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石汝佳 记者 马道军) 6月4日,记者从在宁科研院所14所获悉,该所多部雷达为航天员顺利返航提供了保障。
“山海跟踪结束!”随着调度口令响起,测控点位操作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意味着神舟十五号返回舱成功穿越“黑障区”。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分离到最终返回地面,航天员要经历20多个小时的时间,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返回舱以超高音速再入大气层时,表面包裹着一层等离子鞘套,能吸收和反射电磁波,使返回舱与外界的无线电通信严重衰减甚至中断,这就是空间目标再入大气时引起的“黑障效应”,也是无线电跟踪测量亟待解决的难题。
“智慧眼”不惧“黑障区”。14所研制的多型雷达,是该阶段提供返回舱测量数据的重要装备,返回过程通信中断,航天员要“失联”几分钟,这个时候返回舱的速度比较快,每时每刻,14所的“智慧眼”都会精准进行测量和预报,为航天员准确着陆、安全到家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返回任务前,测量团队通过仔细分析引导数据、与用户进行充分沟通并配合用户针对返回任务中“黑障区”的跟踪测量做好充分的预案,着重针对“黑障区”内返回器对雷达存在隐身现象做好充分准备,为航天员回家之旅保驾护航。
此次神舟十五号采用了快速返回技术,这对雷达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连续稳定跟踪测量的要求,为了形成高精度、高可靠的测量能力,14所对多部测量雷达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精准的坐标测量和精细的处理,确保雷达不会“看走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