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农业生产,粮食,这个生存之源,正在经历着总体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考验。就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我国先后经历了1.1亿亩冬小麦晚播、长江中下游60年未遇的高温干旱。但即便如此,在全国粮食生产的维度上,我国仍旧实现了增产。我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全球气候变化又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粮食?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团队首席专家刘布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气象灾害防控团队首席专家刘布春。受访者供图
全球气候剧变 正深刻影响农业生产
农业是依赖自然的产业,尽管农业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气候的变化,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农业。刘布春介绍,“从全球看,气候变化是总的趋势。有利有弊,利的方面,变暖意味着热量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有好处。比如一些寒冷的地区,原来种一季尚有不足,现在一季有余,生产方面的规划布局,就有了更多的余地。弊的方面,气候变化,使得许多原有的种植经验需要改变,许多地方的种植品种、方法乃至时间等,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在很多年以来,这一现象就被科学家们所注意,并进行了很多研究。举例来说,气候变化下,需要不断调整适应新环境的品种,如果原有的品种适应性不强,而又没有及时调整,就可能出现减产。玉米也一样,玉米在出雄、吐丝阶段,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就可能影响授粉,进而导致减产。”
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农业生产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刘布春说,“华北地区的暖干化,对这一区域冬小麦、玉米的种植影响,正在逐渐凸显。西北则出现了暖湿化的趋势,这对当地的粮食生产有很好的助益。东北地区,早霜的影响正在逐渐变弱。在南方,季节性的干旱叠加高温,对粮食的单产影响较大。”
今年粮食增产 由多重因素影响
2022年的粮食生产,先后经历了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南方罕见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但全国粮食依然实现了增产。
刘布春表示,从气象影响的角度看,最终的全国增产,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是面积增加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加1051.9万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去年秋季,受秋汛影响,1.1亿亩冬小麦晚播,但随后的冬季气候温暖,这对晚播造成的影响,起到了极为有利的挽救作用,再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救灾减灾措施,冬小麦生产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今年南方的大旱,对早中稻、尤其是早稻的影响确实较大,但早稻的面积本身比较小。同一时期,我国东北、华北气候条件较好,玉米、水稻等都实现了丰收,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南方玉米和水稻减产的负面影响。”
农业科技进步应对全球气候变局
全球气候的变化仍在持续,未来,区域性的极端天气仍可能频繁出现。对此,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
“农业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大范围内,还可以通过互补,实现粮食产量的总体稳定。”刘布春说。
同时,应对区域性极端天气气候,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的农业生产方式,“比如培育不同抗性的品种,今年南方的大旱和高温,使得耐旱耐高温的水稻育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事实上,我国科学家在此前已经培育出不少这方面的品种。再如东北,气候变暖之后,早霜的影响降低,这就意味着,一些地方的种植模式在不断改变,事实上,当前因早霜受灾的现象已经很少。在华北,温暖的冬季越来越普遍,许多地方开始推广晚收晚播技术,玉米晚收一周,产量就可能有较好的提升。相应地,冬小麦也相对晚播,可以预防冬天生长过旺、保障来年的产量。此外,还有很多相关的技术,如玉米密植技术、耐密植品种,对增产有很好的帮助。”
科技的发展,让农业生产不断适应着气候的变化。刘布春说,“从长期看,应对气候变化,宏观方面,要做好预案,有规划地调整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如产业布局,需要从大食物观出发,考虑到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从短期看,一方面要注意技术的推进和研发,一方面也要从政策方面,更多关注和支持农业生产。如金融政策,对保护种植者利益,保持生产积极性有很好的帮助,再如防灾减灾政策,更多的、更长远的准备,更有利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