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江水商业电讯(11月29日 北京 裴少铭)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呈现出怎样的竞争格局,各家车企的竞逐赛点又是什么?为弄清这一系列问题,裴少铭先生最新撰写了《新能源车:一超格局 多家挑战 三大赛点》一文。该文11月28日在《中国工业报》发表(节选)。现将原稿全文发布如下:
《新能源车:一超格局 多家挑战 三大赛点》
“10月新能源销量榜出炉:特斯拉仅排第八”
“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洗牌”
“狂飙的电动车,减速了”
……
近期,有关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讨论成为舆论热点。
那么,当前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市场到底处于怎样的竞争格局中,备受舆论关注的造车新势力究竟表现如何,未来市场的赛点有哪些?
市场竞争:存在“一超”格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零售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新能源汽车终端消费市场零售量排名前10的车企依次为比亚迪(002594)、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000625)、广汽埃安、吉利汽车、哪吒汽车、奇瑞汽车、特斯拉中国、赛里斯汽车、蔚来汽车。
今年前10月,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的确排名第一,终端零售量为1358645辆;而在比亚迪之后,第二名为上汽通用五菱终端零售368748辆;排名第三的则是特斯拉中国终端零售335351辆。第四名至第十名分别为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哪吒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601633)。
汇总分析上述零售数据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出现“一超”格局。一超即比亚迪,其新能源汽车的终端零售销量远远领先其他车企,是第二名上汽通用五菱的近4倍,是第三名特斯拉中国的4倍多,是第四名吉利汽车的近6倍,是第五名广汽埃安的6倍多,是第六名奇瑞汽车的近7倍,是第七名长安汽车的近9倍,是第八名哪吒汽车的近11倍,是第九名小鹏汽车和第十名长城汽车的13倍多。
上述“一超”格局的特征,同样体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手持订单上。
天风证券最近跟踪调研了8家新能源汽车企业10月前4周的手持订单情况。他们发现,有一家车企订单数据超过了20万辆,具体数值在20万至25万辆之间,而其余7家接受调研的新能源车企订单量均在5万辆以下。
尽管天风证券(601162)拒绝透露他们所调查的8家新能源车企名称,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外界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格局的判断:因有手持订单因素存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超格局必然持续。
竞争秩序:高速成长的挑战者很多
零售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群雄逐鹿,各品牌车厂鼓足干劲,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10月份,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取力度令人瞩目,其零售增幅排名第一,同比增长408.4%;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的是赛里斯汽车,同比增长399.8%;排名第三的吉利汽车同比增长310.2%;排名第四的蔚来汽车同比增幅174.3%;这四家企业的同比增幅均超过排名第五的比亚迪(同比增幅为159.4%)。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是与比亚迪长期竞争的自主品牌车企,其在零售市场取得如此高的销量增幅,对比亚迪无疑是一种压力。而赛里斯汽车和蔚来汽车后发先至,单月零售销量着实让一众前辈车企大佬为之侧目。
上述数据反应的只是10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市场短期动态;而前10月终端零售市场增幅则可彰显各品牌新能源汽车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以及相关车企的市场成长速度。
零售数据显示,2022年前10月,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零售增速最高,同比增幅达到350.8%,排名第一,超过排名第二位的比亚迪112个百分点;而奇瑞汽车的同比增幅紧随比亚迪之后,排名第三,同比增幅为213.8%。
在前10月零售增幅TOP10表单中,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问鼎前三,这对比亚迪来说应予重视。
造车新势力:后起之秀 长速不低
从零售数据看,频繁出现在大众传媒市场,备受舆论关注的造车新势力,确实迸发除了高速成长的锐勇之气。但是数据证实,他们在零售市场的销量离传统自主品牌车企还有较大差距。
据统计,在10月零售量TOP15表单中,哪吒汽车排第六名;赛里斯汽车排第九名;蔚来汽车排第十名;理想汽车排第十一名。
在前10月份零售量TOP15表单中,共有5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入围其中:第八名哪吒汽车;第九名小鹏汽车;第十一名理想汽车;第十二名零跑汽车;第十三名蔚来汽车。
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总体销售情况,长城证券(002939)分析师刘欢也根据该机构的独立调查结果给出了分析:长城证券调查的8家造车新势力车企均已公布10月份销售数据,其销量合计10.24万辆,同比增长了110%;而8家前10月的销量合计为83.75万辆,同比增长124%。
新赛点一:多条路线融合发展
“对于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势头,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管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副秘书长王都分析道,尽管造车新势力10月份零售数据走弱,看起来好像有失速趋势,但从长期看,这些企业的零售数据还是往上走的,这是大趋势。
王都说,当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多条路线的选择问题。而比亚迪零售销量走高,证明了厚积薄发、兼收并蓄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比亚迪在发展过程中曾经踩过很多坑,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品设计,各方面都经历过多次迭代升级。反观造车新势力,他们大多具备互联网基因,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更适合自身发展、成本更低的销售网络,还可以通过大数据辅助进行更时尚的产品设计,创新商业模式。总之,新势力与传统车企间,确实有很多路线区别。至于孰优孰劣,一定是由消费市场说了算。未来,不排除各种路线彼此借鉴吸收、融合发展的情况。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外形设计就在不断借鉴新时尚,功能设计也在走智能化路线,而动力系统更是坚持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两条腿走路的方向——在混动领域,其DM-i超级混动及DM-p王者混动技术日臻成熟,在纯电领域,刀片电池、e平台3.0、CTB等技术也取得了成就。比亚迪的畅销确实与其兼容性战略布局密切相关。
新赛点二:警惕境内市场爆发价格战
对于10月份造车新势力的销量走软,长城证券分析师刘欢结合最近动态给出的预警提示值得关注。
刘欢认为,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量走低固然有疫情影响的因素,比如很多地方的车企停产等。但是,与疫情因素相比,来自特斯拉的价格竞争尤其忽视不得。
根据招银国际的数据,10月份Model 3和Model Y的产量为87706辆,特斯拉中国已向客户交付了71704辆新能源汽车,同时还有16002辆未售出,特斯拉中国投产以来首次产生如此之多的库存积压。为此,该企业11月初先是宣布全系车型果断降价,最高降幅达3.7万元;很快又宣布促销方案,如果购买现车,尾款降4000至8000元。
对此,刘欢分析认为,特斯拉的降价促销很可能会引发国内新能源车市的降价潮,未来行业竞争或进一步加剧。
对于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王都提示,价格确实是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重要手段。美国人曾经测算过,乘用车每辆降价5000美金,销量就会增加1倍。但是,汽车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定价自然会高。市场现有的价格体系,是各家企业经过反复精算确定的,未来行业定价一定要理性,要全力规避红海战略。
新赛点三:开发境外市场溢价利润
同样都是新能源车销售市场,境内与境外却有两番光景。
中国工业报从东吴证券(601555)获悉,该机构近期正在重点关注境外新能源车溢价销售的行情。他们透露,当前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售价整体高于国内,这非常值得车企重视。
据了解,目前MG公司在欧洲大陆20个国家在售车型MG4,其售价与国内相比,溢价率为47.98%;其在英国销售的MG5与国内市场相比,溢价率为213.20%;而在其他地区销售的MG ZS SUV与国内市场相比,溢价率为89.72%。
比亚迪在挪威、德国、荷兰销售的TANG,与国内市场相比,溢价率为48.58%;在欧亚各国销售的YUAN Plus/ATOOS与国内市场相比,溢价率为50.91%。
蔚来汽车在挪威销售的NIO ET7与国内市场相比,溢价率为9.05%。
小鹏汽车在挪威销售的XpengG3溢价率为44.13%、XpengP7溢价率为5.56%;在北欧四国销售的XpengP5溢价率为45.25%。
吉利汽车在欧洲、中东销售的领克LYNK&CO与国内市场相比,溢价率为13.26%。
据分析,目前中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占全球市场的70%,尤以比亚迪和特斯拉中国两家的全球市场份额为多,紧随两家之后的是五菱、大众、宝马、起亚、奔驰、现代等企业。
对此,东吴证券行业分析师黄细里提醒,当前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尚处于早期初步竞争阶段,市场重心主要在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在中国以外的亚洲、澳洲、拉美、非洲等地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基本为0。我国主流车企和造车新势力,未来应重点关注这些境外市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仟江水电讯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