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必须打破传统金融的“大坨子” 首个交易所落地澳门

2022-12-15 01:47:46 21世纪经济报道 

粤澳新金融发展非常看重金融科技与资本力量的强强联合。特别强调“科技为器、金融为本”的理念,金融的本职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以科技来推动金融的普惠性。

编者按

2019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大湾区资本市场平台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完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以及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等具体目标。我们重磅推出《湾区金融大咖说》高端对话系列,计划采访大湾区金融行业的领袖大咖,针对大湾区金融发展的热点议题进行深度解读。第一期,我们独家专访了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本期推出第二期,我们独家专访前香港交易所CEO、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听听他对金融创新、对打破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看法。

在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风尘仆仆的李小加。

这位港交所前“掌门人”的个人履历颇为丰富,干过石油工人、当过记者、做过律师,并曾在摩根大通担任过高层,堪称香港金融界的传奇。一年前,他正式卸任港交所CEO,毅然踏上了创业之旅。

李小加曾坦言,掌舵港交所的十年是他人生中“最兴奋和有意义的日子”,带领港交所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推出沪深港通、债券通,大刀阔斧地推出新股改革,迎来了阿里巴巴、腾讯在港上市,香港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地。

然而,作为金融市场的顶层领导者的经历,亦让他深刻理解了传统金融体系的痛点——金融资本无法触达大量的小微企业。“要想打破小微金融的困局,必须把传统金融这个‘大坨子’打碎,越碎越好。”他坦言。

为此,自称“水利工程师”的李小加创立了专注投资中国小微企业的金融平台——滴灌通。相比传统投资机构寻找“参天大树”,滴灌通不断拆分小微企业的单位,把资金投到了门店这种最微小的“细胞单位”,让金融触达经济的深土末梢,滴滴精准灌溉。

李小加在采访中透露,滴灌通的门店投资速度远超预期,得到了投资者和市场的积极反馈。截至2022年11月30日,滴灌通已经签约连锁品牌170多家,签约实体门店近1800家,覆盖零售、餐饮、服务、文体四大领域,遍布中国31个省份140多个城市。

然而,这些傲人的成绩在李小加的眼中仅仅只是开始。11月30日,滴灌通宣布已获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将于澳门设立金融资产交易所。据了解,目前滴灌通交易所的技术平台已搭建完成,未来几个月将从会员纳入开始筹备,并进行最终规则的整合及产品上架准备,最快于明年第一季末开始营业。

资料图片

澳门交易所落地

《21世纪》:滴灌通(澳门)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会员主要是针对哪些群体?

李小加:会员主要为金融机构,背后的参与者/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专业个人投资者,不包括散户。

《21世纪》:未来该交易所初期会推出哪些类型的产品?何时会考虑开放给散户投资者?

李小加:首期推出的产品是交易所可交易的每日收入分成合约凭证(Daily Revenue Contract Certificates/DRCCs)或DRCC的资产包,对应的是海量小微门店的每日收入分成权益。目前暂无计划开放给散户投资者。后续阶段,交易所会探索提供其他权益类金融资产的交易及相关服务。

《21世纪》:为何会选择在澳门设立该交易所?

李小加:滴灌通在澳门获得交易所牌照是国家和澳门政府对滴灌通模式的认可和支持。也说明了滴灌通模式对于粤澳现代金融生态建设。特色金融服务创新方面可以有所作为,能够成为金融服务实体、构建大湾区多层次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新支点。

从滴灌通布局落地的角度,澳门有两个很显著的好处。第一,澳门拥有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无外汇管制,同时较少条条框框的历史包袱,澳门横琴跨境双向的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具备很好的时代机遇,澳门刚刚发布的2023年施政报告中特别强调“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的重要,其中现代金融就是“+4”领域的重点发展产业。澳门金融产业的发展必须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群体,走一条与香港、深圳不同的“特色金融”的发展之路。在这一点上与滴灌通非常契合,更容易以新思维、新市场、新技术为突破,走出一条创新的道路。

第二,落地层面。澳门横琴合作区在金融产业的发展思路包括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创新跨境金融管理体制、简化投融资管理程序。QFLP跨境股权投资渠道双向拓展等方面,在具体业务落地上,具备很好的政策和便利。

粤澳新金融发展非常看重金融科技与资本力量的强强联合。特别强调“科技为器、金融为本”的理念,金融的本职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以科技来推动金融的普惠性。而这也恰恰是滴灌通的核心理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创业就是每天挑战

《21世纪》:你当时卸任港交所CEO时曾经说过不想再打工,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现在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感受怎么样?

李小加:一个事情干了很长时间也该换换环境了。主要也是觉得想做一些事情,站在中央市场的这个视角久了,你可以看到很多大的发展趋势。你很想让这个市场能跟得上,但比较难。后来就觉得,想要做一些新的市场尝试的话,可能得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去做。那就是该创业的时候了。

《21世纪》:你创业一年多时间,遇到过最大的挑战有哪些?

李小加:挑战是每天都有了,因为这整个是一个新的事情、一种新的方式、新的投资基础设施,然后要找到一种新的投资产品,这个产品能广为接受,所以每天都要想很多事情,然后去探索。最后,还要跟市场进行不断的碰撞,然后最终找出这样的方式来,很有意思。我不觉得是什么挑战,是一个很强的好奇心驱动。

《21世纪》:一个成功或者优秀的创业者,相比之前作为CEO,需要具备的特质有哪些不同?

李小加:作为港交所这样的中央市场运营者,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市场的一切都要想得到。这个金融市场好像一群狼在雪山上走,最强大的这些大银行、机构,在最前面披荆斩棘地往前冲,老弱病残很多在中后方,但这个断后的狼是最强的,一般是交易所,或者是基础市场的运营者。有一个大问题是它没有能力把老弱病残甩开,你要改变市场,得要拉着大家一起往前走,市场的运营者要把市场拼命地往前去推。你的权利很大,但你的责任也很大,你能够产生对市场很巨大的冲击力的改革,但(这)也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

创业后最大的感觉,因为这件事是完全崭新的,每天都得接受新的挑战。自我解放的感觉很大,但是你的压力也很大。在中央市场的时候,你知道一旦这个事情进行了咨询以后,一定会把它落实。自己创造一个新型市场的话,那还得要真正地想清楚所有边边角角的问题。然后让所有的参与者可能的需求和产生的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当然,好在我们这是一种新型投资,每日收成合同(DRC),这意味着你每天回钱的本身就是一个新的信息,这种投资方式等于每天都在退出,反馈的速度和机制很强烈。你也很快知道你的投资是否正确。

“诸葛亮”和“臭皮匠”

《21世纪》:相比传统的VC、PE模式,滴灌通放弃了行业研究惯性,而是基于大数定律来简化投资决策过程,你们只关心两个信息点,回本周期和平均经营期限,这套方法论在实际投资过程中验证的成效如何?

李小加:你说这个很重要,就是大数准则。传统的PE和VC投资者投进去以后,实际上是投了一个诸葛亮,他帮你分析,而滴灌通是一堆“臭皮匠”,我们不懂哪个小店好哪个不好,但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数据分析,靠每天把事情拆到每个店,把收入拆分做一个规律性的大判断。我们跟这些小店谈的时候,就是谈一个时间轴和参与比例的下降幅度之间的关系。我反正投很多这样的店,总有一、两个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的整个组合都很好。

《21世纪》: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在市场上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钱,为何要选择滴灌通的钱?你如何定义好钱与坏钱?

李小加:世界上有两个极端,银行要的回报是有限的,收个利息就完了,就意味着它对风险是非常在意的,天天想的都是把坏账降到最低,关心对方能不能还上钱。另外,VC、PE们可能是十个项目七、八个都不好,但是成功的那一、两个,可能100倍的回报,他关心的是有没有巨大的回报,风险无所谓。我是在中间,他们是在找参天大树,或者投的事情至少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是,我只是投瓜,春天来冬天走。只要在它这个短的生命周期中,我们能拿到合理的回报。

《21世纪》:套方法论现在验证得怎么样?目前合作门店的生命周期和回本周期如何?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大约在哪个范围?

李小加:我们有个百千万计划,一季度过百,今年上千,明年上万。百计划是跑通这个系统,千计划就是找到问题找出方案,开始进行模块化和数字化。今年本来是(完成)千计划,但速度之快我们自己都很意外。今年8月底就(完成)千计划了,年底估计大约一千七八百。我们现在每个月的投放能力差不多已经到三四百家了,到年底应该到500家,明年年中应该能上千家。万计划基本上是大规模,真正批量地推出了。

模式共鸣

《21世纪》:当下整个资本市场都在经历寒冬,滴灌通此前吸引了很多重量级的投资者,目前在融资端的情况怎么样?

李小加:我觉得大家都很明白传统金融的挑战和问题,我们这样一种新型的模式,在理念上、逻辑上,大家都有很多的共鸣。同时,如果成功了,能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无论是共同富裕,支持劳动者创业,(还是)影响力投资。

《21世纪》:在你的主导下,港交所此前推出了18A章生物科技类公司的上市改革,成绩有目共睹。近期有消息指港交所研究放宽大型科技公司的上市标准,如果改革成功,将对香港市场带来哪些改变?根据你以往的经验,应如何平衡监管与市场的关系?

李小加:肯定都是向好的方向在发展。首先当时最核心的是解决眼前规模最大的和效果最大的,18章A是一个板块,VAR(同股不同权)又是一个大板块,这两个板块属于巨大的需求已经在,要赶快把障碍拆除。如果说这个企业还没有收入,也没有其他办法能确认的话,可能要靠规模。没有收入的公司很多,硬科技的公司也很多,但是没有像18A有一个药品监管者来帮你把关,怎么来平衡监管风险?至少市场已经认为你很大了,就是说大家有很聪明的人已经把钱给你,让你变成这么一个大公司了。监管者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相信市场的聪明人的判断。

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轨迹清晰

《21世纪》:在你的带领下,香港资本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亦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地。未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如何更好“立足中国、连接全球、拥抱科技”?未来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

李小加:我觉得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整个轨迹都很清晰,一直在往前走。这个市场需要把有些障碍去掉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多特别的干预政策。比如有些核心的普通法系,保护司法独立,高度的市场运作机制,这些东西我们一直都没变。这两年的挑战都和这个市场本身的关系不大,都是地缘政治的挑战、疫情的挑战、全球货币政策的挑战等。全球范围的金融市场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未来一两年一定是不平凡的,是动荡的。

《21世纪》:你曾说过香港是你的家,从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你也在香港工作生活了20多年,你觉得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何在?

李小加:(香港)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是最国际化的中国市场,或者是最中国化的国际市场。如果你热爱中国的一切,也热爱世界的一切,你不想失去一些国际上的事业和习惯,每天的生活你又能够感觉到祖国的存在和家乡的机会,和你在这里面能够发挥的作用,没有一个地方能(像香港)让你有这样两种感觉。香港就是永远感觉你人在中国,心系世界,也是人在世界心系中国。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

《21世纪》:滴灌通的创业计划是不是一定和香港有关?香港在其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李小加:滴灌通的这种模式目前投资的底层资产,这种模式目前只能在中国,因为中国现在是个无现金的社会,我们这个模式要求你的收入是数字化的,可以截流的收入,在全世界其他所有的经济体中还有大量的现金存在。这也是中国众多的数字化经济,一定能够让中国在资本市场上翻开一个新篇章,在里面我们一定是领导者,别人会跟着我们走。

我很希望在金融市场上,中国第一次有机会重塑游戏的规则,以这种形式投资,才能真正让金融回归实体、回归土壤,支持我们经济生活中最基础的毛细血管末梢的小微(企业),那才是我们最有活力的经济基础。如果滴灌通的模式能够广为推广,真正成为一种可以上量的大规模的投资方式,再一次造就新一轮的对中国的投资。这种投资不再是华尔街的游戏,是真正的钱和实体、钱和深土、钱和小微之间的深度联系和投资,让投资回归本质。

(作者:朱丽娜 编辑:李艳霞)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