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天湿冷,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间工作室里,炉上清水翻滚不息,壶中茶水绿色渐深。进入12月中旬,85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玉露传承人杨胜伟,忙着写自己的年度总结。在即将结束的2022年,他手把手教授了33个徒弟制茶技艺,无偿帮助15家企业改进生产线,在八期培训班上先后给600余名学员授课。
不同于家传的非遗传承人,杨胜伟是农业院校里走出的制茶师。从1959年在恩施农校任茶学教师起,他便走上了制茶学茶教茶的传承道路。63年时间里,他培养了1080名茶叶专业学生,退休后手把手带的学生超过3000人。
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作为子项目名列其中。杨胜伟说,“我作为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深感肩上多了一份对人类的责任,唯有尽我余生,将恩施玉露茶的工艺和历史一直传承下去。”
杨胜伟。受访者供图
科班出身的非遗传承人
巫山和武陵山在恩施境内绵延上百里,使得恩施多山谷沟壑。1937年6月,杨胜伟出生在咸丰县坪坝营镇一个偏远山村。
杨胜伟记得,少年时候,每到四月中旬,他便会背起竹篓随父亲去山上采茶,在山路上一走就是一整天,“回家后,父亲用猪油炸茶叶,再加上盐、葱、蒜,掺上水做成汤。我们干了一天活回家,一顿能喝好几碗,解乏还解馋。”
“我小时候,不知道长大要做什么工作,发现家里人都很喜欢喝油茶汤,就随口说,长大了要学制茶,做出好喝的茶让家人喝。当时童言无忌,没想到长大后,制茶成了我一生的事业。”杨胜伟说。
1956年9月,杨胜伟成为恩施农校的一名学习茶叶知识的学生,三年学业期满,他成为恩施农校的老师。1959年,他被选派到原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部分院系的前身)深造,四年后,他谢绝浙江农业大学的挽留,回到恩施农校担任授课教师。
恩施玉露创制于1680年,一开始被人们称为“恩施玉绿”,直到1938年,才更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分为摊放散热、蒸青、扇干水汽、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背火提香、拣选9道工序,将9道工序连贯做下来,需要七八个小时。
大多制茶师是通过家族的活动来参与传承的。比如在家庭中,饮茶、敬茶等相关礼俗由长辈传授给下一代,一些技艺通过长者口传身授实现代际传承。但杨胜伟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实践掌握的制茶技法。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做茶是1958年的春天,当时他和同学到恩施园艺场实习。园艺场里人多茶少,他们一天每人只能学搓一手玉露。从此杨胜伟爱上玉露茶的制作,在学习期间,他跑遍恩施城周边农村的茶厂,求师傅们让他搓上一把过过瘾。毕业时,杨胜伟已经是玉露茶制作的能手。
在求学生涯中,他得到了我国著名茶学家张堂恒和庄晚芳的知识传授。1917年出生的张堂恒,是我国茶学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开创性地提出“茶叶鲜汁”加工,把传统干燥茶叶转化为茶鲜汁,为茶树鲜叶多种利用开创了途径,由此引入茶饮料、茶叶食品等概念。1908年出生的庄晚芳,则是我国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非遗传承也需要文化知识。在多年求学中,除了制茶技艺外,我还接触了化学、生物、栽培学等领域,这些知识都让我在研究恩施玉露制茶技艺中受益颇深。”1973年,他与茶叶专家陈先训编写《湖北省茶叶生产与初制》一书,其中,“恩施玉露”部分就是杨胜伟根据自己多年生产实践经验撰写的,也是我国关于“恩施玉露”传统制法的第一部工艺著作。
经1200次手工揉捻成的玉露茶
不同于普通绿茶,恩施玉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蒸青针形绿茶。杨胜伟说,蒸青就是蒸汽杀青,通过高温蒸汽破坏摊放散热后的青叶中酶的活性,使叶子变软、散发青草气味。“蒸青一般为45至50秒,蒸青前要确保水充分沸腾,温度要保持在100℃,不能着急,若没到温度就投叶,它的品质就没法保障。”
据传,1680年,家住恩施芭蕉的蓝氏后人蓝耀尚从饭甑上得到灵感,采用当时已经不为人所用的“蒸”的方法制茶,自此玉露的工艺逐步定型。342年里,恩施玉露制茶技艺逐渐成熟,名声也从山野中走向都市。
冲泡多次依然茶香弥漫,是恩施玉露的特点。这一片叶子,在经过高温后,还要经过1200次的手工揉捻、整形上光,才能使其形状如松针一般,达到好品质。杨胜伟说,他在退休前,经常通宵制茶,将传统九道手工工序一气做完。
“相比机器制作,手工做的茶叶会更圆润。但机器制茶也有优点,比如茶的颜色会更绿,茶条的紧致感会更好。所以手工制茶很考验人的手上功夫,要人随时观察茶叶的干湿软硬,从而决定自己用力的大小和时间长度。也就是说,人要用心和茶交流,这样做出的茶才能合人心意。”
起初,恩施玉露的传承方式是同姓家族内部传承的,只有当两个异性家族联姻,制茶技艺才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1938年,中国茶叶公司在恩施建成实验茶厂,湖南长沙人杨润之出任厂长,正式将玉露的工艺固定了下来。1939年开始,杨润之在茶厂培训授徒,恩施玉露便开始由家庭传承演变为社会传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茶叶市场放开,恩施玉露的加工销售市场一度出现混乱现象。有人买市场上的炒青、珍眉改制成玉露,从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但恩施城关镇、五峰山、头道水、高桥坝、飞机村等恩施玉露核心产区,仍坚持蒸汽杀青的传统工艺做法。
为了将恩施玉露传承下去,杨胜伟不仅坚持传统工艺做法,还将传统工艺向向书兰、蒋子祥等下一代传人传承下去。在杨胜伟60余年的教学中,已有600多人能够掌握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业精于勤,艺高在练。任何人学恩施玉露,只要肯反复练习,都能熟能生巧。就像叶子一样,经过千次揉捻,才能成好茶。”他说。
非遗在技术创新中传承
退休后的日子,杨胜伟忙碌于向社会传授他的技术经验。在举办的数百期培训班里,有数万人次参加培训。但同时,他也在思考,这项非遗项目如何在新的生产工具和消费市场中传承下去?
在1949年之前,恩施玉露制作的各个工序,全是运用传统制作技艺或手工操作完成,生产效率很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恩施玉露难以走出大山,长期“藏在深闺无人识”。1950年至2005年,恩施玉露的生产模式进入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单机作业”阶段,原先手工操作的炒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焙火提香工序,得以通过滚筒复干机、揉捻机、烘干机等完成。
2006年,在杨胜伟的主持下,《恩施玉露新工艺新技术研究》课题完成,实现了恩施玉露半机械化生产。2009年,恩施玉露实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将来,行业仍需在做好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的前提下,坚持创新下去,最终实现恩施玉露加工全过程的自动控制。”杨胜伟说。
长期以来,恩施玉露制作手法全靠师傅带徒弟口授,这使产品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2014年,杨胜伟完成茶学专著《恩施玉露》,首次提出加工恩施玉露的“工艺温度域”“偶数法则”概念,系统总结了操作技术,进一步规范了操作规程。2018年,恩施玉露等茶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恩施玉露走向世界舞台。当年,经中国农产品(000061)品牌研究中心评定,恩施玉露品牌价值已经较2009年的1.87亿翻了近十倍。
见证了恩施玉露60余年的发展,杨胜伟认为,尽管他已经85岁了,但只要还有能力,就要把宝贵遗产传承下去,“作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传承人,不应当把所会的技艺作为个人谋生的本钱,而应以它为本领,服务于茶产业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追求共同富裕。”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