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25 09:12:11 银行家杂志 微信号 

  乡村振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任务。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深度参与,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既要有顶层的统筹规划,也要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其中,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效

  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加大

  当前,商业银行在监管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培育新发展模式,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增强,资源倾斜力度不断加大。一方面,涉农贷款规模连续多年攀升,农村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明显增强。据统计,2007年,我国涉农贷款余额为6.1万亿元,而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较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比同期本外币贷款平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以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数据显示,国内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规模从2010年的5.7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4.25万亿元,累计增长325.44%。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和服务“三农”、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县域金融服务日益重要

  各地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组成了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县域金融力量”,成为支持乡村振兴的基层实施者。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多样,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充分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强化互动合作、构建共同发展模式,不断面向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多维度支持乡村经济发展(见表1)。

  表1 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案例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报道整理

  乡村金融模式推陈出新

  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商业银行不断加强模式创新,探索新型服务路径、强化风险管理效果,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普及推广价值的服务模式。

  供应链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通过经营关联化与农户集中化为金融机构降低风险监督成本、契约执行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助力涉农金融机构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供应链金融以“链式信用”取代孤点信用,将优质主体的盈余信用链式传播覆盖至产业链整体,提升了信用不足主体的金融可获得性。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支持乡村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因地制宜推出个性化金融产品,为链上主体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促进全产业链均衡增值。例如,西峡农商银行基于西峡地区香菇产业资源优势,针对香菇种植、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环节,分别推出了“菌货通”“购菌通”“储菌通”“企菌通”“销菌通”等信贷产品,成为推动西峡香菇产业形成百亿级大产业的“链式金融”力量。

  平台金融模式。搭平台、引资源,各类平台化模式兴起,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平台金融模式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履约效率、助力形成规模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厦门国际银行依托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借助省级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补偿增信手段,通过“快服贷”产品为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中小微主体提供“茶商贷”“茶厂贷”等“乡村振兴贷”系列普惠产品。

  绿色金融模式。融入ESG理念,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的特色服务。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目标的确立和推进,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步伐加快,融合了绿色发展理念的乡村振兴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乡村朝着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例如,2022年初,农业银行(601288)在山东高青县推出“黑牛养殖+光伏发电”“鱼虾养殖+光伏发电”服务,为实现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持。

  产业帮扶模式。以金融服务为基础,进一步提供消费帮扶和产业帮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内涵不断扩大。消费帮扶助力农产品(000061)销售,以平台为连接,结合线下销售和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收益低的问题。产业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长效机制,从单一的金融帮扶延伸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例如,光大银行(601818)通过“光大财精彩”平台开展助农“直播带货”,上线多款助农商品,截至2021年末已累计为全国19个省的107个原国家级贫困县的116家企业提供了产业帮扶。

  风险防控方式独辟蹊径

  如何化解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的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众多金融机构进行了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服务方式。

  创新服务模式。在传统信贷业务基础上叠加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不断出现,包括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在内的众多金融主体或类金融主体进入乡村振兴领域,通过银保、融担等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例如,天津农商银行采用“银行+保险+再贷款”模式为生猪养殖户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防范融资风险。这种方式更适用于规模大、实力强的涉农企业;对于收益小、风险大的小型涉农主体,担保、保险等机构介入意愿不足。部分银行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设立产业扶持基金、惠农贷款项目提供优惠信贷。

  从源头防范风险。工作精细化、服务颗粒化,为乡村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金融服务。“一对一、面对面”扎根基层的服务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办公室服务”,由工作人员走进农户、融入乡村,深入了解乡村信用状况,为乡村居民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金融方案。例如,宁德农商银行为解决福建省桃花溪村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实施“整村推进”的工作模式,派金融助理驻点服务以打通信息通道,开展“一户一表”村民登记建档工作,建立村级大数据库。同时,采取“边推进边化解”的方式,斩断家人不良牵连关系,为家庭成员中征信良好的一方授信,对不良贷款客户给予“一户一策”的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做大分母、做小分子”的方式逐步降低了不良率。

  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效率方面,提供操作便捷、程序简便、逻辑清晰的数字化服务。商业银行均致力于加强金融科技建设,着力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涉农服务的便捷度,提升涉农服务的友好性,打通涉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例如,网商银行自主研发了一款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金融科技产品“大山雀”,通过卫星接收农作物光谱反射判断农作物种类、长势,进而预判产量和产值,实时生成信贷额度。“大山雀”让卫星掌握“信贷员技能”,实现“天地连接”,诠释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靠天吃饭”,金融服务效率较其他同类银行可谓“一骑绝尘”。

  风险管理方面,通过数字化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质效。一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资源化、数据资源资产化、数据资产金融化。例如,陕西省农信联社建设基于区块链的“两权”抵押贷款管理平台,将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产权交易中心、村委会、农商行等机构纳入区块链,实现“两权”数据在线即时传输,促进“两权”数据金融化。二是综合运用包括区块链、物联网、5G等在内的新技术和新方案,在优化涉农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提升风险管控质效,充分解放商业银行的生产力。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发展层面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金融下乡”仍存在诸多难点、痛点和堵点。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滞后性。一是乡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缺乏足以覆盖信用风险的产业支撑,整体信用环境较差、金融风险高。二是交通基础设施不便,商贸流通体系不发达。乡村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基础设施欠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完备,商业银行对乡村金融的管理半径有限,管理成本高。三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不足,乡村市场整体处于经济链的最底端。此外,受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农民被束缚在乡村地区承受低收益,对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监管政策层面

  监管政策层面的一些问题也会制约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质效。一是有关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部分政策缺乏长期性,尤其是地方执行层面不切实际下文件、下指标、下任务,导致商业银行疲于应付监管要求而无法作长期研究、长期规划和制定长期发展策略。二是有些政策要求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操作规范,商业银行因无法理解监管意图而不能开展具体业务;部分商业银行在实施过程中曲解监管要求,将一些不合规业务进行包装后加以开展。三是乡村振兴中诸多业务存在较大信用风险,如果机械地执行监管要求,在不良容忍度有限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意愿不足,而倾向于采取“乾坤大挪移”的方式“优化指标”。

  金融机构层面

  基于效益性原则,商业银行短期利益诉求明显,收益可观、风险可控的业务为其首选,这与乡村振兴经济活动所特有的风险高、收益低的特点存在错配。在乡村产业中,种植养殖户和小商小贩居多,“靠天吃饭”的特点突出,且处于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整体经营风险较高,商业银行介入意愿不足。同时,乡村振兴集效益性和公益性原则为一体,商业银行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我国商业银行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围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相对完善,第一产业尤其是有关乡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开发不足,且风险管理经验欠缺。商业银行在地理位置上大多处于城镇地区,远离乡村,对乡村经济发展、社会习俗、文化属性了解不足,管理半径有限,管理成本过高。

  商业银行乡村金融服务专业能力欠缺、服务经验不足。涉农产业学科关联性强,不仅涉及农村产业发展,还涉及动植物、生物化学、天文地理等学科,需要商业银行搭建卓越的产业调研能力和风险管理体系,而商业银行现有的专业服务能力尚有欠缺。此外,有关涉农金融的标准尚有欠缺,商业银行业务操作中的定量、定性分析难度大,可操作性弱。

  现有的数字化能力难以满足涉农金融的独特需求。传统融资模式难以解决涉农产业信贷要素不齐全的问题,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予以解决,而多数商业银行现有的数字科技能力有限。尽管各种系统建设层出不穷,但“战斗力”犹如“鸡肋”,录报表、修数据、走审批为日常表现,大大制约了服务客户的效率。

  思考与对策

  几点思考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化金融服务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需要作前瞻性、系统性考量。

  金融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主要实施主体,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统一,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应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服务的便捷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杜绝任何经济“掠夺”行为。

  尊重客观规律,避免盲目投资、扩大规模的超前行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而破坏农村经济活力。金融机构应认真研究乡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策略,避免盲目拓展业务。既要注重“雪中送炭”式的金融服务,又要规制过度融资行为,以防止乡村产业无序扩张,破坏乡村经济发展秩序。

  以人为本,以金融引导乡村企业发展,吸纳乡村人员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通过提供信贷支持、支付结算、存款理财等相关金融服务提高乡村地区金融可获得性;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服务模式创新,深度融入乡村发展之中,在效益合理的范围之内为乡村提供更多支持,促进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策建议

  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服务能力,因地制宜、融合乡情,有效推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内部制度建设,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原则,持续优化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支持乡村振兴的基础能力。产品创新方面。搭建完善产品体系,建立组件式、模块化产品矩阵;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引入保险机构、融资担保公司、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等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不断缓解涉农产业的流动性约束;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的杠杆效应,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节能项目和“两型”产业的发展中来。服务创新方面。以完善的产品体系为基础,以创新的服务模式为依托,不断融入乡村振兴过程当中;要因地制宜,结合乡村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不断探索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为代表的创新型服务模式。

  提升金融科技和系统交互质效,构建乡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科技基础设施是商业银行“解放生产力”的核心,而顺畅的系统集成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一方面,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打造顺畅的科技服务体系,疏通科技服务链路,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服务效率,解决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不断加强产融合作,融入乡村发展,协同构建数字乡村,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优化乡村地区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实现金融服务“覆盖到村、服务到家、普惠到人”。

  加强信用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改善乡村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良好的信用环境不仅能够弥补信息资源约束的短板、降低乡村金融服务成本,而且能够为涉农产业营造更为健康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要加强农村金融风险评估技术改进,结合乡情特点灵活改变信用评估方式。例如,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将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和考核内容。同时,要加强乡村金融知识宣讲和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单位:平安银行(000001)福州分行

  责任编辑:杨生恒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