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汇聚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

2022-11-14 18:28:49 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入冬以来,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首批越冬的候鸟。这些候鸟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东方白鹳等,也有白琵鹭、小天鹅、花脸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些“湿地精灵”在水面上嬉戏、觅食,为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据介绍,它们大部分将在这里度过漫长的冬季。

成千上万只黑脸琵鹭、白脸琵鹭、普通鸬鹚飞临湿地。史道智 摄

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里下河腹部地区、兴化市西北郊,2016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复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公园总面积1304.80公顷,是以森林沼泽、草本沼泽为核心和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南部水上森林片区及北部洋汊荡片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兴化农村普遍刮起了一股水产养殖之风,“插草为标”“私开滥挖”“造圩成塘”等乱象丛生,河汊纵横的徐马荒湿地变成了一方方鱼塘。

2006年,受兴化菜花旅游节驱动,兴化市和千垛镇(原西郊镇)决定利用徐马荒湿地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徐马荒所在的千垛镇徐圩村对养殖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收回100多个“小塘口”,还原了6000多亩的核心保护区湿地原始风貌。接着,又紧锣密鼓启动了2000亩核心区生态修复工程,发动群众打通、平毁垛岸塘埂,畅通水源,原生态的徐马荒逐渐回到人们眼前。

白琵鹭、野鸬鹚同栖一树,共享美好生态。史道智 摄

2012年,兴化市作出以原生态为中心、发展徐马荒生态旅游的总体定位,并实施省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

近年来,景区持续加大原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重点实施徐马荒河道疏浚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禁捕、禁捞、禁种植,栽植、复壮芦苇500多亩,增加水草、蒲蒿、野藕、野菱等湿地植被,补充杂鱼、虾、螺、蚌、蚬等水生作物,重新构建湿地生态循环圈,并按规划设计“荒”字迷宫,打造水上游览通道。景区还配备了湿地专门管护人员,区域内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逐步形成。随着该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鸟类以及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丰富的生存空间,有力促进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2017年,兴化市启动退渔还湿工程,建设江苏兴化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公园湿地资源丰富,吸引了数量众多的水鸟在此栖息和停歇,其中包括东方白鹳、小天鹅、白琵鹭和花脸鸭等珍稀濒危物种。

据介绍,通过多年来的保护性修复,湿地公园徐马荒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物种极大丰富。景区千亩沟汊纵横、蒲草繁密、禽鸟起落,湿地风貌独特,自然风光优美,物产丰富多样。仅鸟类就有3万只左右,鸟窝随处可见。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