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立己达人,胸怀天下。中国坚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深化全球减贫脱贫合作,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造福各国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业,通过电商平台扩大特色产品销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农村发展事业……走进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处处可见民富业兴的蓬勃气象。日前,来自德国、日本、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记者深入当地采访,向世界讲述中国脱贫成果巩固、乡村产业发展的动人故事。
从武陵山脉腹地的“贫瘠之地”,到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村民收入增加的“希望之地”,十八洞村的发展正是中国贫困地区努力摆脱贫穷、迈向乡村振兴的缩影。“我在中国工作的11年里,见证了中国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西班牙埃菲社记者彭岩寞说,此次采访,让他对中国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柬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项目计划部主任谢莫尼勒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制度的高效优势、中国人民的进取精神是中国脱贫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级政府广泛动员、集思广益,制定了科学脱贫方案,达到了预期目标,兑现了庄严承诺。”意大利罗马大学教授亚历山德拉·恰蒂尼表示,精准扶贫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中国扶贫政策注重赋予贫困地区和贫困者“造血”能力,让人民享有更多生存保障和发展机会。
“我由衷赞赏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念。”多次走访中国农村地区的经历,令南非政府高级顾问韦斯利·道格拉斯赞叹不已,“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让一个人掉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
“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
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脚下。栗树漫山遍野,板栗甜香扑鼻,一批批游客纷至沓来。走进村镇、体验采摘、探访村民生活、参观特色民宿……不久前,委内瑞拉、厄瓜多尔、阿根廷、多米尼克等拉美国家驻华使节走进北京怀柔区渤海镇,感受当地乡村振兴的景象。
渤海镇聚焦“旅游+农业”,实现了以产业谋发展。放眼全中国,以渤海镇为代表的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现出勃勃生机。
“每次到中国各地参访,我都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拉美和加勒比驻华使团团长、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感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值得各国学习和探讨,深入了解中国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至关重要。
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表示,坚持“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中国深入推动农村发展与产业化、信息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发展的全新路径。“我们正见证着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气象,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进农业技术得到应用,农家乐、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蓬勃发展。”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罗伯特·沃克多次走访贵州省黔东南地区,了解当地乡村发展新面貌。“中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放松贫困监测与动态管理。”沃克表示,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各地正探索和发展基于本地实际情况的乡村产业。比如,贵州毕节正依托乌蒙山生态优势,推动电子商务、旅游业与农村特色产业结合,繁荣农村经济。
“中国减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拥有坚强统一的领导、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推动公私合作等对于国家发展意义重大。”蒙古国人文大学讲师、中国问题专家楚伦爱登表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创造了物质基础,政府有效治理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脱贫人口免于返贫,这些都是对其他国家实现发展繁荣的有益启示。
“中国将继续以务实行动为世界提供减贫智慧”
10多年前,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帕斯卡西·尼拉吉尔先后在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学习菌菇种植技术。此后,尼拉吉尔带领当地贫困妇女种植和出售菌菇,其发起成立的生产小组每月可生产菌袋3000个,部分收入用于帮助儿童接受教育、改善营养,尼拉吉尔也成了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
环顾世界,中国菌草技术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为许多家庭带来谋生之计,为当地开拓绿色发展之路,被誉为“幸福草”。
“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始终把自身命运与世界各国人民命运紧密相连,积极参与全球贫困治理和国际减贫合作: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广种植中国杂交水稻,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在非洲援建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推广作物良种、提供技术支持;与柬埔寨、老挝和缅甸共同启动“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所有项目都已竣工验收……
今年7月,中国—太平洋岛国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落户福建农林大学,将以菌草技术为主要载体,在减贫培训、经验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助力太平洋岛国加快减贫脱贫。基里巴斯驻华大使戴维·蒂阿博表示,中国为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支持,“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值得效仿的榜样”。
目前,位于柬埔寨茶胶省巴提县达弄村的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自去年初项目启动以来,村里修建了公路,村民用上了清洁用水,还发展起畜牧养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为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减贫和改善民生提供了示范。”谢莫尼勒说,柬埔寨将继续推进同中国的减贫合作,借鉴中国扶贫的理念和做法,促进减贫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将减贫作为重点领域之一,合作项目向减贫、粮食、卫生等民生领域倾斜,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首批已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加入。为助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中方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重点在减贫、粮食安全等领域同联合国发展机构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的减贫经验展示了政府高效执行力的重要性,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帕伦蒂表示,当前,国际局势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全球发展倡议将减贫作为重点领域之一,中方倡议成立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等,促进减贫经验分享,推动减贫国际合作。“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务实行动为世界提供减贫智慧,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本报北京、曼谷、罗马、约翰内斯堡、乌兰巴托10月12日电 记者龚鸣、赵益普、谢亚宏、邹松、霍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