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走向终结,2023年伊始,工厂加快步伐复工复产、城市烟火气涌现、消费活力加速释放,企业对未来发展呈现乐观预期。有外媒称,“中国经济将实现比预期更快的复苏”。
站在更宏观的视角,产业化升级的大潮不可逆,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趋势不会变。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云计算正在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那么,云计算如何才能深入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中国经济复苏的脚步?
“百度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进行全栈布局的AI公司。百度AI技术架构分为四层: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和应用层。这个技术架构,越往下越通用,越往上越专用。更通用,意味着不断降低行业使用技术的门槛;更专用,则是深入产业去深化应用。”在1月10日的2022百度Create大会上,李彦宏给出了百度的解题思路。
将理念付诸实践,百度智能云正在凭借云智一体的独特优势深入到产业中,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低门槛的获得前沿的AI技术与数字化经验,可以说把“降本增效”在产业中进行了复制。
从多个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中可以看到,2022年百度智能云成绩斐然,同时在AI公有云、对话式AI、AI工业质检三个领域蝉联中国市场第一,并在金融云、智慧城市、数字人、物联网等多个核心领域居领导者位置。
连续四年居AI公有云市场第一,实现AI标准化赋能产业
随着企业拥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践的持续深入,企业也都愈发清晰地意识到,拼凑组合而成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难以发挥最佳性能和效率,芯片、深度学习框架、大模型等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巨大且缺乏且相关人才,企业生产场景复杂多样、数据孤岛等现实问题,至今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
这些问题,拖累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展。麦肯锡在全球范围调研了800多家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展后,得到的数据是:尽管已有70%的企业启动了数字化,但是其中的71%企业仍停留在试点阶段,85%的企业停留的时间超过一年以上,迟迟不能实现规模化推广。
面对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现实技术困境,李彦宏表示,让AI技术通用性越来越好,开发和应用门槛进一步降低。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也在此前谈到:“需要云计算厂商标准化地输出智能化的底层能力,把芯片、大模型、深度学习框架等高门槛的技术,变成像水电能一样供客户按需取用。”
标准化意味着行业通用性,对此,百度智能云在2022年进行了两大关键动作,一是全新推出“云智一体3.0”架构,二是在国内发布首个全栈自研的AI基础设施“AI大底座”。
从公开信息来看:“云智一体3.0”架构,形成了一套“芯片-框架-大模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闭环路径,每一环都有关键自研技术,每一环之间都能形成信息反馈,通过不断获得反馈,实现端到端优化。
百度AI大底座则在AI IaaS层,整合AI芯片“昆仑芯”,在AI计算、存储、加速、容器方面进行系统优化,提供高性价比的算力,承载海量数据的处理、超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在AI PaaS层,整合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及百度文心大模型,打通百度的样本中心、模型中心、AI开发平台、AI服务运行平台,实现从数据存储到模型训练、生产、部署、测试的全链路、批量化生产,面向企业模型开发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这两大动作,让百度智能云实现了将自身拥有的基础设施能力和人工智能能力进行整体打包提供,而在底层核心技术所具备的通用性特征支撑下,AI大底座所提供的各项能力也的确大幅降低了企业开发和应用门槛。
"AI大底座"支撑下,市场给予了百度智能云积极反馈。IDC最新发布的《2022 H1中国AI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稳居第一,整体市场份额占比28.1%,这是百度智能云连续四年市场份额第一,并且在人体人脸、图像视频两个规模最大的子市场继续保持第一。
同时在增速最快的对话式AI市场中,百度智能云也保持强劲增长。在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1年中国对话式AI市场报告》中,百度智能云增长指数、创新指数均排名第一,稳居市场领导者梯队。
面对企业对端到端模型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需求的爆发增长,百度智能云能够提供多层次、全流程的产品能力支撑。在《2022年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人工智能生命周期软件工具和平台供应商》评估报告中,百度亦凭借领先的AI中台和AI开发“双平台”,成为报告中唯一入局的中国科技企业。
深入十余个产业,聚焦产业核心区场景,多领域蝉联市场第一
在提供底层技术降低开发门槛的同时,百度智能云亦深入产业,将在实践中积累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和算法模型所形成的标准化的、通用的应用能力,输出到各行业,助力不同行业内的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李彦宏在2022百度Create大会上表示,让AI得以深入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从公开信息来看,百度智能云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解决方案,已深入工业、金融、能源、智慧城市、数字人等各行各业。
工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而百度也深深扎进工业,聚焦在安全生产、质量管控、能耗优化、智能调度、生产管理等核心场景,通过云智一体为工业企业的提质增效做着深入探索。
百度智能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物2.0累计超过200个工业解决方案,沉淀了3.8万个工业模型,在重庆、广州、苏州等全国多个城市落地,给工业生产装上“眼睛”、“耳朵”和“大脑”,让智能质检、知识搜索等人工智能,变成中小企业触手可及的生产工具。2022年5月,开物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在新增企业中位居首位。“双跨”平台代表着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最高水平。IDC报告显示,开物在区域工业互联网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同时百度智能云已连续三年夺得中国AI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在智慧城市领域,百度智能云已服务200余家政府客户,通过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产业发展“一体协同”持续提升城市治理与服务效能。目前已在北京、上海、丽江、成都、昆明、广州等地进行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实践。IDC近期发布的《IDC Market Scape: 中国城市智能计算平台市场厂商评估》中,百度智能云凭借领先的AI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位居中国城市智能计算平台领导者位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百度智能云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云智一体”的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已经服务近500家金融行业客户,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六大银行、10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0余家保险机构、上百家区域性银行及证券、资管等各类金融机构,覆盖营销、风控、运营等关键金融场景。IDC报告显示,2022年百度智能云已跃居至金融云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二。
作为AI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人已经活跃在各个行业,百度智能云曦灵平台已打造出如国家大剧院数字鹅、中国日报数字员工元曦、央视新闻 AI 手语主播、首个文博宣推官文夭夭等几十位数字人,并应用在政务、文旅、广电、互娱、航天等领域,在IDC中国AI数字人2022年评估中,百度智能云凭借领先的 AI 能力、产品基本能力、用户体验,以及在商业化案例、市场与生态能力、愿景上的出色表现,成为第一梯队的领军者。
万物互联时代到来,物联网已经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联网领域,百度智能云已落地到了能源、建筑工程、工业、城市、交通、家居等行业超过30个场景。在《IDC MarketScape: 中国物联网云平台厂商评估,2022》中,百度智能云跻身中国物联网云平台厂商领导者象限。 IDC指出,百度智能云在物联网领域具备高包容性、开放性的优势以及覆盖全面的 AI 能力。
随着互联网用户对视频有了更高的需求,视频云日益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基础设施。在持续高速增长的视频云市场,百度智能云依然表现强劲,保持行业领先地位。IDC《中国视频云市场跟踪(2022上半年)》报告中评价,百度智能云在智能视频云3.0框架下,继续丰富创作分发与视联网两大体系,并在虚拟人直播、智能内容生产、监控内容识别等方向实现技术能力突破。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视频云解决方案市场排名前三。
所以综合来看,不难发现,各类解决方案在多领域、多业务范围内的持续落地,显示出了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能力的可迁移、可复制性;而在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上实现多领域领跑或领先地位,则意味着这些解决方案在深入产业后,切实为企业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益。
“反馈驱动创新”成为驱动增长方法论
著名的创新理论研究者约瑟夫·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在百度Create2022中,李彦宏也谈到,创新驱动增长,而反馈驱动创新。“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创新,是你有机会进入市场,不断获得用户和客户的反馈,摸着‘反馈’过河才能实现的。”
于百度智能云而言,“反馈驱动创新”,事实上已成为驱动其增长的方法论。整体来看,百度智能云已经构建起了“反馈驱动创新”的增长正循环。
具体来说,百度智能云会针对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对应的基础设施能力和解决方案,并在实践落地中深入产业一线测试调优,提升解决方案效能,而后基于客户反馈,反向驱动自身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持续迭代升级,打磨成通用化、标准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再规模化的复制到更多的行业中,支持更多数字化转型新场景需求,如此循环往复,创新不竭,持续推动百度智能云跑赢市场。
从市场表现来看,财报显示,百度智能云2022年前三季度同比营收增速分别为45%、31%、24%,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Canalys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年增长12%,连续三个季度增速超过整体市场,稳居中国四朵云。
而随着推动经济复苏号角响起,2023年云计算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已是大概率。而在云计算深入实体经济,持续纵深发展,为兼具实践成效和增长韧性的百度智能云的,取得新的市场突破,创造了有利契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