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在持续加大。5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4月的53.3略降至52.7,虽位于扩张区间,但已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
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7.6%和47.9%,比上月下降1.6和1.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自2月份升至51.2今年新高,目前已跌至临界点以下2个月。
京东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太辉向经济观察网表示,“大企业PMI回升至50%,但中、小型企业PMI已连续3个月下降。结合PMI其他分项指标、出口、工业生产、企业利润、就业等指标综合来看,当前内需不足、外需下降沿着‘需求—生产—利润—就业—消费(需求)’这一链条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还在延续,且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更大,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还需要财政政策发力扩大内需。”
朱太辉表示,小微企业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小微金融服务力度面临现实压力。在企业收入明显恶化、风险压力持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两难”困境:不加大服务面临政策考核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加大服务面临不良攀升和损失扩大风险。
监管政策迭代升级
今年以来,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64.5万 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9万 亿元,同比增长25.8%。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护航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夯实经济复苏基础、保持经济活力韧性的必要一环。”5月30日,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和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2023年一季度小微金融及618前瞻报告》显示,根据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主贷数据,截至2023年3月末,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从访问用户数来看,2023年一季度访问用户数同比增长132%。整体来看,无论是企业在贷余额还是访问用户数,从2022年1月以来均不断提升,企业线上贷款需求持续增长。
尽管小微企业贷款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持续存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难题仍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供需缺口依然较大。
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蚂蚁集团研究院、网商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 2023年一季度报告暨 2023年二季度中国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在已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小微经营者中,约一半(49.9%)未获得贷款,成功获得贷款者占比环比下降7.1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比例有所提升。小微企业主普遍反映:小微企业太难,越来越难生存,建议在金融贷款方面降低或减免利息成本。
4月27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显示,规范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管理。加强对小微企业贷款风险的监测分析,做实风险分类,合理控制贷款质量。
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政策逐渐完善。朱太辉表示,为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监管政策引导要求不断迭代升级,从起初的“一个不低于”(小企业信贷增速不低于上年),到2008年的“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再到2015年的“三个不低于”(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户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再到2020年提出的“四维目标”(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政策的目标不断丰富。
破解小微金融服务困局
“尽管当前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尚处于较低水平,但这主要得益于延迟还本付息政策带来的风险滞后效应。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小微企业信息不完善、财务报表不规范、抵质押物缺乏等的实际问题,金融机构的贷款定价上缺乏精细化,风险管理过于依赖抵质押物,产品供给匹配性不高,对小微企业‘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问题突出。”朱太辉认为,疫情期间,国家政策为了保护市场主体,已经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延迟还本付息,回归到疫后经济,现在金融机构如何改善小微金融服务面临更大的压力。银行现有的“收益-成本-风险”函数不支持持续做大做多小微企业贷款,不是收益上不来,就是成本下不去、风险压不住,甚至是三者兼有之。
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的中小企业5年的淘汰率接近70%,而30%左右的企业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太乐观导致了银行等机构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投资。
如何破解小微金融服务困局?金融监管和市场机构都在找寻途径。
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从制约金融机构放贷的因素入手,针对性推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小微企业“不敢贷、不能贷、不愿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客群,微众银行打造了“微业贷”“微户贷”产品,通过线上化的操作,让用户获取贷款更加灵活、便捷。截至2022年末,微业贷累计授信客户超110万家,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超70%,超50%的授信客户是“首贷户”。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小微金融,结合企业经营及内外部数据,整合多方面能力将企业经营数据转化为信用数据,实现了中小微企业“想贷”,平台“敢贷”“能贷”的高效循环路径,帮助中小微实现融资可得性。”《2023年一季度小微金融及618前瞻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上,微型企业占比为80%,小型企业占比为12%。
为了支持企业备战京东618,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推出“助微倍增618特别行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亿级息费减免,满足其融资需求。上述报告显示,大量企业利用金融服务为京东618“厉兵秣马”。5月10日至5月24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0%,放款金额同比增长37%。批发和零售业的融资需求最高,放款金额占比达到36%,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制造业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从放款金额同比增速来看,建筑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与商务服务业融资需求最为突出,5月10日以来放款金额增速居前三位。
“现在供应链金融真的是迎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商业保理专委会主任韩家平认为,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供应链金融走向数字化,科技赋能带来了发展新动力(310328),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覆盖到更多的中小企业、长尾客户,包括在风控方面、效率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提升。另外,当前经济运行当中企业帐款拖欠的问题非常突出,供应链金融尤其是商业保理,通过受让企业的应收账款,给企业做融资和应收帐款的催收以及买方付款保障的综合性服务,这种服务业态发展起来以后,可以加快企业应收帐款的流转,盘活存量的应收帐款,缓解拖欠的问题。
朱太辉认为,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有效解决了产业供应链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难题。在传统模式下,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痛点是,高度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以及核心企业对于上下游企业的信用确权能力,信用信息在整条供应链上的传递效率不高、共享不充分不及时。一些机构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科技,将“金融+科技+产业+生态”相结合,实现供应链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的“四流”合一,构建了“生产服务+贸易模式+金融服务”数字化新生态,推出了适用于不同行业和生态的供应链服务解决方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