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装配式建筑生产经理申帅:不后悔入行

2023-05-27 10:33:00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国宝 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可以节约3-6个月工期,减少大约1/5的施工人员。

谈起装配式建筑,申帅如数家珍。申帅是筑友集团河南周口生产基地的一名生产经理,负责周口建业山水湖城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从2020年入行以来,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近3年。

他说,由于传统建筑工地苦、脏、累等特点,虽然收入较高,但年轻人宁愿做外卖,也不愿进工地,建筑工人断层现象较为严重。而装配式建筑工厂化作业和标准化生产方式,更容易吸引年轻人,以缓解这一领域日益紧张的用工形势。

2016年以来,国家开始在房地产领域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运用,截至2022年底,在建工程占有率上升至26%,目前市场化房地产项目主动使用装配式建筑仍有巨大空间。

“装配式建筑平均建筑成本是3000元/平方米左右,主体工程建造方面,成本相对较高”,申帅说,这也是制约装配式建筑普及的核心原因,“但是后期成本相对较低,综合算下来,装配式建筑成本高不了太多”。

入行

申帅原来在传统建筑企业做工程管理,一个偶然机会在网上看到装配式建筑,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这引起了他浓厚兴趣,开始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了解。

2020年7月,看到筑友集团招聘,申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简历,没想到很顺利被录取,从传统建筑行业到新型装配式建筑行业,申帅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转型。

进入公司后,申帅参与了公司组织的专业培训,通过半个月的学习,逐步了解了装配式建筑的部品及工艺要点,对行业有了一定的认知。而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工作中的申帅 受访者/供图

申帅说,与传统建筑行业相比,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相对发达,无论是内墙和外墙,还是步梯、门窗口等构建,都在工厂实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

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流水化生产方式不仅解放了工人的双手,而且生产精度更高,误差更小,作业环境干净卫生,不存在噪音等各种污染。这也是申帅选择进入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主要原因。

据申帅介绍,一名普通装配式建筑施工员的月收入大约在8000-12000元,与传统建筑行业的瓦工收入差不多,“瓦工虽然是技工,但还是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一天下来疲惫不堪”。

“建筑工人的收入是干一天算一天,不出工就没有收入”,而且传统建筑行业施工期较短,尤其是北方城市,入冬后就没法施工了,而装配式建筑生产不受天气影响,只要有订单,就可以一年四季生产,申帅介绍。

经过两年多的历练和系统学习,目前申帅已经是筑友集团周口基地的生产经理,全面负责周口建业山水湖城装配式建筑施工。据他介绍,项目刚刚完成主体封顶,对他而言,工期也接近尾声。

生产经理类似传统建筑领域的项目经理,除了负责开展生产、安全和6S工作,还要参与项目生产工艺设计及落实执行,并组织落实项目生产计划、了解项目施工进度,掌握生产、供应情况,协调工厂与施工方的关系。

由于项目是周口第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迎来了各行业人士的造访。他说,与不同行业人士交流后,也坚定了他做装配式建筑的信心,“大家普遍看好这一行业,随着国家政策力度加大,普及度会越来越高”,申帅这样认为。

生产与施工

一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生产企业从前期就开始介入,开发商拿到审批后的图纸后,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根据图纸备料、组织生产,根据房地产项目施工规模,这一过程大约需要一到三个月时间。

申帅在看图纸 受访者/供图

第一步是根据施工图纸组模、钢筋绑扎和预埋,因为每个项目所需构件规格不同,需要做出相应的模具,并将绑扎好的钢筋预埋到模具的指定位置。由于前期工作较为繁杂,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

第二步是浇捣,将混凝土通过鱼雷罐运输到布料机中,布料机再将混凝土浇筑到定制的构件模具中,一边浇筑,一边振捣。申帅说,振捣就是传统建筑工地振动棒作业,主要是担心构件出现空壳,所以通过振捣让混凝土均匀铺在模具中。

第三步是养护,浇捣完成后,预制构件通过自动化传输设备进入养护窑,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预制构件的温度和湿度。一般情况下,养护窑的温度保持在60-70摄氏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出现质量问题。

传统建筑工地养护主要靠浇水和太阳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由于温度上不去,实际养护效果并不明显。而自动化养护窑采取蒸汽加热养护方式,通过中控系统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养护时间。

整个构件生产过程是流水线,每一个环节都设定一个工区,一个工区作业完成了,进入下一个工区。预制构件从养护窑出来后,就进入原料堆场。预制构件是专属生产,每一个构件配有相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该构件在哪一层的哪一个位置。

根据房地产项目的施工进度需要,将预制构件用卡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就开始进入施工作业阶段,“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工厂到工地的极限距离是200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就没法做了”。

装配式建筑进入施工阶段,同样需要做诸多前期准备。首要解决的是施工环境,即保证进入工区的道路足够宽敞,没有障碍物;施工作业区还要足够宽敞,可以完全支撑预制构件的吊装。

工作中的申帅 受访者/供图

第一步是测量放线、复核连接钢筋和校正偏位钢筋,然后再垫片找平和坐浆分仓,这是装配式建筑墙体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步是吊装,将预制构件墙板从车上吊至距离施工区位上方1米左右距离,工人扶着墙板落位,这个时候可以用小镜子查看墙体与钢筋是否对孔,只有对孔了,才算是完成墙体与主体的连接。

墙体落位后,还需要安装斜支撑,通过斜支撑校正构件与安装线位置偏离差,工人用靠尺对预制墙体进行校核。一个楼层所有墙体都按照同样方式一一落位,整个施工按照过程大约需要六到七名工人。

第三步是灌浆处理,先对墙体底部用砂浆封仓,然后再用注浆泵对分仓墙体进行注浆处理,所有墙体完成连接。

安装叠合板、空调板和楼梯等构件的具体施工步骤与墙体相差无几,不同的是需要提前安装相关承重支架。

申帅表示,传统建筑行业,所有环节都是现场作业,无论是工人娴熟程度,还是流程把控,都没有办法严格化。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可以在工厂完成,专业化、标准化和流水线作业,可以保证品质,“像墙面水平误差不会超过3毫米”,申帅说。

重构建筑行业

2016年全国开始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国家和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和鼓励政策。根据国务院和住建部出台的相关意见,预计到2025年底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2021年底这一比重是24.5%。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装配式建筑好处众多,但实际推广难度并不小,即便是在房地产最为火爆的年代,也没有获得相匹配的市场份额。申帅说,以他从业经验看,核心问题还是前期成本较高。

申帅和他服务的项目 受访者/供图

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阶段,由于新开工规模降低,装配式建筑整体业务也在减少。目前装配式建筑主要在两个领域运用较为广泛,一是政府投资的政策性住房;二是政府在土地出让时规定了装配式建筑比例的商品房项目。

申帅表示,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前期成本投入确实较大,但可以减少后期装修装饰方面的成本,“整体算下来,成本差距不是很大,但从安全性、建筑误差等来看,装配式建筑优势更为明显”。

一家房企人士告诉经济观察网,不愿意运用装配式建筑,除了成本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金流考量,“传统建筑行业,建筑商和供应商可以帮助开发商垫款和融资,如果用装配式建筑,不仅前期需要支付定金,后期还得按节点付货款,肯定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申帅认为,目前建筑工人断层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超过60岁又不符合国家标准,这也是导致近年建筑工人工资大幅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愿意干的人越来越少,工资再低就没人干了”,装配式建筑生产环节基本实现自动化,安装环节不需要太多人,工人按时按点上下班,工作之外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一定程度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现在申帅的同事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

申帅说,他因看好装配式建筑行业而入行,干到现在从没后悔过。

(责任编辑:刘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