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9日讯(记者 李方) “‘3060目标’从2020年提出至今取得积极成效,政策导向明确,认知度高,法规、监管、标准等加速出台完善,对企业影响显现。”近日,安永碳中和主管合伙人、大中华区能源资源行业联席主管合伙人及大中华区基础设施咨询主管合伙人朱亚明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表示,目前,国内企业已从“碳中和”是什么及为什么要“碳中和”,转向“碳中和”如何实现,以及企业如何助力“碳中和”的构思和实施路线规划。
当前,以风电、光伏、水电、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产业上市公司积极呼应“碳中和”趋势下的市场机遇。由中国环境记协与北京化工大学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21年度)》显示,2021年度,1178家上市公司不同程度披露了碳信息,在发布有效样本的1415家企业中,占比83.25%,相较2020年度披露占比(70.75%)提升17.67%。
朱亚明表示,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应该着重从公司治理、企业战略、风险管理、表现指标四个方面来帮助实现适合企业自身特性的低碳转型。在具体行动方面,企业要重视基础数据,摸清碳家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循环经济并注重能效提升,投入负碳技术研发并将其与客户相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转型路线图。
朱亚明预测,随着我国碳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完善,其定位将从履约逐步走向交易价值发现,行业覆盖从当前的发电行业逐步扩大,预计“十四五”期间将其余七个重点能耗行业全部纳入。“对此,企业需要打好数据基础,摸清碳家底,将碳资产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构建碳资产管理能力,因地制宜的积极开发减排项目指标。还要关注政策与市场发展,并参与到多层次碳市场循序渐进的构建过程,发出企业的声音、提出具有行业专属性的建议。”
据悉,安永连续两年举办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年度最佳奖项评选活动,发掘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先驱典范和行业龙头企业。“企业需视可持续发展为长期价值的基石,而不仅是日益增加的合规成本。”朱亚明表示,“只有将可持续发展议程提高到公司治理层面、重新审视ESG战略、风险和机遇,并且将可持续发展嵌入到企业的商业流程、作业、及活动实践中,企业才能行稳致远、行之有效、实现长期价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