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服务周年考:挖掘3亿人金融需求,产品延伸至理财领域

2023-06-04 20:39:48 北京商报网 

距离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颁布已有一年零三个月,相关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正在不断扩大。6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新市民金融产品已延伸至理财领域,目前已有工银理财、兴银理财、青银理财、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等多家银行及理财公司推出了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

自2022年3月《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后,围绕新市民的支付结算、资金需求,多家银行推出了专属银行卡、信用卡、贷款产品,打造新市民专属产品体系成为着力点。在分析人士看来,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是银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一次机遇,除了专属产品的供给外,还应提供更多的金融知识服务。

新市民专属理财涌现

新市民金融产品延伸至理财领域。6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已有兴银理财、工银理财相继推出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分别名为“稳利安盈封闭式2023年10期D(新市民专属)”和“核心优选最短持有90天固定收益类开放式理财产品(新市民系列)”。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上述两只产品均聚焦新市民客户销售,持有兴业银行(601166)、工商银行(601398)新市民专属银行卡的客户才可购买。以兴银理财的新市民产品为例,该只新市民专属理财是兴银理财与福建农信联合发售的理财产品,兴业银行福建某支行理财经理表示,“稳利安盈封闭式2023年10期D(新市民专属)”需要开通新市民银行卡才能购买,而专属银行卡开立主要面向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群体。

针对新市民的理财需求,除工银理财、兴银理财发售的两只产品外,中国理财网显示,青银理财、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亦有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发售。

由于大部分新市民仍在工作和创业初期,可支配资产有限,投资理念相对稳健,目前已上线的专属理财产品主要以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为主。北京商报记者从工银理财处获悉,该行发售的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重点挖掘债券等大类资产及细分领域投资机会,风险等级为R2(中低风险),注重风险回撤控制,主打低波稳健。兴业银行福建某支行理财经理也表示,兴银理财的这只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为中低风险,主要使用的摊余成本法,相对而言净值波动较小,风险等级较低,收益相对稳健。而其余已发售的11只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也均为固收类,产品配置以债券为主,在投资期限和运作模式上,多是1-3年的封闭式净值型产品。

不过,目前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除针对新市民发售外,产品的特性还不够突出。以较早上线产品的青银理财为例,该公司目前是发售新市民专属理财产品最多,共计10只,但产品属性与同期限理财并无过多差异,例如,青银理财璀璨人生田园系列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新市民之共享美好生活)与青银理财璀璨人生田园系列人民币个人理财计划(共享)业绩比较基准均为5.5%,产品费率方面也均相同。

“新市民的理财需求是低门槛、灵活性、便利性和低风险,以灵活固收类为主,从产品属性上和同类理财产品差别不大。”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认为,但由于新市民的成长性强,理财公司针对新市民也可以在费用设计上做一些专属优惠。另外,新市民中也涵盖老人和子女,针对这类人群的金融需求,可以在养老理财、子女教育理财等方面做一些专属产品设置。

仍需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据了解,“新市民”是原籍不在当地,因求学或就业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的群体,此类人群数量约有3亿人,因在城镇居住时间短、个体分散、信用等级不明确等原因,新市民面临着金融等公共服务不衔接的问题。

于百程表示,新市民人数多但在获取金融服务上还存在痛点。一方面,努力融入城市化的新市民在生活中往往面临着诸多金融需求,但由于部分新市民缺乏金融知识,如财务规划能力、储蓄习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反诈知识,而导致其不知如何使用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更有一部分新市民在寻求金融服务时,被传统金融机构所需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社保公积金及房、车抵押物等一系列证明材料挡在门外。

为解决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痛点,2022年3月4日,原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印发《通知》,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

《通知》的发布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深入挖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需求,打造新市民专属产品体系成为各家银行及理财公司的着力点。围绕新市民的支付结算、资金需求,此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专属银行卡、信用卡、贷款产品。

例如,邮储银行针对新市民客群推出 “U+卡”和“新市民主题骑手卡”,提供资费减免和寄递优惠等;平安银行(000001)信用卡中心面向“新市民”群体推出包括跨城就业职场小白专属授信等服务,农业银行(601288)、交通银行(601328)等结合地方政策,将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范围,强化对新市民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

除提供同省新市民服务外,已有地区尝试拓展跨省新市民服务。针对新市民跨区域工作生活特点,今年4月18日,北京银保监局、天津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通知》,鼓励京津冀地区大中型银行联合开展贷前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和贷后管理等环节业务合作,提高申贷获得率和贷款审批效率,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探索开展跨区域跨机构授信合作。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既是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普惠性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又是挖掘新的金融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一次机遇。”于百程说道,除了专属产品的供给,金融机构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财知识服务,以体现金融的温度,提升新市民用户的黏性。由于新市民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薄弱,防骗和抵御金融风险能力不足,金融机构为新市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也要以知识赋能新市民,面向该群体开展金融理财科普,赋能该群体识别与防范金融诈骗的能力,加强新市民金融意识的服务工作。

由于金融知识相对匮乏、证明材料等相对缺失,新市民常常被不法分子视为重点游说对象。对此,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在新市民群体中普及金融知识,既是大型银行在新市民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履行其社会责任,在增强新市民反诈能力上有所担当。银行应在线下,通过网点主动介绍、发放宣传册、播放反诈视频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线上,则通过文字、图片以及漫画、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在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持续更新,持续发力新市民的金融素养提升。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责任编辑:周文凯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