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艾琳 樊志菁 李隽
美联储如预期加息75BP(基点),但对未来加息幅度的预期大幅提升。
北京时间2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9月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3%~3.25%,创2008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美联储年内第五次加息,也是6月以来连续第三次加息75BP。美联储同时提升了2022~2024年的利率预测,2023年将加息至4.6%的水平。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对抗通胀的目标没有改变,将坚持到任务完成,这可能会造成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放缓,不确认是否会出现衰退。
受此影响,美债收益率冲高,美股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7%,美元指数大涨1%突破111关口。当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失守7.1关口,日经225指数收跌0.58%,香港恒生指数跌1.61%,上证综指跌0.27%。多位机构交易员对记者表示,近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上涨、股市和风险资产下跌的趋势可能延续。
美联储宣布加息后,同日,瑞士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75BP至0.5%,结束持续8年的负利率政策。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BP至2.25%,这是其今年第七次宣布加息。中国香港银行也相继宣布调高最优惠利率0.125个百分点,这是2018年9月底以来首次。
美联储加息幅度预期提升
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表示,近几个月来,就业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仍然较低。通胀仍然居高不下,反映出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大的价格压力。乌克兰局势正在对通货膨胀造成额外的上行压力,并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压力。美联储重申最大就业和长期通胀目标,并称未来持续提高利率将是适当的。
最新公布的经济预期概要(SEP)对经济和利率的预测做出了不少重要更新。2022年实际GDP增长率的预期中值从1.7%下修至0.2%,2023年从1.7%下修至1.2%,2024年则从1.98%下修至1.7%;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失业率的预期中值分别上修0.1、0.5和0.3个百分点;2022年和2023年的PCE通胀率与核心PCE通胀率的预期中值同样调高。
“整体而言,美联储对未来几年的经济预测所做出的调整,暗示成长弱于前预期、失业率高于前预期、通胀率高于前预期。这样的调整即使不在意料之外,也是可怕的。”嘉盛集团全球研究主管韦勒(Matt Weller)告诉记者。
可能是因应通胀预测的上调,SEP也全面上调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利率预期,分别从3.4%、3.8%、3.4%调整为4.4%、4.6%和3.9%。韦勒称,这才是真正冲击市场的部分——美联储不仅将年内利率预期整整抬高了1个百分点,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会在2024年之前转向降息。这表明美联储坚定地、不计成本地抗击物价压力。
根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利率点阵图,接下来年内两次议息会议,美联储还将加息100~150BP。
数据显示,8月美国CPI为8.3%,高于预期的8.1%,但较7月的8.5%有所回落。同时,通胀领先指标暗示通胀将持续下行。例如,Zillow显示的租金指数已经下行,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初值不及预期,美联储高度关注的长期通胀预期跌至一年多新低,短期通胀预期也降至一年新低——5年通胀预期初值2.8%,为2021年7月以来最低,预期2.9%,前值2.9%。
不过,摩根资管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对记者表示,“没人会对未来12~18个月的通胀走势(见顶回落)持不同意见,但关键在于下行的速度和幅度。我认为汽油价格正在下降,它有助于降低通胀预期。但最终通胀数据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降到美联储的目标(2%),特别是如果俄乌冲突持续的话。”
在他看来,现在的挑战是,通胀的下行速度将是缓慢的,这将使美联储宁可更加鹰派一些,保持货币条件处于收紧的状态,来确保通胀能持续下行。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除美国外,日本、瑞士、英国、土耳其、巴西等经济体的央行也已经或者将公布利率决议,意味着全球央行加息潮将继续轮番上演,扰动全球金融市场。
人民币一度跌破7.1
美联储加息路径预期引发市场震动。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最高触及4.1%,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一度飙升至3.6%左右。美元指数一举突破111大关,交易员表示有望上探112。
新兴市场货币继续下行。22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报7.0810,较上一交易日跌275BP。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失守7.1关口,日内跌超300BP,续创2020年6月以来新低,截至当日18:00左右,报7.0863。
保银资本管理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对记者表示,美元汇率易升难降。对新兴市场来说,强美元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高债务国家可能面临资本外流加剧的风险。
安本多元资产解决方案投资总监Ray Sharma-Ong告诉记者:“美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最终政策利率有机会上升至5%,预计美元将继续跑赢大多数货币。短期内,我们认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会趋向3.75%~4%。”
人民币跌破7.1在多数外资机构的预料之中。巴克莱近期将年内美元/人民币的预测从早前的6.8调整至7.15,瑞银、汇丰等也纷纷下调目标价。多位交易员表示,上一轮人民币的低点在7.2附近,这也是下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关口。
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美元指数后市或可维持高位,甚至仍有上行空间,人民币因此仍将承受一定的外部压力。温彬称,本轮人民币贬值主要缘于美元强势上涨及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人民币短线破位有利于释放前期积累的贬值压力,并且人民币适度贬值有助于稳定外贸、提振外需。展望后市,在国内良好的基本面支撑下,人民币汇率水平总体上仍将保持稳定。
此外,与贬值潮下亚洲其他货币相比,日元今年以来对美元贬值超24%,韩元对美元贬值更达28%左右,人民币11%左右的贬值幅度不算大。目前CFETS一篮子货币报102.09,与年初基本持平,体现人民币对主要贸易国货币并没有出现明显贬值。
“美联储加息周期内,中国央行的降息空间有限,因为需要避免两国利差进一步拉大,人民币双边汇率出现过大波动。但是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在今年比较平稳,贸易顺差较大,外债规模不大。”张智威称。
恒指创10年新低
22日,亚太市场开盘承压。港股低开后进一步下探,恒生指数一度跌破18000点,最低一度跌到17965点,跌幅超过2.5%,创出十年多以来新低。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报18147.95点,跌1.61%,年内跌幅约22%。A股小幅收跌0.27%,收报3108.91点。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36.49亿元,连续3日净卖出,本月净卖出165.63亿元。
博大资本非执行主席温天纳对记者分析,目前港股遇上各种挑战,全球央行加息,利率水平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新高,香港本地银行利率上涨,汇率市场也不稳定,美元的强势使得资金回流美国;另一方面,疫情造成各种挑战也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导致投资者走向比较保守的投资布局。
“美国加息致全球风险偏好下降,全球股市都因此下跌,这也构成了A股以及港股下跌的一个原因。”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
目前,机构的共识在于,A股和港股的估值很低。“恒指目前徘徊于底部区域,3月的低点18200点具有显著支撑力。但恒指最终能否反转、走出底部区间,仍然需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修复的明确信号。”交银国际策略师谭淳此前提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整体来看,A股市场在四季度面临的货币政策环境大概率还是好于美股的,至少我国央行没有跟随美联储加息,流动性也会相对充裕。而美联储加息的外部因素在近三个月市场的调整中也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所以A股市场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杨德龙认为,9月份有望成为下半年市场的拐点。也就是说,9月份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布局四季度行情的时间窗口。随着稳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货币政策逐步落地,四季度我国经济有望走出逐步复苏的态势。而作为行情的风向标,A股市场也有望获得比较好的表现。从经济转型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和消费依然是经济转型受益的两大方向。
许长泰则对记者表示,对于亚太股市,未来3~6个月仍持偏保守的态度。今年以来,只有印度和东盟地区的股市跑赢,跑赢的原因之一是对出口的依赖有限。不同于韩国等,印度和东盟地区不那么依赖科技类出口,而是更受益于本地区的经济复苏和开放。相反,消费电子、芯片等消费呈现颓势,拖累了韩国这样的经济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