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期待蔚县通过一体规划、一体管理、一体经营,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新路径,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农耕文化的展示基地、当地村民的幸福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样板。
摄影/贾琼
“中国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宝贵见证,保护和传承利用好蔚县传统村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成功入选,是张家口市唯一入选县区。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表示,蔚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本次蔚县入选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是住建部、财政部对蔚县以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肯定,同时更是一种督促。“一直以来,蔚县古堡广受遗产保护学界、各方文化艺术爱好者重视和关注,我们必须要做好保护利用工作,以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为契机,举全县之力,逐步实现串点连线成片,打造蔚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力求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推动县域乡村全面振兴。”
长城下的东方奇迹
北方城村位于蔚县涌泉庄乡境内,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造型非常独特:黄土夯筑的城墙,围出一个边长约200米的正方形“城池”。城墙上薄下厚,上部厚约1.5米,下部厚度可达4米,高度则有4至6米。村子因平面呈方形,故被称为“方城”,而又因位于县城之北,故名“北方城”。
据村内现存石碑记载,北方城村始建于明朝,历经明清两代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在北方城村以南,有一条古道,是明清时期蔚县县城通往西北五岔关口的交通要道。古时,这条古道上骡帮、驼队穿梭往来,热闹非凡。据传,位于北方城村东北100米处的小堡,是北方城村的前身。建堡之初,小堡居住着明初从山西迁来的白、赵、邓三姓人家。后经世代繁衍,小堡已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于是,经三姓户首、堡长商议,决定于旧堡之西南择地另辟新堡一座,取名“北方城”。
北方城村的古堡内现存33处历史民居院落遗存。以中轴线为界,以东民居多为两进院,以西民居多为一进院,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群。行走于古堡内,随处可见灵动活泼的砖雕、木雕、石雕、匾额等装饰。兽首花草、祈福图案等被用在建筑的墙脊、照壁、瓦当等显眼部位。窗户、门框上有狮子滚绣球、福字等木雕,个个不同。就连古民居的烟囱,也用砖雕成有门有窗的阁楼状,十分雅致。
近些年,蔚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北方城村古堡的保护,堡门外修建了游客中心,古堡也成了2A级景区。远道而来的游客,品味着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也为古堡带来新的生机。
“我们这里的传统村落比较独特,均为古村堡。”北方城村是蔚县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据蔚县住建局副局长田志峰介绍,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蔚县现有暖泉镇、代王城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2个,47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数量在全国排名第11、河北省排名第2。
“蔚县传统村落均为古村堡,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古堡群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蔚县一直都是北方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区。正是明清长城防御体系的建设以及张库商道的发展,造就了蔚县古堡群落。”田志峰告诉《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作为军事堡寨,蔚县古堡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明代“屯军”防护政策下集中出现的历史产物,其选址、格局和建筑均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思想和智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作为张库商道的重要节点,蔚县村堡内形成了大量精美的庙宇、戏楼和传统民居,砖雕木雕巧夺天工,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作为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流和融合地区,蔚县保留多元文化特色,传承大量活态非遗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曾高度评价蔚县,称‘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是中国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就是蔚县的古堡’。”在刘瑞格看来,蔚县古堡不仅属于蔚县,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面向新时代,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是保护传统聚落独特样本、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刘瑞格介绍称,蔚县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
一是高标准谋划设计,研究制定了《蔚县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蔚县古村(堡)落保护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保护领导小组和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传统村落相关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开展“古堡振兴”行动,组建古堡振兴七支队伍,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目前,蔚县47个传统村落全部完成挂牌保护,前五批40个传统村落已经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投入达到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2亿元,县级配套整合资金2.3亿元,民间资金投入近6000万元,对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内的堡门、堡墙、古戏楼、古民居等传统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修缮,实施了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内路面硬化、强弱电入地、上下水管道、公厕建设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和安装仿古路灯、堡内绿化、垃圾清理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三是高质量打造示范点,积极探索以古堡村落为主导的乡村旅居新业态,选取马家寨、上苏庄、西窑头等13个有基础、有代表性的典型古堡村落,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示范点,通过深入挖掘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彰显打树花、拜灯山、皮影戏、民间社火等文化魅力,推动打造文化时空隧道、旅居体验线路、文创产品基地。特别是,精心打造的白六堡乡村振兴示范区已初见成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古堡文化+旅居体验”模式,实现了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牵引效应。
四是高效率利用资源,不断创新古堡开发模式,实施“古堡(村)+”旅居产业模式,郑家庄南山小院、西古堡不觉晓、邢家庄铭悦·觉醒城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居产业项目蓬勃涌现、初具规模,逐步探索出一套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引领带动发展乡村旅游村49个,2022年,来蔚游客人次达到182万、总收入14.6亿元。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传承民俗文化、壮大文化产业”的总体思路,近年来,蔚县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面成效显著。不仅蔚州古城、暖泉古镇及大批古村获得整体保护利用,还成功探索了古民居古建筑变身“古建筑博物馆”、变身影视拍摄基地、改造为文化展示和商业服务空间等多种利用方式,盘活闲置传统建筑,推动古堡文化、民俗文化、剪纸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不过,有成绩也有挑战。“由于我县传统村落数量较多、财力有限,很多传统建筑尚未得到及时修缮,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仍需进一步提升。同时,村庄空心化明显、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须解决。”刘瑞格这样告诉记者。
肩负重任再出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要求,将蔚县独特的古堡集群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根据《财政部、住建部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的通知》要求,蔚县积极申报了“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日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开展第二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评审,对29个省份(含直辖市)申报的50多个县(市、区)进行打分,最终评出35个示范县,蔚县成功入选示范县名单。
田志峰分析认为,此次入选,蔚县拥有两大优势,一是蔚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中华文明三岔口”,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军事文化的“交融地”。蔚县境内历史遗迹不胜枚举,古堡群最负盛名,史有“八百古堡”之说、“南有福建土楼、北有蔚州古堡”美誉,村村有堡,堡堡有庙宇戏楼,堡连堡成镇,镇镇汇成了古老豪放的蔚州。二是蔚县47个传统村落,总计有35个村分布在蔚县中心城区周边的暖泉镇、南留庄镇、宋家庄镇、涌泉庄乡等4个乡镇,分布情况为南留庄镇15个、宋家庄镇10个、涌泉庄乡6个、暖泉镇4个。集中度较高,易于串点连线、形成连片发展之势。
“我县将积极落实住建部示范工作要求,尽快推进编制完成《蔚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规划》,以规划为引领,在两年示范期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以促进蔚县古城古镇古村连片保护与激活利用为核心目标,推动实施传统建筑宜居改造与多种功能植入利用、传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促进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改善传统村落设施与人居环境、传统村落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等工作举措。以传统村落为特色节点,逐步实现串点连线成片,规划形成古堡文化核心展示片区、非遗文化展演体验片区、古堡文化创意发展片区三大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片区,打造蔚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形成‘蔚县古堡’核心文化品牌,辐射带动实现全域乡村振兴。”据刘瑞格介绍,在两年示范期内,蔚县将着重推动六大工作任务,一是开展抢救性保护,推动古堡整体保护提升;二是探索民居宜居改造技术,推动传统建筑多元利用;三是传承丰富非遗文化,推动形成特色文化产业;四是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片区整体城乡风貌;五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保护利用良性循环;六是建立社会参与平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刘瑞格直言,通过两年示范期保护利用工作,期待蔚县通过一体规划、一体管理、一体经营,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新路径,把传统村落打造成农耕文化的展示基地、当地村民的幸福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样板。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5月下旬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