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入市子鱼贵,堆盘牡蛎鲜”……每每散步至海边,迎面吹来的海风里总会携带着浓淡不一的鱼货气息。像我这样的海边人,已经习惯了海风里的味道,因为每当这种融咸沾腥的气息沁进肺腑,大都会想到鱼满仓、蛎满船的情景,想到文人墨客们颂赞鱼货鲜美而挥毫书就的诗与词。
海蛎子大名牡蛎,是世界养殖贝类中的独尊,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其特有的保健及药用价值为其号称海产珍品添加了筹码。西方称蛎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誉其是“根之源”,而国人常说海蛎子是“海之人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牡蛎治虚弱、解丹毒、可止泻。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牡蛎有敛阴、潜阳、止汗、化痰、软坚功用。当下,人们说法直白,用“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给海蛎子加冕,这倒也逗诱起更多饕餮客的食欲了。
据说,在中国南方两千多年前居民就掌握了海蛎子养殖技术。外国人养食历史也很久。“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法国作家莫泊桑1883年写就的《我的叔叔于勒》道尽了法国上流社会人士在海边旅游胜地生食海蛎子的情景,画画鲜活生动,让人陡生若干馋涎。
“吃货”苏轼被宋哲宗贬至惠州时,曾过东莞,友人以蛎款待,谁知尤亲肉味的他竟一吃便上了瘾。此后,常常隔三差五托人买蛎打发馋意,即使后被贬到更蛮荒的海南儋州,仍以食蛎为乐。元符二年(1099年),他还写了一文:“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使士大夫而乐南徙,则忌公者不令公此行矣。或谓东坡此言,以贤君子望人。”意思是,苏东坡在海南的时候,喜欢吃海南的牡蛎,并认为味道很鲜美,于是写信给儿子苏过说:“不要让朝廷中的士大夫们知道这件事,否则那些官吏员们恐怕会争着设法调到海南来做官,来分享鲜美的牡蛎美味佳肴了。”如果士大夫真的都喜欢到海南来,都乐意往南迁徙,让士大夫们以南迁为乐,那么,那些忌恨排挤苏东坡的人就不会让他到海南了。恋一道蛎子好味,竟不念两番被贬之悲楚,可见蛎子这海中吃物诱人的能耐甚是了得。
牡蛎的得名,有个颇有趣的说法。明朝李时珍道:“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曰蚝,言其粗大也。”牡蛎别名又称蛎蛤、蛎黄、鲜蚵、海蛎子。青岛靠海,人们捧碗尝鲜尤喜这口,由于常见常吃不觉得多么珍贵,便直呼其为海蛎子了。听其如此称唤,其中似乎不含什么诗情诗意,倒也朴实。不过,青岛人饕饕此物其饱口福的法子还是蛮多的。如清蒸,海蛎子原汁原味,圆润肥大的蛎肉入口鲜且嫩滑,口感叫人惬意熨帖。海蛎子蒸熟,取其汤汁及肉,切韭成段儿,磕鲜蛋几枚,混搭拌匀,热锅热油时倒入锅中汆海蛎子蛋汤,做面条浇头,当菜肴抿酒,抑或直接汤食,食客兴起时往往口出定论:无它物可以比拟。
海蛎子熟肉与小芽葱短段儿联姻,在少许细盐、鸡精、小磨香油的撮合下无底线交融,一道凉拌芽葱海蛎子陡然端上席面,往往是老少夸口不厌的飨人之味。
蒸煮蛎肉,控水沥干,撒白砂糖或者红糠旺火雾化后盖锅熏烤,使之上色进味,继而加适量汤汁制成海蛎肉罐头,既可常温久存,又能从慢悠悠的咀嚼中品出大海气息,品出绵长适口的烟火之味,口齿留香之时,更能叫食客念及起缕缕身热心暖的乡愁来。
在青岛,海蛎子首数的吃法当是炭烤。海蛎子不娇气,但开壳易死,稍微耽搁,这样的海蛎子即使炭烤的火候再好,其品质与口感较之鲜活牡蛎会打不小的折扣。与青岛同城的西海岸东山张村依海而居,年产500万斤的牡蛎产量让村民们在海边的码头上燃旺了炭火,每当炭烤蛎子都讲究的仔细,鲜、活、嫩、快是这里人久传的炭烤“四字诀”。蛎船尚在海中朝岸边行驶着,码头上的炭烤炉已微火燎绕了。及至满船的海蛎子开始卸载,炭火红处早有熟蛎的鲜香撩人馋意了。东山张码头周边数十里的老老少少追味而来,偌大的吊养海蛎子,在炭火催撵中少顷便微微开口,食客瞅准去生乍熟时机,拿蛎开壳,取出玉白色蛎肉,抹上蒜蓉、韭酱,入口咀嚼,鲜、嫩、滑、香的口感令人陶醉。嗜酒者,往往一二蛎肉半杯酒,嚼尝好肴忘归程了。如此尝蛎之好味的阵势从头年暮秋能延至来年夏末。
“魔食”数牡蛎,好味得炭烤。槐花香气四溢的时节,麦子正在涂染浅黄,海蛎子正值肥期。时下,青岛逶迤的海岸线上,数以几十处的渔港码头都有炭烤海蛎子的烟火气息在缭绕升腾……
戒之贵在心
◎文小姐
很多人是崇尚座右铭的,一行字、几句话,或激励志向、或表白人格、或确定目标、或彰显爱好,将其置于案头、挂于墙壁,以起到激励、警醒、奋进之效。
唐僧的二徒弟猪悟能,就是腆着个大肚子、扇乎着大耳朵的那个,菩萨和师父共同给他赠送了一个座右铭:八戒!
为何这么说呢?
观音奉旨去东土寻取经人途中,遇到了一个猪模样的怪物,经了解,原来天河里天篷元帅,因带酒戏嫦娥,被玉帝打了两千锤,贬下凡尘,投胎时投错了胎,竟投到了母猪胎中,成为了猪的模样,呆在福陵山以吃人度日。观音说,你若肯跟随取经人往西天走一趟,将功折罪,可将你脱离灾祸,重回天宫。妖怪答应,菩萨就让他指身为姓,受戒出家,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取经人。
菩萨让他“受戒出家”、“断绝了五荤三厌”,正是给猪悟能的第一次座右铭:八戒。
何谓“五荤三厌”?佛家把大蒜、小蒜、洋葱、葱、韭菜五种气味强烈、有刺激性的蔬菜称为“五荤”;道家不忍吃天上的雁、地上的狗、水中的鱼,称之为“三厌”。
猪悟能没有什么能耐,却有馋、懒、色的本事,命其“八戒”,其实一样也没戒。在等候唐僧过程中,猪悟能又到了高老庄,强占了良家小女,行那妖魔之事。及至唐僧到此,被孙悟空捉来,仍然不思悔改,他央求唐僧:“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天终于等到了师父,就让我开了斋吧?”
唐僧立刻阻止,说:“不可,不可,你既然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就再与你起个别名,就叫八戒吧。”及至后来,人们都忘却了他的法号,却更多地记住了他的别名“八戒”。这是唐僧很明确地送他座右铭:八戒。意在警醒他不可随意而为。
但八戒果真很好地做到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馋,他在白骨精面前分不清黑白,差点毁了取经团队;在万寿山五庄观偷吃人参果,闯下了大祸。因为贪,在金兜山,因为贪恋几件背心御寒,不听悟空警告而被妖怪捉拿了去。因为色,在女儿国,他几乎拔不动腿了;面对菩萨的试探,聒不知耻地要娶人家母女四人;在盘丝洞里面对七个蜘蛛精,终不能抑制住自己的“七情六欲”,在池塘里化作一条泥鳅在七个妖精的裤裆里钻来钻去……
八戒,这个名字、这条座右铭,一路上都在伴随着他,就连师父和师兄弟们都时常称呼他为“八戒”,可他却一直没有戒,一直在惹乱子。
可见,戒什么,在心,而不在名。时下,很多犯了错误、走错了道路的人,都会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给自己立一个座右铭,有的写张纸条,有的作个牌匾,更甚者在手腕上用燃烧的烟头烫出个记号,发誓痛改前非,不再重犯。可后来呢,多数往往是重蹈覆辙。因此,戒之在心不在名的事,古代故事里有,今天亦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