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大数据在产业决策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天眼查研究院特此推出“天眼新知”专栏,以天眼查大数据为依托,梳理产业格局及发展脉络,解读产业领域最新动态和投融资风向,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为天眼新知·产业分析系列,第二十四篇。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力因子,不断汇聚着中国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
江苏省作为我国传统的经济大省,制造强省,其所拥有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对相关企业信息的挖掘,透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夯实江苏产业发展基础
江苏省,全国1%的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2%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对GDP贡献超过40%,位居全国第一。
发展实体经济是江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与落脚点。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要素的同时,以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瞄准前沿的高端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集群不断扩大,核心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过去这十年,江苏制造业基础不断巩固,制造业增加值从2.3万亿元增加到4.2万亿元,占全国的13.4%、全球的约4%。江苏的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纳米新材料等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入选“国家队”,数量居全国首位。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图1 2021年江苏省第二产业增加值
天眼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制造业相关企业109.3万余家。自2012年以来,10年间,江苏省制造业相关企业1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7%;从地域分布来看,苏州市、南通市以及泰州市三地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20.9万余家、12.8万余家以及12.2万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江苏省制造业拥有深厚的底蕴,成立于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达到31.7%。
图 2 江苏省制造业相关企业地区分布Top5
江苏省雄厚的工业基础,产业基础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较好的“飞轮效应”【注】。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形成江苏产业发展的梯度化建设,以“点”到“线”再到“面”,促进产业立体化发展与能力提升。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向“专精特新”迈进,培养优质企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塑造竞争新优势,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成为制造强省的关键力量。
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比接近30% 苏州以较大优势位列江苏第一
近十年来,江苏经济总量不断实现跨越,在2021年GDP已超韩国,其所辖地市,无论在经济增长、工业发展等方面在我国均保持领先地位,从地区GDP即可一探究竟。从2021年江苏省GDP排名来看,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排名靠前。而其中更有4个城市的GDP总量超万亿,分别是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南通市,其中苏州市是江苏省唯一GDP超过2万亿元的城市。
从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地区分布来看,苏州、南京、无锡、常州企业数量位居前列,4个地市的企业数量接近江苏省企业总数的7成。其中,苏州展现出强劲实力,拥有123家企业,排名第一,同时在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城市数量排名中也有一席之地。
图3 地区GDP和相关地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苏州始终把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不断巩固制造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和引领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171个工业中类、505个工业小类,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冶金、纺织、轻工、化工六大行业中,规模超万亿的有2个,生物医药、新型显示、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等细分领域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保持领先。
与此同时,苏州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累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省级398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三、塑造产业升级新动力 常州点燃转型新引擎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强链补链固链的生力军,是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加重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尤为紧迫,更需要激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
江苏省是我国传统的制造强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之际,也在积极谋求产业的转型升级。2021年江苏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7.1%和17.0%,代表智能制造、新型材料、新型交通运输设备和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98%、5.9%、64.3%、39.1%和67.3%。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分布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排名位居前列,分别拥有61家、60家以及59家。这背后是江苏产业转型的有力证据。其中,常州市在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已作为典型城市向全国推广先进经验。
图4 江苏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业分布
近年来,常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握发展“时与势”,瞄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坚持制造立市、产业强市、质量兴市,把制造业作为城市的最亮特色、最大优势和最强竞争力,全力冲刺“万亿之城”。
常州出台《常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动计划》,重点围绕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2134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市级培育库进行动态管理、优选优育。通过动态监测对企业运营状况进行跟踪分析,依托培育库建立专精特新“发现、培育、认定、扶持、监测”工作体系,打造一批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累计培育200多家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其中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
四、创新驱动产业未来 南京专精特新企业专利信息数量位居前列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说更是安身立命之本,因为“专精特新”的代名词就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
2021年,江苏知识产权创造主要指标再上新台阶。全省专利申请量751654件,专利授权量640917件;PCT专利申请量716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17件,连续6年保持全国省区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99件,是全国平均的1.87倍。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专利信息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专利信息数量排名前列。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信息的城市分布来看,苏州、南京、无锡、常州,基于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位居前列。南京市作为首批入选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一,自2012-2021年,十年间,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18项,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8位,培育独角兽、瞪羚企业881家,一组组数字充分凸显出南京市科创道路的稳步行进。
图 5 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利信息地区分布
南京市创新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以发展本土自主品牌企业为目标,以“专精特新”为发展路径的新型发展之路,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护城河深的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为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提供有效支撑。
2021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专精特新十条”。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企业发展计划:企业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获得的1000万元以上项目贷款,按照贷款总额的1%给予贴息,单个企业不超过100万元;企业可享受年度累计6000万元额度的“零成本”民营企业转贷基金转贷;南京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可获得400万元补贴。
五、资本市场助力企业科技企业发展 无锡“集成电路军团”领跑江苏
聚焦“硬科技”,深耕“试验田”。这个定位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的独特板块,带着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正式掀开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崭新篇章。
三年来,江苏企业在科创板的发展壮大中展现了硬核实力:88家“江苏籍”上市公司拿下全国数量之“最”、取得跻身多项排名前十的佳绩。区域内上市公司累计实现首发募资总额1042亿元。(截止2022年8月)
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来看,目前,江苏省有20家相关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其中,苏州市以10家,数量最多,南京、无锡紧随其后,分别拥有3家;而从行业来看,计算机、而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研究和试验发展是行业分布最多,分布拥有5家企业。其中,“无锡制造”正在持续“聚焦”产业创新,加快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无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紧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步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倾力帮助企业在资本市场扬帆起航,有力推动资本市场“无锡板块”持续扩容提质。
2021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783.05亿元,同比增长25.5%,产业链规模领跑全国;整个集成电路产业拥有A股上市公司11家,全省第一,形成了“集成电路的无锡军团”。
随着无锡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无锡产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以其强有力的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发展潜力共同构成了无锡制造业尖兵。
目前无锡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家、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6家、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6家。通过长年积淀而来的工业体系、规模、质量优势,无锡正在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成长沃土。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未来,江苏将以“专精特新”为发展方向,引导政策、资金、服务等要素向中小企业聚集,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注1:本文所分析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工信部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示时所使用的企业信息和数据
注2:飞轮效应:企业持续、可良性循环的商业运作模式,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快速发展壮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