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教练技术赋能组织转型与发展》调研报告发布会成功举办!

2023-06-21 10:14:42 商业观察网 

2023年6月15日,《教练技术赋能组织转型与发展》调研报告在北京顺利发布。针对本次活动,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官方视频号进行了同步直播,数万人实时在线观看。

本次发布会由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联合智享会(HREC)共同发起并主办,旨在帮助人们了解教练作为新的思维方式,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组织中的应用和可能。

继2021、2022年发布调研报告后,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实地采访上百家企业,搜集教练与组织变革、转型的真实案例,为大家全面呈现企业实践过的教练案例及实操方法。

本次活动,我们邀请了近200位企业人力资源、人才发展高管齐聚一堂,多位行业翘楚踊跃发言。

以下是发布会上的精彩时刻,相信能给正在实践教练的各位同仁一些启发和思考。

01

本场发布会由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分享大使张笑溪担任主持人,她提到从时代变化对教练行业的影响,提出线性的可预测性方法论几乎已经开始慢慢失效,大家在挑战与不确定性中 共同探索。

接着,调研报告由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亚太区总经理施铭律Christine进行发布,并对关键数据进行了阐释与详解。Christine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分享,分别是:

第一. 目前,市面上的教练技术的应用程度

针对206家公司进行了调研,目前,62%的HR、高管、一线管理者都已经了解教练,52.28%的调研公司已经把一对一的教练引入,26.49%的公司将教练技术运用到不同的公司项目里。

还有38.41%的公司已经把教练技术带到业务场景里,总体来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教练可以有效帮助业务成长、企业管理和人才赋能。

第二. 聚焦教练在助力业务和组织发展上的应用

从调研报告可以看到,66%的教练技术聚焦绩效管理,其余放在目标设定、目标拆解、目标实现方面。73.61%的企业将教练技术跟工作坊结合在一起,直接贡献公司业务发展;也有56.94%的公司把教练技术作为团队一部分。

第三. AI时代,人工智能跟教练的关系该如何配合

AI带来的变化有三个重点:

第一,变化是全面、系统;

第二,变化越来越横向;

第三,以后也许不会有传统企业。

这种情形下领导者有四个使命:引领变革,鼓励员工,精确管理,运营社区。

现在整个环境的变化不在于个人,而是组织,我们需要通过教练去建立组织的主动性。无论你我是螺丝钉还是棋子,都是环环相扣的。

另外当今商业模式完全不同,83.72%的公司认为,需要通过团队教练的方式同甘共苦,可以通过升级内部教练,内外部教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来实现转型。

我们发现:82.2%的企业能够通过教练实现转型和业务成长,63.56%的企业可以通过教练来提高创造力、潜能,91.18%的企业通过教练来助力团队管理沟通。

为了让教练的力量更加聚焦于组织转型和企业的发展,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将在下半年隆重推出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全球企业教练证书认证,大家敬请期待。

02

接下来,联想集团全球学习与发展总监刘英丽女士带来“教练技术在联想集团业务转型实践中的应用与价值”的主题演讲。

针对业务转型,刘英丽女士提出两个方面的重点,分别是:

第一,联想的业务转型中领导者面临的挑战,特别是组织的挑战和人才的挑战。

联想过去一直致力于将计算力增值最大化,因此尝试做了很多新的孵化业务,高管之间有很多的内部讨论。面对挑战,联想团队做的最主要的事,是帮助业务实现目标共识,找到业务转型中的靶心,然后坚定地朝着靶心走过去。

目前,很多海外国家远程管理占比越来越重,团队协作挑战越来越大。这个时候,教练的沟通方式就能给与员工足够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信任、被看到。

尽管,教练推动管理者去关注“人”,是一个很难的改变,但这个小火苗应当种下去。

另外,企业的员工结构也在改变,很多实习生比老员工还懂互联网,根本不用教,这意味着我们和新员工之间是“合作关系”。“引领团队”被“领导和激发团队”替代,包容性变得十分重要。

第二,如何把教练技术更好地引进、实施和落地。

联想和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一起在联想内部开发了一个教练项目,刘英丽女士估测,预计需要3-5年时间,才能把项目中的技术变成公司内部的工作语言,但这正是她想达成的目标:通过项目持续地培养领导者。

她也从学员的反馈中,看到了项目的重要性。他们会告诉她,自己从中实际学到了什么,自己开始用教练技术来进行自我赋能、自我激励。刘英丽女士相信:这份成长最终会落实到团队身上。

最后,刘英丽女士分享了自己推动项目中遭遇的最大挑战,分别是:

第一,如何找到一个最佳伙伴?最终她选择了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

第二,如何慢慢影响领导的管理风格,使他们更好地管理团队?她认为,自己影响上级,上级再影响下级,层层推动下去,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03

随后,沃尔沃卡车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李香女士,进行了“沃尔沃教练技术的实践分享”。

李香女士认为,教练其实是去帮助别人、释放潜能,是放眼于未来的。沃尔沃有三种模式的教练,分别是:外部教练、教练式领导力和团队教练。

除了与埃里克森国际教练中心的专业团队合作,寻求外部教练支持,她还会对所有员工进行教练式的领导力培养。另外,教练可以在员工内心受到干扰时,通过提问、聆听、不断寻找可行的方案,把他心中的“妖怪”给消灭掉。

这个过程落到实处,就是要求所有销售团队、所有级别的people manager,每个月至少要跟他的教练进行1:1教练的谈话,这个谈话主要是进行绩效表现的回顾和预测,每次60分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指派一名教练作为观察者。

每一次教练结束,观察者都会问销售:你觉得今天绩效的谈话怎么样?你觉得自己内心的小妖怪被消灭了吗?你觉得你的能量被提升了吗?

在团队教练这一块,李香女士做了一个探索之路的学习小组,通常由5-8个人组成,加入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一年后、三年后,我要达成什么目标?我要如何达成?然后每个月定期坐在一起,相互教练、相互挑战,然后把教练的影响力扩展到更大的团队。

04

之后,百度前HRBP负责人徐颖,为我们带来“教练在组织中台化转型中的赋能”的演讲。

她的分享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为什么在组织做了中台化转型之后,还要做转型?

因为中台化只是开始。当业务成为了灵活的前台业务,中台成为规模化的中台化业务时,似乎变革已经结束,其实组织转型才刚刚开始。中台化组织与前台分离之后,希望越来越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能够持续盈利。

第二,中台化转型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是信息传递迟滞,其次是价值归因越来越不明显。以及如何提升整体的组织效能,企业急需找到降低规模以外的其他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教练来提升大家的动力,摸索新的战略方向,创造独特价值以及组织提效。

总结来说,我们能够从教练中得到5个收益:

1.支持业务负责人从现状中抽离出来,站在愿景高度上审视组织的发展和转型;

2.推动团队共同看见愿景,拿出统一行动;

3.驱使组织向内寻找资源,提高信心;

4.支持成员通过教练开放性的提问,寻找自己想要的共同的愿景

5.启发团队动力来落地执行。

05

最后,苏伊士亚洲组织发展总监秦曼女士,为我们分享了“教练型领导创造高敬业组的工作环境”演讲。

她认为,随着Z世代年轻人入场,我们更需要教练型领导,但这有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教练型领导引进一个组织时,需要考虑整体框架;其次,一个真正高效的组织一定有员工和领导之间的信任;另外,教练型领导对他的团队、下属都应该有积极影响。

一名优秀的教练型领导,会通过80%的聆听询问,20%的表达,来激发员工思考、表达。为了帮助有经验的管理者很快成为一名教练型领导,秦女士会给对方“教练工具箱”作为行动框架,帮助对方制定行动计划,同时消除行动障碍。

最后,秦女士总结道:人的精神是需要启发和鼓舞的,一个leader如果是优秀杰出的教练,会对员工发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因此,她希望越来越多的leader成为教练型领导者,带领组织在不确定的时代,走向更大的辉煌。

以下是本次发布会分享嘉宾的金句精选: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刘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