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张璐)今年2、3月份,我国多地出现重污染天气。在3月28日举行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今年一季度的空气质量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无外乎还是排放和气象两方面的原因。
一季度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气象条件不利
刘炳江介绍,今年以来,存在排放量的增加和不利气象条件叠加的不利影响。
排放方面,此前疫情期间,许多经济活动停止或者减产,现在在全面恢复。以2019年作为正常年来说,2022年汽油的消费量相比2019年下降了9.2%,柴油下降了3.2%,今年以来基本恢复。目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品也在纷纷增长。
此外,原来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些重点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合法合规新建的重大项目已逐步建成投产,产量在释放,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同时,一些地方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一些“两高”项目,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违法违规排污。
气象方面,今年的气候相比之下也比较特殊。3月初有一次气温升高的过程,其中郑州和济南一带最高气温超过30℃,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气温升高导致的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3月4日到7日出现了一次雾霾过程,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唐山五个城市。“3月10日又发生了一次沙尘暴,所以大家感觉污染很重,雾霾加上沙尘导致了长达7天的污染过程。”刘炳江说。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未来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工作?刘炳江表示,一方面要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持服务保障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在经济发展方面,治理空气污染的一些重点工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比如清洁取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都是重大投资项目,也列入“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
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实现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
“面对不利影响,要通过工程减排和向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要减排量,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刘炳江表示,要以更多确定性的减排量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和气象不利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
■ 聚焦
今年已出现6次沙尘天气 其中3月份4次
刘炳江介绍,今年以来,我国共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3月份以来,沙尘过程较往年同期略偏多,较十年同期多了两次。尤其是3月19日至23日发生的沙尘天气,气象部门定级为强沙尘暴。
这次强沙尘暴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影响了全国20个省、区、市,北方各地PM2.5、PM10的浓度达到了严重污染,河北张家口PM10的峰值超过了9000微克/立方米。受沙尘过程影响,今年以来,全国共有140个城市出现了沙尘重度及以上的污染,其中131个城市出现严重污染,均为5年来最多。截至3月26日,沙尘导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5.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的比例增加了1.2个百分点。
为何会出现多轮沙尘天气?刘炳江介绍,今年3月份以来,沙尘天气偏多的原因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2022年,蒙古国降水较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今年3月份以来,蒙古国的南部和我国的西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8摄氏度,尤其是3月初出现了一次极为罕见的回暖天气,导致了前期冻土层沙土出现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过程,地表无积雪覆盖,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利于沙尘活动。
二是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的传输,今年蒙古气象强度偏强、冷空气的活动较多,在冷空气东移南下过程中,强烈的大风卷起扬沙,为沙尘粒子卷扬进入高空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在高空西北气流的作用下,大量沙尘粒子向下游传输沉降,叠加内蒙古本地的沙源,影响我国北方地区。
据科研人员统计,近十年来,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今年春季4、5月,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有蒙古气旋阶段性南下影响,利于形成沙尘天气过程。预计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较近十年同期偏多,也就是说今年是一个沙尘的大年。
刘炳江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气象部门加强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测到可能出现沙尘的时候,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公众做好健康防护。
■ 应对
今年将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
对此,生态环境部表示,将统筹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出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全面推进重污染天气、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落细,指导各地着力推动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加快补齐VOCs和NOx减排短板,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减排。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稳妥推进重点区域平原地区散煤清零。高质量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进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动锅炉、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开展重点行业VOCs深度治理。加强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及成品油全链条监管。着力推动天然气管网、电网、热力管网、铁路专用线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港口码头、大宗货物运输企业推动电动重卡等清洁运输方式的广泛应用。
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指导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逐步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以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为导向,加强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指导各地开展应急预案修订;进一步提升PM2.5和臭氧污染预测预报能力水平。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督执法。指导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持续提高识别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帮扶企业完善治污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