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收官 各地亮出成绩单

2023-01-06 07:53:48 第一财经日报  祝嫣然

  始于2020年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正式收官。近段时间以来,北京、河北、湖南、贵州等地纷纷发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绩单。中国交建(601800)、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也在此前宣布完成了三年行动主体任务。

  站在新起点上,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蓄势待发。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国资委党委近日召开的扩大会议指明了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重点。国资委明确,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

  各地发布改革成果

  三年行动以来,各地国资国企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做实做强实业,建立进退有序的国有资本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加快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

  湖南国资系统从推进战略性重组到专业化整合,再到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动作不断。目前,省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由24家调整至18家,资源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户均资产、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由543亿元、220亿元、12.6亿元提高到760亿元、300亿元、15亿元。

  在完成五组集团层面战略性重组基础上,广东省大力推进集团之间和集团内部专业化整合,完成清洁能源、电子制造、汽贸等多个板块共计105户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

  在国企改革的推动下,山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历史性突破,推动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特色板块集中,大力度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组建山东铁投、山东机场等企业,完成了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000951)、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等重组。

  通过三年综合施策,北京国企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实施286项混改,引入京东、宁德时代(300750)等非公资本超900亿元,市属混合所有制企业比例近73%。首钢绿能、首创水务、华夏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公募REITs成功发行,占到全国总数的20%。借力资本市场,通过IPO、重组、收购等新增9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增至71家,市值超1.5万亿元。

  三项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破局。面对活力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各地国资国企抓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推广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市场化用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北京1.5万名经理层成员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新进员工全部实现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全面实施。

  国资国企改革继续深化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此前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大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国资国企发生了一系列战略性、转折性、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彭华岗强调,国资监管机构和各级国有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下更大力气纵深推进国企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和坚定实践者。

  《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提到,中央企业集中力量破解一系列制度性、程序性难题,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从法律上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使企业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得以确立,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等全面升级。实现了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首次实现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总体解决企业办社会和历史遗留问题三大历史性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第一财经表示,核心竞争力将成为衡量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新标准。下一步,现代企业制度将成为国有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是改革的着力点。

  李锦分析,国资改革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进行深层转变,促进国有资本增长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国企改革要提升内部生产和管理效率,完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围绕人才的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等进行制度设计与优化,营造有利于科研人才交流与成长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提高改革效率,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深化分类改革也是新一轮行动的重要举措,更是因企施策推进改革的基本前提。近年来,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子企业按照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和公益类三个类别,全面完成功能界定与分类。各地也都结合实际基本完成了相关工作。

  关于下阶段的改革任务,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告诉第一财经,需要在以下几个领域发力:一是想方设法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加快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布局与发展,培育打造一批优势产业;三是将研发投入优势转变为创新产出优势,涌现更多优秀创新成果。

  多地也明确了下一步前进方向。比如,根据近日出台的《黑龙江省地方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方案(2022-2026年)》,黑龙江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国企改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突出问题。到2025年,黑龙江省国资委出资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倍增和双倍增。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