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明专利量质齐升 体现创新发展驱动力

2022-10-11 06:22:16 第一财经日报 

  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我国有效发明专利实现量质齐升,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和储备不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国内总量的比重超过三成。

   上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的排名已上升至第11位,较去年再提升一位,稳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这充分显示了一个国家将创新作为增长引擎并给予大量关注投入的效果。有效发明专利实现量质齐升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体现。

   “量质齐升”,在“量”的方面来说,2021年,我国申请人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实质审查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达到4.6万件,同比增长14.1%,是2016年的2.4倍;从“质”的方面来说,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和储备不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国内总量的比重超过三成,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有效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也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进一步夯实这一基础,还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在国家持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

   数据表明,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这中间既有国家的投入,也有企业主体的投入,并且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逐步巩固和加强。截至2022年7月,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6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8.6万件,占国内总量的68.5%。

   企业主体在科研创新方面靶向更精准,科研成果的转化路径也更便捷,这是今后要加强的方向。截至2022年7月,我国有15.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33.9万件有效发明专利,占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的64.2%。

   其次是要加速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弃砂存金”,让“金子”充分发光。

   为什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有效发明专利”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有很多的发明专利并不具备产业基础、市场基础,相关人员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不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会浪费大量社会资源,甚至会造成学术上的腐败。

   当前,我国的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转化率仍处在较低水平,专利转化率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的转化率,对于提高科技水平、产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此前,国家出台了科研领域“揭榜挂帅制度”,就是使得科研的方向更明确和实用,责任更加具体化,科研人员的收益更加扩大化。

   其三是要持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就是通过制度建设让“金子”充分发光。

   来自此前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全国法院系统2021年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42968件,审结601544件,比2020年分别上升22.33%和14.71%。这表明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力度的加强,其中包括严厉的刑事处罚。

   今后,还要深化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民事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力度;行政是要从制度建设上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越细越好,执行上越快越好;刑事则是有罪必罚,让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犯罪行为无所遁形。

   总之,有效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体现创新发展驱动力,也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此,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实现成果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需各方努力。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