这样一所小学,5.0的视力在那里垫了底,全校536名学生,无一近视。而这份“0”近视的“成绩单”,已经保持了7年。他们到底有什么诀窍?

每学期一次的视力抽查开始了。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25名来自6个年级的学生们正排着队接受卫生院的检查。校长孙付标在“注意名单”里唰唰写下两个名字——在一片5.2、5.3的视力检测结果里,这两名学生“垫了底”,但他们的结果仍有5.0之高。

“全校536名学生,无一近视。”在大数据的映衬下,这份足够亮眼的视力成绩,把湾塘小学推上了热搜——教育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缺乏户外活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等原因,我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达52.7%,其中小学阶段约35.6%。

孙付标表示,他2015年来到了湾塘小学。在这7年里,没有发现有学生戴眼镜或是近视的情况。之所以重视孩子们的视力,是因为孙付标上高中时,就已经近视好几百度,并因此戴上了眼镜。他不想让下一代的学生戴眼镜,自然而然地就重视起来。

谈到保护孩子们视力的方法,孙付标介绍,他们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孩子周一至周五住校,周末回家。孩子们保证一天有十个半小时的睡眠、三个小时的运动时间,此外,每天还会做两次眼保健操。在每堂课的课间,都让他们在户外玩耍,接受足够的光照量。校园里有榕树、芭蕉树等,孩子们走出教室,看到绿色植物,也能缓解眼睛的疲劳。

这所学校开展了许多课外活动并设置了各式各样的兴趣小组,孙付标认为,除了视力外,户外运动能培养孩子们对体育的兴趣,把它当作爱好,而不是机械的课程任务。如果学生感觉心理压力大了,有一项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帮他排解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和学生“打成一片”,也是很开心的。阅读全文>>>

编辑 李佳蓉 设计 甲晨晨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